论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研制与应用
徐晓海
摘 要: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智能机械设备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大幅度的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农业生产时的投入,是实现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序有开沟播种、施肥以及覆土等,传统的机械还不能实现各工序的一体化作业,导致了农耕效率较为低下,因此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研制也成为未来农业机械发展的走向,就此作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拖拉机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研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S2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12.015
0 引言
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普及程度以及应用广泛性仍然较差,并且一些常用的设备也不能实现开沟施肥覆土一体化作业,特别是在平原、山区、丘陵的旱田,以及果园等地的农耕作业,一般的机器效率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的农业生产需求,因此在针对不同的地形时,可以采用拖拉机配套智能化设备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研制与应用也成为必然。本文对已有的自走式开沟施肥覆土机进行分析,并结合拖拉机配套设备来探究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研制與应用。
1 研制
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机器框架、搭设在机器框架之上的发动机、变速箱和驱动轮或者链轨。发动机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种,发动机的冷却设备可以采用自然风冷设备和水冷设备,水冷设备因为其性质优良,是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上主要应用的发动机冷却设备。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传动方式主要有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三种。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优势明显,相比于传统的施肥器械,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重量更轻、对能源的消耗更低,而且功率大,机动性更强,功能更加全面,在操纵方面,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更加的灵活机动,在地势不好的田地也可以灵活应用。
1.1 整体设计
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参数设计要结合地势和实际情况,根据施肥工艺的需求来确定相关的参数,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要具有开沟和施肥两项功能,立式旋耕开沟部件和施肥装置是其必不可少的两个部件,对机器的可伸缩性机臂、联轴器、液压汽缸都要有针对性的选型,使机器油耗降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机器装配的过程中,要提前运用CAD建模技术对机器的各个部件进行图形模拟,然后进行模拟装配,确定各部件可以正常使用,然后再进行实际装配。在设计立式旋耕开沟试验装备的过程中,对各项参数进行综合性分析,然后利用Autodesk Moldflow软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进行装配工作。
1.2 工作原理
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动力传输装置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箱,通过齿轮驱动开沟机进行开沟工作。在使用化肥的时候,开沟机开沟以后,把肥料人工的放入沟中,然后使用回填机把土覆平;在使用复合肥料的时候,刀具和护罩要及时的更换,施肥以后可以直接将土回填。
2 功能及应用
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操作极为方便,在转弯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灵活,在工作的时候可以随意的控制机器的方向,变速箱采用整体铸造的模式,更加牢固耐用,离合器采用干式摩擦离合器,功能更多,并且安全可靠,不容易发生机械故障,并且机械使用寿命长,在农业作业中作用极大。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采用齿轮传输动力的模式,在动力的传输过程中,损失更小,在耕地的宽度和深度上优势较大,对土地的适应性强,在地势不平整和土质不好的地区都可以良好的使用,并且工作效率非常高,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不仅可用于开沟和施肥,喷施农药、田间除草、碎土等工作也可以非常出色的完成。
综上所述,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研制与应用可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提升农业耕作效率的必要措施,结合农业生产环节复杂等特点,可考虑使用拖拉机配套智能化设备来实现这一目标,拖拉机后悬挂开沟施肥覆土机,可以大幅度提升开沟以及施肥效率,并且开沟深度较为适宜,使肥料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用,减少浪费。拖拉机配套智能化开沟施肥覆土机的研制仍有极大的完善空间,期望相关设计人员足够重视,为实现我国农业机械的高效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向阳,毕新胜,王剑.果园有机肥开沟施肥覆土机的设计与试验[J].新疆农机化,2018(4):5-7.
[2] 张园,邓怡国,韦丽娇,等.橡胶园开沟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分析[J].现代农业装备,2016(5):50-54.
[3] 李光新,刘建成,官鑫,等.果园开沟施肥覆土机的设计与试验[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7,52(3):154-160.
[4] 刘勋章.2FK-40型开沟施肥一体机在核桃生产中的应用[J].农村科技,2016(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