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闻反转事件探索媒体公信力培养策略

刘劼
【摘 要】在信息“井喷”、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信力作为衡量媒体权威性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是媒体应秉持的内在品质。然而,近年来新闻反转现象却呈增长态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媒体正在遭遇公信力危机。本文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反转事件,重点研究其内在动因与形成原理,为如何在新的传播生态下规避新闻反转事件、维护媒体公信力、创造健康稳定的舆论生态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媒体公信力;新闻反转;舆论研究
一、新闻反转事件频出,媒体公信力流失
新闻反转,简单来说就是公众舆论的迅速变化:当一则新闻刚出来时,舆论矛头立刻对准某一方,而当新闻细节逐渐清晰或“后续剧情”发生逆转时,群众呼声又突然倒向事件的另一方,态度转变之快令人猝不及防。我们可以将新闻反转现象概括为:新闻报道的内在倾向性随着信息的逐步披露而不断偏移,促使公众的判断和态度出现大规模偏转,表现出极大戏剧性特征的一种社会现象。
一幕幕“新闻反转剧”轮番上演,仅2016年上半年就出现“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城里媳妇怒掀桌”、“江苏女教师监考猝死”等相关案例。新闻反转事件的频出,一方面反映出媒体与受众在传播和接收信息过程中的理性欠缺,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当前公众舆论生态存在不稳定因素以及社会矛盾作用下舆论的无序状态,给社会的团结稳定带来挑战。这些都极不利于媒体公信力的培养,媒体的权威正在逐渐流失。
新闻反转现象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共性。首先,新闻事实的完整揭示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段时间内,新闻信息的模糊性为新闻反转事件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其次,在一个新闻反转的完整过程中,公众对于事件的判断和态度的大规模反转极具戏剧性;再次,新闻反转离不开新闻报道内在倾向性和舆论矛盾运动的驱动;最后,新闻反转在本质上不仅仅是新闻传播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关系到舆论走向、社会稳定以及媒体权威与公信力。
二、舆论频繁逆转的内在动因
(一)发轫:信息的模糊与失真
新闻内容的模糊与失真有两重含义:一是报道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假新闻”;二是指新闻事实模糊不清,很多细节模棱两可,无法准确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
比如,2015年5月5日一家媒体报道了一男子在医院做完胸腔手术后右肾离奇失踪的消息,题目为《我的右肾去哪了》[1]。新闻发出后舆论哗然,涉事医院受到公众广泛质疑,让本来就很微妙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脆弱。后经查实,所谓右肾“不翼而飞”实际上是患者肾萎缩,既非医疗事故,更不是有人“偷肾”。当事媒体没有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主观臆断、制造噱头,为了吸引眼球不惜误导读者,缺少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感。还有的媒体在报道突发新闻时片面争抢时效,忽略了对新闻事实的完整把握,没有客观展现事件全貌,由此造成的新闻失真很容易让公众做出错误判断或片面评价,从而引发错误舆论。而当一切真相大白后,“新闻反转剧”上演,公众对媒体的信任感随之降低。
(二)基础:媒介增多加大舆论管控难度
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媒介形态不断增多,海量信息涌入,受众参与度空前提高。与此同时,当下新媒体发展尚处未完全成熟的“混乱时期”,很多方面缺乏技术的完善与制度的管控,加之社会结构性差异,每个阶层都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于是媒体成为公众舆论的集散地,不同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在此交汇碰撞,各种声音通过媒体平台得到充分放大,造成社会舆论分散,加快了舆论生成速度,不利于形成集中稳定的舆论共识。
(三)根源:公众固有的标签化偏见
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某种事物的特定印象,并在其中包含了极为浓厚的个人感情。舆论是社会情绪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舆论形成过程中,人们经常带有如性别歧视、仇官仇富、质疑权威等错误倾向,在分析一个新闻事件时容易不自觉将当事主体贴上各种“属性标签”,而忽视对事件本身进行客观冷静的判断。
例如发生在2016年2月25日的官员“抹香香”事件:河南某地民办教师工作26年后才知自己早被辞退,于是怀疑被人“顶包”。当询问当地相关部门时,负责官员态度冷漠并涂抹护肤品。该新闻一出,公众舆论立刻对准“官员”这个“敏感标签”,网友集体“炮轰”该领导冷漠、“傲慢、不作为”,而实际情况则是“官员帮忙调阅档案镜头被剪掉,被辞老师超生有4孩”[2],事件始末并无处置不当的地方。该新闻的实质是媒体为了迎合社会上部分人的“仇官”心态,以偏概全,刻意对新闻片面处理,直接影响了受众对事情真相的判断,进而引发错误舆论,政府和媒体的形象与公信力均遭受损失,影响极坏。在相关社会新闻报道中,特定群体的负面消息被刻意放大,使公众刻板印象不断得到强化,并成为社会情绪中颇具影响力的一支力量。
三、新语境下提升媒体公信力的策略
(一)坚持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念
这是提高媒体公信力最根本的要求。媒体要增强社会服务意识,破除以往存在的高高在上的灌输思想,心系人民、贴近实际,认真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与参与权。在报道新闻时,使用大家都能看得懂的语言,不打官腔、不卖关子,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真正以群众视角观察问题。只有和广大群众齐步并行,才能够获得人们的信任。
(二)强化责任意识,保证新闻质量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之一。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必须严格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注重核实事件过程,确保每一个细节准确可靠,而不是一味抢时效,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求新闻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则新闻、每一篇稿件;其次,有关部门应当完善相应立法、监督、追责机制,从制度层面规范媒体行为,保证新闻质量,提升媒体公信力。
(三)找好正面报道与批判报道的平衡点
根据传播学“免疫效果”原理,相比于单面传播,受众更容易接受或信任双面提示的信息。我们的媒体在进行宣传报道时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掩盖问题、粉饰太平,而是应将正面新闻与负面新闻统筹结合,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敢于直面质疑,不回避问题矛盾。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受众对媒体的信任,还为舆论创造出更大的弹性空间,促进矛盾化解。
当然,我们在进行负面报道时必须遵循适度原则,把握宣传的“时、度、效”,找好平衡点,确保舆论稳定可靠。
(四)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勇于担当,敢于发声
在分析数例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反转”事件时,笔者发现,广大受众并非愿意接受相信 “小道消息”,判断真假的辨别能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很多“新闻反转”事件实际上是由于权威声音缺位所致。人们长时间得不到媒体对事件权威的解释和回应,只能轻信流言谣言、以讹传讹,引发错误舆论,降低媒体威信。
面对情况复杂、瞬息万变的信息传播环境,主流媒体必须主动作为,在第一时间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作出反应,平息争论、扫清疑惑,率先抢占舆论主动权,让谣言无机可乘、不攻自破。
(五)媒体与受众应回归理性
人们看待事物时会不自觉地进行“标签化”处理,这种判断事物的标准主观意识极强,很容易被情绪控制。而一些媒体抓住受众的某种心态倾向,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制造舆论热点引起关注,最终误导读者,使媒体声誉遭受损失。因此,无论是媒体还是受众,在传播和接受信息时都应回归事件本质,以事实为依据,以是非为标准,用客观理智的眼光审视每一个新闻事件,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表达,让谣言止于理智,维护媒体权威和公信力。
[1]杨毅、 卢上云.2016年,那些被反转的新闻事件,http://mt.sohu.com/20160524/n451217430.shtml
[2]人民日报客户端.领导“抹香香”事件隐情:被辞老师超生,官员协调被减掉,http://news.163.com/16/0229/20/BH12UENK00014AED.html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责编:姚少宝
相关文章!
  • 移动短视频发展及其应用探析

    【摘 要】碎片化传播的今天,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文章从移动短视

  • 网络时代新闻报道的特点探析

    罗阳旋<br />
    摘 要 以2017年美国网络新闻奖作品为例,从新闻信源、新闻内容和读者互动参与等角度对网络时代新闻报道的特点进行探析。

  • 浅谈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的

    杨晨光<br />
    【摘 要】本文从普利策新闻奖近十二年获奖的调查性报道入手,分析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及调查性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