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的文化策略研究
张文博
【摘 要】《智取威虎山》作为一种文化文本,经历了小说到电影诸多艺术形态。影片呈现了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的“红色经典”,具有年代感的文化文本之间的差异性促使艺术本身具有不同的逻辑构建和社会语境。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是一部具有“互文关系”的超级文本,在文化策略层面,影片具有更符合电影艺术形式的文化语境。
【关键词】文化;文本;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48-01
一、社会语境:逻辑话语的建构
巴拉兹认为电影是在“文化领域里开辟一个新的方向”,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智取威虎山》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实现了印刷文化至视觉文化的华丽转身。电影与传统的艺术形式(小说、样板戏、戏剧等)对比而言,其属于一种大众参与的新的文化形式/新艺术体验。电影与戏剧的区别是观影的物质中介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电影具有独特的时间控制权和空间转移能力。电影《智取威虎山》打破了戏剧文本形式中艺术客体与鉴赏主体之间存在的鸿沟,提高了受众对电影的鉴赏能力,肯定了电影作为一种视觉文化是“一种新的理解能力和一种新的文化在群众中的发展”。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基于小说、样板戏等基础上“取意”,展现杨子荣(张涵予饰)的孤胆英雄、深入敌营的形象,凸显电影文本中的武侠情结,契合了导演徐克一贯的暴力美学传统。电影是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和全新叙事基调,徐克版《智取威虎山》增加了文本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融合,以人的主观感受、理解和解释艺术的能力作为文本取舍的内在尺度。片中“武松打虎”的惊险历程,提升影片戏剧性的同时形成了张力场,将徐克风格的“武侠”推向极致。“百鸡宴”突击小分队以滑雪的形式进山,给予电影文本独特的视觉冲击,使得电影区别于其他文本形式,是对“红色经典”的重构与再现。
二、民族意识:传统文化的所指
电影《智取威虎山》是一部由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合力作用生成的“红色经典”类型的“电影文本”,隐喻着深刻的文化和社会现实。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在这种表象中,个体与其实际生存状况的关系是一种想象关系。”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淡化了样板戏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话语的教导意义,透露出武侠化的正邪对立、兵匪不容,将传统文本中所呈现出的政治化置换为电影文本中的伦理化、道德化。影片以内战局势为铺垫,隐喻土匪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以兵匪冲突为主线,进行“民族意识”层面的战争。电影文本中,杨子荣孤军深入敌营的“义士、侠客”形象的演绎,以及其身在匪窝亦正亦邪、亦善亦恶的表现,使得其“正义、道德”的边缘化、模糊化,满足了撕碎道德戒律的欲望。栓子与母亲的重逢强化了中国“家庭”伦理层面的地位。杨子荣击毙座山雕的快感,遵循着暴力相向的原始冲动和邪不压正的道德正义。影片杨子荣的顾全大局、英勇顽强。暗含中国的民族精神、思想以及传统的道德规范。电影文本中的意识形态特征隐藏在电影艺术审美的特性之中,赋予了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的时代意义,颠覆了样板戏对意识形态颂扬的形式,凸显了电影艺术审美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三、历史情结:文化性与商业性的融合
文化传统与其生成的背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含义注定蕴含着人类对审美文化创造的意义,电影是具有“再现社会现实”的艺术形式,在彰显历史文化渊源的范畴内具有直观性的作用。导演何平认为:“任何娱乐都是建立在文化和价值观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法家、道家等之上,改革开放促使电影的商业浪潮,迫使文化性与商业性的取舍成当代电影的难题。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却以一种漫画式的基调描绘了一个英雄的武侠世界。影片的处理方式显得相对“另类”、“新颖”,但却反而恰到好处。影片以“英雄主义”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阐释。从神话中的神明到民族英雄,从王者到勇士,英雄主义贯穿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始终,而中华民族对于英雄的崇拜也从未停止。中国传统的历史情怀旨在实现集体利益为奋斗目标,赞扬中华人民的机智果敢,善良朴实。杨子荣为了百姓的利益深入虎穴,与座山雕斗智斗勇。将中华英雄的机智、勇敢集结,其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族英雄的缩影。影片中的围绕戏剧性的场面展开的奇观场景、叙事基调,对中国天地广阔、民族精神自强不息进行了凸显,折射出当前中国电影文化格局中“视觉文化”与“眼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历史情结下对艺术风格极致化和商业效益最大化的追求。
电影区别于小说、样板戏、戏剧等艺术形式,其文化文本具有独特的属性。《智取威虎山》在文化策略层面年对于文化具有保存、删选、传播的现实性意义,电影文本迎合时代需求和大众审美期待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与民族意识进行了艺术性的阐释,达到了艺术与商业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吴小丽,林少熊.影视理论文献导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21.
[2]易存国.影视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08.
[3]袁智忠.影视批评纲要[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