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黄椒高山越夏栽培技术

    黄绍明

    福建省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地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境内群山连绵,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90.8%,地貌概况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1℃,年降雨量1600mm左右;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为发挥我市海拨500-800米山区夏季冷凉气候优势,达到错季上市,高产高效目的,现将我市高山越夏栽培永安黄椒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苗

    1、品种选择:永安黄椒。永安黄椒是福建省永安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尖椒类品种,植株长势旺盛、主干不明显,丛状,株高54~75cm,茎直立,绿色,茎粗0.8-1.3cm,叶片呈卵圆形,单叶互生,叶尖微弯,叶面光滑,新叶呈黄绿色,成叶浓绿色,完全花,丛生1~2朵,花冠白,花萼基部变成萼筒呈钟形,花冠基部合生,花瓣5~6瓣,蕊绿紫色,果实圆锥形,果顶向下,果长5.6~11.2cm,横径1.5~2.0cm,单果重5~12g,成熟果实色泽桔黄,果皮光滑有光泽,果辣而且具有特殊香味,鲜食更能品尝其中香味。

    2、播种期的确定:我市正常的播种时期为12月中下旬至翌月1上旬进行播种,为错开上市高峰期并获得更好的价格,将播种期延迟至3月初。

    3、营养土的配制:可用7份没有肥沃菜园土,3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加入适量的钙镁磷肥或三元复合肥配制成营养土,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消毒后用薄膜覆盖进行堆沤10-15天左右待用。

    4、种子处理

    (1)晒种:先将将种子放在太阳光下晒3-4个小时。

    (2)温汤浸种:把种籽放入事先准备好的55℃的温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种籽散开并均匀受热,浸种15分钟后捞出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5~20小时。

    (3)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取出,清除杂质,置于28~30℃恒温箱中进行催芽,当种子露白达70%左右时即可播种。

    5、苗地选择、及时播种:选择近三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菜园地做苗地,起垄整畦,畦面宽1.2米,沟宽0.3米,畦高0.25-0.3米,苗床表层土要整细、整平,播种前7天喷除草剂除草、浇足底水,苗床上铺3-5cm厚的营养土,播种量为3-4g/m2,播种后覆盖过筛的0.5-1cm营养土,上面加盖小拱棚。

    6、幼苗期管理:播种后7-8天,种子开始破芽长出心叶,15-20天便可齐苗。白天中午温度过高时及时揭开拱棚两边薄膜通风降温、排湿,晚上要及时盖膜保温。

    7、及时分苗:当黄椒苗长到两叶一心时就要进行分苗。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将经过炼苗后的苗移植到营养钵内,每钵1~2苗,分苗后用小拱棚覆盖。

    8、分苗后的管理。缓苗后及时用50g磷酸二氢钾加50g尿素兑水40kg进行,根外追肥。定植前7-8天要逐渐降温,对幼苗进行炼苗,白天温度可降到20℃,夜间可降到12℃,但不要低于10℃。,保持床土湿润,根据土壤情况及时浇水,避免土壤过干从而影响幼苗生长。

    二、定植

    1、田地选择、犁田整畦、施足基肥。最好选择近年来未种植过茄科植物的肥沃的菜园地,深翻整地作畦,畦带沟宽1.2米,畦宽0.9米,沟宽0.3米,畦高25-30厘米,南北向畦。每亩施用用1000公斤腐熟有机肥、45%三元复合肥5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作基肥。

    2、适时定植。当苗长到6-8真叶时或者株高达15-20厘米时进行移栽,移栽前一周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15℃﹑夜间10℃左右,黄椒开展度较大,要适当密植,株行距50x60cm双行种植或呈三角形定植,每亩种植1500-2000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快发。

    三、大田管理

    1、及时追肥。定植6-7天进行追肥,每亩使用优质三元复合肥5-10公斤进行浇施,开花前视苗情再进行追肥1-2次,开花座果后再用优质三元复合肥追施2次,每亩使用复合肥10公斤以促进植株生长,同时用0.2%-0.3%磷酸二氢钾和0.2硼砂进行根外追肥保花保果。

    2、整枝打杈、摘除枯黄病叶、及时中中耕除草。植株双杈以下枝、芽全部抹去。返苗后中耕除草一次,在座果后再中耕除草一次。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

    黄椒主要虫害主要有蚜虫和棉铃虫等,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灰霉病和疮痂病等。

    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土壤石灰消毒、增加有机质和磷钾肥、中耕除草、暴雨过后要及时排除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深埋或烧毁。

    2、物理防治。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杀灭害虫,降低虫源基数,减轻危害程度,同时用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每亩悬挂30—40块。

    3、药剂防治

    (1)猝倒病:发病初期可选用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喷一次。

    (2)立枯病:发病初期可选用30%苯醚甲.丙环乳油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3)疫病:发病初期,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4)炭疽病:发病初期选用发病初期25%嘧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30%醚菌酯悬浮剂1500-2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速液交替喷雾,7—10天一次,连续2—3次。

    (5)病毒病:初发病用5%菌毒清200-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牲粉剂500倍液或氨基寡糖素1500倍液加芸苔素内酯3000倍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6)灰霉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0%的丙森锌600-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视病情间隔7天—l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7)疮痂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8)蚜虫:用3%啶虫咪乳油2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9)棉铃虫: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或5%丁烯氟蟲氰乳油2000-3000倍液。

    五、采收

    当呈现黄椒品种的亮黄色及特有的香味时及时采收,选择睛天或阴天上午采收,并及时包装上市。

    (作者单位:366000福建省永安市曹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
  • CRISPR/Cas9技术在农作物中应

    武林琳 竹梦婕 王咪 李晓萍 刘跃鹏 裴蕾 杨淑巧 许琦 王华 郭文治摘要 ?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直接对DNA序列进行稳定、精

  • 纳米材料及其技术在动物疫病防

    宋浩亮摘要:对纳米材料及其技术在动物疾病的临床诊断应用、药物研发及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展望纳米材料及其技术在畜牧兽医领域

  • 如何提高农机监理档案规范化管

    张建光摘 要:农机监理档案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保证农机监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提升工作标准,提出加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