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法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马继青
读写并重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读和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读的内容是学生写作借鉴的重要方面。学生要在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叶圣陶先生指出:“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
一、读写结合教学法的优点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也是同时培养这两种能力的有效方法。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读写知识向能力转化,读写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在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现状及原因分析
但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读写分离的状况,主要表现在:教师模式化的讲解与写作脱离;教师未能紧扣阅读安排写作训练;学生写作不能联系阅读活动。
上述现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教师方面:没有把握好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对教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方面:平时不注重阅读积累,写作缺乏创新能力。
三、读写结合的具体方法
“从读中学写,学生边读边想边听。”《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写作因素,设计灵活、多样的形式,指导学生经常不断地训练。读写结合可以有如下具体的方法。
(一)仿写法
仿写是读写结合训练的常用方法,仿写是一种借鉴,是一种“拿来主义”,“仿”亦是一种创造。仿的是范文的写作方法和行文技巧。
1.效仿写法。仿写要学会“求新”、“求异”、“求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应用了譬喻、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荷塘唯美清寂的景致。再如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可仿其“季节取景”格式习作。
2.片段仿写。加强片段写作训练,学习范文对人物、事件的记述方法,要求学生形象、生动地仿写。如《背影》中作者对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非常细致感人。教师可以设计“难忘某某的背影”的片段仿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范文的写作艺术,学习如何把深情寄托在细节描写中。
3.文体仿写。教古诗词时,可指导学生运用古人作诗的意境、手法来模仿写作,使学生在仿写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和创新。如学习《陋室铭》,也可以用此文体,为自己的书房作一文。
(二)改写法
改写是根据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改成另一种体裁或样式的写作训练。改写需要学生对原文有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作适当的解释指导。如改写现代诗歌:准确把握诗歌情感、意象,通过感受→想象→确定改写重点→选用的过程进而修饰语言。如将冰心的《纸船》改写成散文。
(三)缩写法
所谓缩写,就是按照一定写作要求,不改变文章的中心思想,把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提炼成较短文章。缩写不可偏离题旨,要忠实于原文的体裁、结构;要抓住重点,语言精练。具体的缩写方法有如下三种:
1.摘录法。抓住原文要点,从原文中摘录重要语句。比如缩写小说时,可将与全文内容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语句摘录下来,并适当衔接使其连缀成文。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内容可以略去。
2.删除法。删减文中的次要部分,保留主要部分。如记叙文,可删除次要人物、次要情节、非关键性的细节,以及一些描写和渲染性的语言等等。说明文可删除不直接影响说明对象的修饰性语言和叙述,保留事物特征和本质的部分。议论文可删除重复的分析、次要的例子以及非论证的部分。
3.概括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原文的意思。记叙文,细致描写可压缩成粗略描写,详尽叙述可压缩为概括叙述。说明文,可概括对特征解释的文字。议论文,可将理论论据由具体引用压缩成概括引用,事实论据可由详细叙述变成概述。
(四)扩写法
扩写,是指在不改变原文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把内容粗略的片断或短文加以扩展和发挥,使原文的主要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原文的中心思想更加鲜明、深刻。如《赤壁之战》一文中,周瑜听了黄盖说的计策后非常满意,可以此为读写结合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从周瑜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方面将他“满意”的情景,扩写成一段话。
(五)续写法
续写就是开拓思路,在原文的思路上延伸。结尾的续写是常见的续写形式。好的结尾往往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如《会摇尾巴的狼》一课结尾,我们可根据课文结尾,以“猎人来了以后”为题续写片断。
总之,读写结合是提升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备课,深入研读文本,寻找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写,锻炼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和主动写作的能力;写中研读,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文本的内容与思想。
(作者单位:江阴市璜塘综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