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媒体App视频直播节目优化生产的策略思考

利敏
摘 要 近年来,由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直播节目得到快速发展。包括惠州广电集团在内的眾多广电媒体都纷纷推出了视频直播节目,如何优化直播节目的生产方式是值得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 广电媒体App;视频直播;节目生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140-02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在移动互联时代,惠州广电集团积极进行融合发展的战略布局,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的融合转型模式。作为惠州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视听媒体,惠州广电集团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地、服务市民,倾力打造紧贴惠州市民“生活圈”的融媒体——“惠眼”手机客户端,进行了视频直播的尝试,积累了经验,也引起了思考。
1 视频直播节目的优势
1)用户从“旁观者”变成了“直接参与者”。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人可以参与信息的制作发布,媒体不再集中于是少数人,人人都有了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权利。移动视频直播和传统媒体相比,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分享直播内容。“惠眼”App就是这样一款实现广播频率、电视频道实时播出,实现主要新闻节目和热门自办节目的推送,实现活动的直播和回看,受众从被动的“旁观者”变为“直接参与者”的融媒体平台。
2)实时在场,深度参与的场景实现方式。不同于其他信息平台,视频直播由于消除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许多事件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观众会有“第一现场”的感觉,改变了传统广电媒体的传播形式。打开“惠眼”客户端进入直播频道,受众会在页面看到当天甚至几分钟内推送上去的视频直播节目。根据内容提示,进行选择性点击观看。这些直播节目,都来自记者一线报道,具有很强的现场感,甚至里面的一些同期声,比如会场纸张的翻动声、与会人员的咳嗽声都被真实地保留下来,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3)依靠手机客户端使内容传播更加高效便捷。手机客户端作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高效信息平台,采用大量大众化技术进行信息生产。2017年“惠眼”App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受众下载安装后,即可点击观看视频直播节目。这样不仅提高了视频直播内容生产的新鲜度,而且最大化地实现了资源整合利用。
在操作方式上,“惠眼”App有着人性化的后台编辑器、便捷的发布流程、简洁的界面导航等,这些操作方式进一步鼓励了受众通过这款新闻客户端所构建的平台进行信息分享,觉得好就可以一键转发分享链接,相对于传统的电视频道和广播频道,不需调整频率,更加直观、便捷。同时还能对点击量和关注度不高的频道加以及时改进或删除,以达到高效传播与渗透的目的。
2 广电媒体App视频直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不够贴近。国内众多广电媒体都在移动客户端上尝试了视频直播节目,但是可以看到其内容的选择上仍受传统媒体思维(或者体制)的影响较深。节目内容贴近性不够,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存在一定地距离。以“惠眼”App为例,自上线一年以来,参与全市各类活动的直播近150场,例如:惠州市广播电视传媒集团2017年系列项目启动仪式、惠州TV旅游、惠眼看天下 广电惠万家——市领导参观南国书香节广电展位、惠州市第五届职工歌手大赛等,这些活动虽然收获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内容上来说,还是“高端有余,亲近不足”。视频直播要考虑到“规定动作”,同时也要向生活化靠近,比如“惠眼”App在内容上推送过“防御16号台风玛娃”“防御14号台风帕卡”“防御13号台风天鸽”“精准扶贫在行动”等内容,也可以尝试直播形式。
2)视频制作缺乏设计性。相关研究显示,一场视频直播节目,如果前30秒无法吸引受众,则失去吸引力。这就意味着视频节目在最开始就需要有很强的设计感,吸引受众继续看下去。但是目前“惠眼”的直播内容显然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多是按照线性顺序进行直接录制。再者,视频直播要注重提升报道内容的文化品位,要借助高品质的文化来提升收视率,吸引公众的注意力,直播要讲究艺术性。如在直播前是否可以加点片花,在直播时注意远近镜头、特写镜头的切换,在直播结束时加以精彩的点评或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等。
3 优化视频直播节目生产的策略思考
1)内容丰富贴近,增强影响力。进入“惠眼”客户端直播频道,直播内容分“现场”和“秀场”两个板块,其推送的内容更新频率比较低,每个视频之间间隔在一两周甚至更久。这种速度显然不是新媒体时代“滚动播报”的速度。所以,应该在内容选择上动脑筋,一方面促进直播频道更新频率,另一方面丰富频道素材。这一点,“惠眼”可以借鉴“触电新闻”App的经验,其直播节目异常丰富,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亲子、美食、休闲、娱乐等,每段视频时间不必长,但是颇具看点。另外,民生新闻是受众比较关注的新闻内容,也可以尝试直播。总之,在直播内容上,要讲究贴近性、多元化。
2)注重互动交流,增加粉丝黏度。新媒体的一大特征就是其“互动性”,直播则更具互动特点,如“抖音、快手”这些直播平台更是依靠弹幕将互动交流性发挥到极致。目前,在“惠眼”App的直播中,互动性弱是重要不足。以《惠州市水北小学首届三人篮球赛》这一视频节目为例,全长50分钟,视频中主持人无出镜,和网友无交流,只靠下面图文互动进行简单的互动。“无延时互动”是网络直播的典型特点,因此,在直播中要思考如何发挥主持人的引导作用,如何进行内容评论的打造,以引发受众的关注。
当下的直播视频节目都可以进行回放,这提示我们后期要注意其二次传播的打造。如编辑插件生成二维码、收集修整直播现场图片、撰写体现原创特色的文字、筛选制作直播视频集锦等。除此之外,还要抓住传播的黄金时机,进行目标推送,获得大量转载、转发与点击。在版面设置上,建立“分级索引目录”模式,以便贴近用户阅读习惯,增强用户黏度。
3)尝试直播形式创新,提升受众视听体验。目前媒體打造的直播节目,多是用摄像机甚至手机直接录制而成,直播效果不是令人很满意,尤其是一些对现场效果要求很高的节目,无法更好地呈现出来。最后呈现出的画面,以“平铺直叙”的居多,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视频直播是新媒体融合中比较先进的传播方式,离不开高科技产品的武装。如湖北“长江云”在两会期间运用VR拍摄,开设VR视频专区;浙江台“中国蓝新闻”则启动移动直播、无人机、VR、H5等形式,全方位提升了用户的新闻视听感觉,增强了传播力。
4)实现个性化差异发展。手机客户端仍要在使用方面实现较强的个性化,尤其是在个性化搜索、订阅、推荐、屏蔽和页面等方面,有着传统媒体所无法媲美的优势。如聚合新闻客户端,其有两大页面,包括个性化首页和个性化推荐页面,形成有别于其他客户端的兴趣版面。受众将自己感兴趣的频道放入个性订阅中,这样就能够在单独页面内阅读订阅信息,具有较强化的阅读体验。
另外,需要加大“接地气”的自办内容力度。在视频直播栏目设置上,贴近性、针对性要非常强,要办出一些贴近受众生活、彰显地方特色的栏目。例如“邳州银杏甲天下”App投入使用后,邳州广电主动从官媒“高大威严”的高台上走下来,喊出了“在这里读懂邳州”的口号,该App主打自办节目,立足邳州,深耕邳州,其“银杏直播”成为当地政务信息、人文风貌的展示平台。因此,“惠眼”App也要在深耕惠州的基础上,加大视频直播节目的建设,围绕惠州做好本地新闻。
4 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日渐成熟的背景下,视频直播成为手机新闻客户端都在尝试的内容之一,它进一步改变了传媒的制作与传播方式,但是,目前的视频直播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优化其节目生产,仍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议题,需要重视内容的打造、形式的创新、互动的体验等,以受众感受为中心,实现全面视听体验的升级。
参考文献
[1]孙玉鹏.新浪网副总裁谈移动直播如何带来媒体弯道超车新机会[J].中国记者,2017(8).
[2]李小飞.直播App行业进入焦灼期 梦想直播寄望年中能扭亏[N].证券日报,2016-4-23.
[3]黄晓梅.设计App打造跨界新闻栏目——基于《直播港澳台》个案[J].视听,2015(8):129-130.
[4]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167.
相关文章!
  • 多方利益主体视域下图书馆开展

    【摘 要】 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如读者、馆员、文化机构、媒体平台等。在多方利益主体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要遵循公平

  • 对宣泄式网络狂欢的反思

    曹小娟+魏修治<br />
    【摘要】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发生后,伴随着监控视频曝光引起的视觉冲击,网络流言大行其道。网民在“情绪优

  • 新媒体维度下拟态环境对人际传

    王晔<br />
    摘 要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分众化、交互性和融合性的特征,其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具有监测功能去权力化、内容碎片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