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表达与传播
易为
摘 要 微纪录片为丰富和发展城市形象的表达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微纪录片容量小,适合其拍摄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在人物选择相对平民化、城市场景真实再现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文化形象的本真回归。
关键词 微纪录片;城市形象;表达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133-02
微纪录片以新媒体为平台,借助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多样化的传播内容等优势进入观众视野,迎合了整个“微时代”的碎片化特点。微纪录片容量并不大,一般不超过5分钟,且对拍摄主题以及拍摄工具等均没有明确限制,人们可以灵活运用包括手机、摄像机等在内的各种设备拍摄创作微纪录片。尤其是通过选择亲民的选题内容,更加能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此外,微纪录片因其制作周期短因而带有明显的时效特点,可以对城市中实时发生的热点事件等进行精准捕捉,以有效吸引广大受众者。另外,城市形象也可在声画结合的视听讲述中传播给大众,使得大众淡化对以往传统商业广告的排斥心理,从内心接受城市,凝聚城市的向心力。
1 微纪录片中的城市形象表达
1)人物选择具有城市性格。从内容上,微纪录片大量展现普通人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展现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对梦想的追逐,关注草根阶层的幸福与不幸。微纪录片《在广州生活的五个胶人》最能代表广州精神的几个年轻人,通过对他们生活的解读,在DJ彭伟的旁白下,带我们走进一个不一样的广州。将城市的记忆与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片中对城市化的短暂记录中,我们既看到“扫街元祖”李瑞然老人的采访画面又看到年轻人对城市记忆的追踪行为,一来一回的影像穿梭中,窥视到广州发展的一隅。微纪录片《成都24小时》每部时长在3到5分钟左右,其通过选取成都本地最具代表性的24名人物,以他们的视角向受众展示了多样化的程度。其人物选取除了当地名人与普通素人之外,还包括美食等其他能够展现成都色彩和人文气息的对象。此类短视频在展现当地城市色彩、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不仅能吸引商业合作,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了成都的城市形象魅力。百集微纪录片《上海100》是上海纪实频道自2015年起陆续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该片每集6分钟,记录了在上海生活的100个人的100个梦想,通过用鲜活的、有意味、有质感的人物故事呈现出上海的城市生命、精神与气质,提升城市形象,提炼城市之魂。该系列纪录片推出后,在上海纪实频道和《东方全纪录》栏目陆续播出,并在央视网《中国梦纪录片展播》中长期播映,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这个系列中,编导们不再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地方,或是具有异国情调的对象,而是关注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生活工作的老百姓,着重记录他们在上海屋檐下的真实生活图景。该纪錄片在带领观众一览新、老上海风景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等内容之余,将历史与现代相互联系,用多样化的视角向观众呈现出我国城市发展情况,使其能够深入体会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精神,明确其传承路径。
2)城市场景在微纪录片中真实记录。城市微纪录片《天津卫》《再见天津》发布几天时间播放量达到百万,在后期剪辑方面,第一个场景是天津小吃“十八街麻花”转接劳斯莱斯专卖店,画面是一个“老传统”与“新鲜事物”冲突的对比。另外拍人物的镜头转接到城市风景的镜头上,两个场景由一辆拉客的人力三轮车驶过解放桥,借助它来做转场,这个作品是大多数观众第一次用这个视角去看自己的城市,无人机的航拍视角和延时镜头笔也带给了人们前所未有过的视觉震撼,看到了不一样的天津。微纪录片《城市秘境》记录重庆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小景”,让外地人了解重庆城的另一面。作品将镜头对准街角巷陌中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小景”,南山书院、交通茶馆、喜马拉雅艺术书店等地标都在视频中有所呈现,以独特的视角,唯美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不一样的重庆文化。
3)城市文化融入微纪录片情节。兰州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城市创新推广项目“微纪录新兰州”中的微纪录片,分别在服装以及音乐、舞蹈三方面选择了三位资深老艺术家,在对敦煌舞进行详细讲解的同时,将原本静态的敦煌壁画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受众者面前。经过各大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播出,《复活在舞台上的壁画》迅速在网民之间引起热议,其点击观看人数越来越多,人们纷纷在评论区和留言栏中表达了自身对艺术、对兰州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兰州也成为二更视频除北京和上海之外,第三个推出“更城市”项目的城市。自从2014年二更视频播出关于杭州的微纪录片以来,先后为广大受众者展示了诸多杭州从事职业各异的人的生活状态,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微纪录片加深对杭州的认知。随后,北京、上海等城市也纷纷效仿,制作出了关于所在城市的微纪录片,并由此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品牌效应。《22.TV》视频栏目制作团队拍摄的“深圳古村落微记录”系列节目更是将目光投向深圳历史文化价值巨大的古村落,如鹤薮古村、凤凰古村、湖贝古村等。其背景是1992年至2012年20年间,深圳消失了1 000个村落,平均每个月消失4个。这个微纪录片系列拍摄的目的就是要呼吁社会关注和保护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延续悠久的历史文化脉络。
社工题材微纪录片《城市微光》,在网络上首映,短短几个小时内即有过千的转发量。很多网友表示,通过影片,了解了社工这个平凡而不易的工作。“东莞社工,越来越多这些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们无处不在,如一缕缕城市微光,微小而温暖,照亮了城市的角落,照亮了人心。”通过社工服务对象的细节故事,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其温柔、充满细节和生活感的镜头。在16分钟的影片里,所有画面都是几位社工日常的工作场景和生活画面,虽不是轰轰烈烈,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纪录片更适合展现社工群体的特性,而微纪录片更贴近网络传播的特性。影片不拔高、不神化、不科普、不说教;把作品定位为短小精悍、节奏明快、以真人真事呈现的微纪录片。
2 城市形象微纪录片的媒介传播
传播渠道多样化,互动性强,微平台触手可及。随着眼下我国各路新兴媒介的相继涌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因其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等诸多优势而受到了网民们的广泛欢迎。微纪录片也借助新媒体的“东风”得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传播范围,提高其影响力。使得包括学生、白领、工人等各受众群体均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观看甚至加入到微纪录片的制作当中,受此影响,城市形象传播出现了新格局。通过依托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平台,受众者在观看和制作微纪录片时可以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随时随地下载、转发微纪录片,并上传自己的看法与意见,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交互性,在传播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可以及时对大众反馈进行搜集整理,从而实现原本城市形象的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①。就像微博、微信拍摄的短视频,微纪录片的发展更加简短、内容的质量更高、目标更加明确。在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变得大众化,不再像以前那么“高高在上”。也就是说,观众不仅在电视上可以看到微纪录片,在微信、在微博、网页上都可以看到。以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为例,其以iPhone X为拍摄工具、以火车停靠三分钟为时间轴、以女列车员与儿子的见面为情感线索引发了大家在线上线下的讨论。该片是典型的新媒体传播,通过微信朋友圈的转发,到达每一个人的手机上,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与互动。
目前很多城市的门户网站、BBS等都有城市形象微纪录片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城市形象的传播力。多地旅游部门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官方公众号并吸引大量粉丝关注,通过直接将已经制作好的城市形象微纪录片投放在微博和微信上,依靠粉丝的力量进行免费的推广、宣传,其互动性、趣味性都有所提升,并且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将新媒体平台与城市形象微纪录片进行有机整合下,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作用,突破城市形象微纪录片在制作和播放中的时空限制,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其传播面与影响力。
3 结束语
由于微纪录片的诞生是纪录片与新媒体产生的化学反应,所以其本身带有新媒体属性。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碎片化,审美快餐化的时代,掌握微纪录片的特点,拓展微纪录片的传播渠道,积极地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使得每个城市在发展中保持自身个性,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传递给社会大众的城市形象具有独特性、唯一性,才能避免被埋没在千篇一律的城市海洋中。
注釋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第33页。
参考文献
[1]倪祥保.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形态的创新发展[J].现代传播,2017(8):103-106.
[2]陈文华.微电影对城市形象的表达与传播[J].新闻知识,2017(5):53-56.
[3]明杰道尔吉.新媒体时代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探析[J].视听,2015(5):13-14.
摘 要 微纪录片为丰富和发展城市形象的表达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微纪录片容量小,适合其拍摄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在人物选择相对平民化、城市场景真实再现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文化形象的本真回归。
关键词 微纪录片;城市形象;表达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133-02
微纪录片以新媒体为平台,借助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多样化的传播内容等优势进入观众视野,迎合了整个“微时代”的碎片化特点。微纪录片容量并不大,一般不超过5分钟,且对拍摄主题以及拍摄工具等均没有明确限制,人们可以灵活运用包括手机、摄像机等在内的各种设备拍摄创作微纪录片。尤其是通过选择亲民的选题内容,更加能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此外,微纪录片因其制作周期短因而带有明显的时效特点,可以对城市中实时发生的热点事件等进行精准捕捉,以有效吸引广大受众者。另外,城市形象也可在声画结合的视听讲述中传播给大众,使得大众淡化对以往传统商业广告的排斥心理,从内心接受城市,凝聚城市的向心力。
1 微纪录片中的城市形象表达
1)人物选择具有城市性格。从内容上,微纪录片大量展现普通人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展现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对梦想的追逐,关注草根阶层的幸福与不幸。微纪录片《在广州生活的五个胶人》最能代表广州精神的几个年轻人,通过对他们生活的解读,在DJ彭伟的旁白下,带我们走进一个不一样的广州。将城市的记忆与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片中对城市化的短暂记录中,我们既看到“扫街元祖”李瑞然老人的采访画面又看到年轻人对城市记忆的追踪行为,一来一回的影像穿梭中,窥视到广州发展的一隅。微纪录片《成都24小时》每部时长在3到5分钟左右,其通过选取成都本地最具代表性的24名人物,以他们的视角向受众展示了多样化的程度。其人物选取除了当地名人与普通素人之外,还包括美食等其他能够展现成都色彩和人文气息的对象。此类短视频在展现当地城市色彩、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不仅能吸引商业合作,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了成都的城市形象魅力。百集微纪录片《上海100》是上海纪实频道自2015年起陆续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该片每集6分钟,记录了在上海生活的100个人的100个梦想,通过用鲜活的、有意味、有质感的人物故事呈现出上海的城市生命、精神与气质,提升城市形象,提炼城市之魂。该系列纪录片推出后,在上海纪实频道和《东方全纪录》栏目陆续播出,并在央视网《中国梦纪录片展播》中长期播映,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这个系列中,编导们不再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地方,或是具有异国情调的对象,而是关注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生活工作的老百姓,着重记录他们在上海屋檐下的真实生活图景。该纪錄片在带领观众一览新、老上海风景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等内容之余,将历史与现代相互联系,用多样化的视角向观众呈现出我国城市发展情况,使其能够深入体会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精神,明确其传承路径。
2)城市场景在微纪录片中真实记录。城市微纪录片《天津卫》《再见天津》发布几天时间播放量达到百万,在后期剪辑方面,第一个场景是天津小吃“十八街麻花”转接劳斯莱斯专卖店,画面是一个“老传统”与“新鲜事物”冲突的对比。另外拍人物的镜头转接到城市风景的镜头上,两个场景由一辆拉客的人力三轮车驶过解放桥,借助它来做转场,这个作品是大多数观众第一次用这个视角去看自己的城市,无人机的航拍视角和延时镜头笔也带给了人们前所未有过的视觉震撼,看到了不一样的天津。微纪录片《城市秘境》记录重庆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小景”,让外地人了解重庆城的另一面。作品将镜头对准街角巷陌中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小景”,南山书院、交通茶馆、喜马拉雅艺术书店等地标都在视频中有所呈现,以独特的视角,唯美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不一样的重庆文化。
3)城市文化融入微纪录片情节。兰州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城市创新推广项目“微纪录新兰州”中的微纪录片,分别在服装以及音乐、舞蹈三方面选择了三位资深老艺术家,在对敦煌舞进行详细讲解的同时,将原本静态的敦煌壁画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受众者面前。经过各大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播出,《复活在舞台上的壁画》迅速在网民之间引起热议,其点击观看人数越来越多,人们纷纷在评论区和留言栏中表达了自身对艺术、对兰州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兰州也成为二更视频除北京和上海之外,第三个推出“更城市”项目的城市。自从2014年二更视频播出关于杭州的微纪录片以来,先后为广大受众者展示了诸多杭州从事职业各异的人的生活状态,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微纪录片加深对杭州的认知。随后,北京、上海等城市也纷纷效仿,制作出了关于所在城市的微纪录片,并由此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品牌效应。《22.TV》视频栏目制作团队拍摄的“深圳古村落微记录”系列节目更是将目光投向深圳历史文化价值巨大的古村落,如鹤薮古村、凤凰古村、湖贝古村等。其背景是1992年至2012年20年间,深圳消失了1 000个村落,平均每个月消失4个。这个微纪录片系列拍摄的目的就是要呼吁社会关注和保护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延续悠久的历史文化脉络。
社工题材微纪录片《城市微光》,在网络上首映,短短几个小时内即有过千的转发量。很多网友表示,通过影片,了解了社工这个平凡而不易的工作。“东莞社工,越来越多这些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们无处不在,如一缕缕城市微光,微小而温暖,照亮了城市的角落,照亮了人心。”通过社工服务对象的细节故事,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其温柔、充满细节和生活感的镜头。在16分钟的影片里,所有画面都是几位社工日常的工作场景和生活画面,虽不是轰轰烈烈,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纪录片更适合展现社工群体的特性,而微纪录片更贴近网络传播的特性。影片不拔高、不神化、不科普、不说教;把作品定位为短小精悍、节奏明快、以真人真事呈现的微纪录片。
2 城市形象微纪录片的媒介传播
传播渠道多样化,互动性强,微平台触手可及。随着眼下我国各路新兴媒介的相继涌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因其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等诸多优势而受到了网民们的广泛欢迎。微纪录片也借助新媒体的“东风”得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传播范围,提高其影响力。使得包括学生、白领、工人等各受众群体均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观看甚至加入到微纪录片的制作当中,受此影响,城市形象传播出现了新格局。通过依托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平台,受众者在观看和制作微纪录片时可以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随时随地下载、转发微纪录片,并上传自己的看法与意见,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交互性,在传播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可以及时对大众反馈进行搜集整理,从而实现原本城市形象的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①。就像微博、微信拍摄的短视频,微纪录片的发展更加简短、内容的质量更高、目标更加明确。在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变得大众化,不再像以前那么“高高在上”。也就是说,观众不仅在电视上可以看到微纪录片,在微信、在微博、网页上都可以看到。以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为例,其以iPhone X为拍摄工具、以火车停靠三分钟为时间轴、以女列车员与儿子的见面为情感线索引发了大家在线上线下的讨论。该片是典型的新媒体传播,通过微信朋友圈的转发,到达每一个人的手机上,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与互动。
目前很多城市的门户网站、BBS等都有城市形象微纪录片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城市形象的传播力。多地旅游部门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官方公众号并吸引大量粉丝关注,通过直接将已经制作好的城市形象微纪录片投放在微博和微信上,依靠粉丝的力量进行免费的推广、宣传,其互动性、趣味性都有所提升,并且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将新媒体平台与城市形象微纪录片进行有机整合下,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作用,突破城市形象微纪录片在制作和播放中的时空限制,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其传播面与影响力。
3 结束语
由于微纪录片的诞生是纪录片与新媒体产生的化学反应,所以其本身带有新媒体属性。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碎片化,审美快餐化的时代,掌握微纪录片的特点,拓展微纪录片的传播渠道,积极地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使得每个城市在发展中保持自身个性,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传递给社会大众的城市形象具有独特性、唯一性,才能避免被埋没在千篇一律的城市海洋中。
注釋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第33页。
参考文献
[1]倪祥保.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形态的创新发展[J].现代传播,2017(8):103-106.
[2]陈文华.微电影对城市形象的表达与传播[J].新闻知识,2017(5):53-56.
[3]明杰道尔吉.新媒体时代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探析[J].视听,2015(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