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奥尔夫理念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我国受到了音乐教育界的肯定与重视。他倡导将传统音乐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参与,改善了音乐教育的方式,提升了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奥尔夫教学;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推进,音乐课程改革也需要紧跟时代要求,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是当下的重要任务,然而初中音乐课的实际教学依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难具体实现。由于初级中学音乐课受到文化课的挤压,音乐教师只能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简单的考试曲目,或是将音乐课作为娱乐放松的课程来教学,深怕给学生更重的思想负担。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不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中缺乏引导,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除此之外,校方将升学率作为首要任务,对音乐课不够重视。
二、奥尔夫理念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音乐节奏感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方面已经趋于成熟,受一些娱乐节目的影响,他们对音乐、对歌唱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享受音乐带给自己几分愉悦与轻松。音乐教师结合这一特点,要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音乐与语言、动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语言、行动本身有隐藏着的节奏,生活中的节奏无处不在,例如“倒车请注意”或者游戏“萝卜墩”等都与音乐的节奏有着一定的关联。在音乐课中开展古诗朗读或游戏活动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身心都得到释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发挥音乐想象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音乐课能够将这种能力延伸出来,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发掘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扩展其想象的空间。例如,在欣赏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这首钢琴曲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其听到的旋律线条来形容音乐中人物形象的发型、神态、容颜。不要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畅所欲言,来描术他们脑海中的形象。用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欣赏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初中生由于阅历较少,文化结构单一,对流行音乐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但是对古典音乐、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欣赏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困难。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教学的曲目,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中旋律图形谱,让学生直观的体会音乐的规律、特点与魅丽,以增强其音乐理解能力。奥尔夫图形符号可以用视觉符号记录出很多音响或声音元素,例如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曲式结构和风格等。
三、奥尔夫理念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初中学生歌唱的愿望很强烈,针对这一特点,音乐教师可以将奥尔夫教学理念融入日常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引导。客观地分析学生在歌唱学习中的优、劣势。在学习歌唱的最初,认识自己音色是较重要的,认识是重中之重。音乐教师要依据教学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感知自己的音色,引导学生获得美好的声音,树立正确的歌唱理念,用自然科学的发声状态,使学生通过歌唱来排解学习压力,提高音乐审美,快乐地歌唱。
(二)培养学生参与合作
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与音乐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音乐技巧的学习内容,将音乐基础知识设计为音乐小游戏,例如比较盛行的“杯子歌”,根据一段音乐的旋律、节奏、律动,使用杯子道具合着音乐打出鼓点;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合唱排练,学生自身作为发声体,置身于一个群体中,会对歌唱形成合作的观念。这种音乐实践活动正是奥尔夫音乐理念的践行。
(三)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主要以学习一些歌曲为内容,参与合唱不仅能够使学生科学合理地发声,提高学生的音乐活动参与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表现能力。例如有些学生较内向,独唱不利于其展现自己,而在合唱时,学生会自我调整,逐渐使自己善于表达。既能够培养学生歌唱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现与表达能力,以音乐课为切入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课的融合,促进了音乐实践教学目标的完成,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为首要任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具有较宽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冯旭萍.浅谈奥尔夫音乐与国内音乐教育[J].黄河之声,2010(20).
作者简介:康俊萍(1978—),女,山西介休,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中教一级,初中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