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取四个字,教学《孔乙己》等
王针桂等
一、找“手”,设疑激趣导入
先设计一只手的轮廓,将课文中的五个片断分书于五指,再设疑点拨:人人都有手,手能谋生创造财富,请同学们看看小说中孔乙己的手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样设疑并辅之以图示化板书,颇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经过讨论归纳可以发现,小说中的五个片断都与“手”有关,“手”演绎出孔乙己悲剧的一生:“排”时的可鄙,“偷”时的可耻,“教”时的可叹,“罩”时的可笑,“摸”时的可怜,“走”时的可悲。孔乙己完全可以凭一双手自食其力,可他却从开始“排”的得意炫耀直到结局“摸”时的倾其所有,从用手抄书到偷东西,甚至沦落到用手走路的这一悲惨结局。做这样的导入,既能基本理清全文的情节脉络,又能为分析主题打下良好的铺垫。
二、画“脸”,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中有好几处写到孔乙己的“脸色”,这些“脸色”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乃至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写“脸”是在他出场:“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能营生,加之他好喝懒做,只能穷得“将要讨饭”了,所以他不可能有上层人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这“青白脸色”的描写,再配上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的外部特征。
第二处写“脸”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孔乙己本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耍弄揭他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这一方面写出孔乙己生活处境的艰难,竟至靠行窃而混日子;另一方面,从争辩中也可看出他仍然在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孔乙己内心的矛盾羞愧证明他不是惯偷,而是不得已偶而为之而已。
第三处是有人问孔乙己“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颓唐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是酒客们取笑捉弄的对象,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戳他心灵上的隐痛。这“灰色”一词,写出了孔乙己的狼狈不堪、无地自容,同时也把他当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无助心理凸显出来。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悲凉,又可见出他深受封建科举的毒害,他的僵化迂腐的习性始终难改。
小说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他的脸“黑而且瘦”,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的。孔乙己面对掌柜“讪笑”,露出“恳求”的眼色,更是他遭摧残后那种畏缩、害怕、绝望无助的心境写照。小说至此,作者已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血淋淋的封建制度牺牲者的悲惨画面,孔乙己的悲剧形象也就大体完成了。
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涨红”,再到“灰色”直到“黑瘦”,这是他命运发展的逻辑必然。作者通过对这个人物神情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出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教学时,抓住这个特殊的细节,便可很好地分析孔乙己的典型形象了。
三、议“笑”,分析悲剧根源
小说中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完成的。“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确实是在人们的笑声中迂腐地走来,又是在人们的笑声中难堪地离去,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孤寂悄然地死去。“笑声”伴随孔乙己的整个活动。因此分析孔乙己的形象不能离开人们的阵阵笑声,“笑声”是剖析这个悲剧人物命运根源的必不可缺的佐证。
第一个片断,是人们对孔乙己脸上伤疤的嘲笑,人们揭他“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他不敢正视现实,便用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之类话来自欺欺人,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还咬文嚼字,宁可承认“窃”而不承认“偷”,可见他的灵魂深处已被腐蚀得麻木不仁了。“结果引得众人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第二个片断,是人们对他的精神上的“伤疤”进行嘲笑的场面,当有人问孔乙己“当真识字”时,他“笑而不答,只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这多少可见他自认为读书人高人一等的清高心理。可当人们取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上”时,他不由得隐隐作痛。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全说一些人们不懂的话,以掩盖自己的羞愧和难堪,结果又适得其反,“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第三个片断,写孩子们哄笑的场面。为了哄走孩子,孔乙己慌中出错,忘记了读书人的身份,也说了“白话”,但他为挽回读书人的身份,马上又摇头晃脑,改说“文言”,实在是迂腐得令人可笑。“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中走散了”。
最后一个片断,写孔乙己最后一次爬到酒店喝酒被人取笑的情景。掌柜依然取笑他,而孔乙己却又至死不悟,明明是丁举人打断了他的腿,他为了保全面子自欺欺人说是“跌断”的。“终于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走去”。直至无声无息地死去,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小说中丁举人的狂笑,掌柜的奸笑,众人的哄笑、取笑,孩子们凑热闹的笑以及“我”的“附和”的笑,活画出各式人物的典型特征。孔乙己正是生活在这样无聊单调、冷酷无情的环境中的,对这一内容进行讨论有助于深刻理解孔乙己悲剧的根源: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主要原因,但权势者的冷酷和社会大众的冷漠无聊也是孔乙己往死路上走的原因,“哀莫大于心死”,鲁迅正是以这种犀利的笔触,不动声色但又极其真实地展示出人世间的这种恶劣心态,尤其是这种恶劣心理于今还屡见不鲜时,便更令人唏嘘慨叹、掩卷深思了。
四、抓“眼”,理解全文主题
小说中的文眼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都这样过”。这一句非常“平常”的话,对孔乙己一生作了非常精辟的概括。一方面它总结了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历史,另一方面暗示孔乙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在小伙计这个无知的孩子看来,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实际上他只是供人笑弄。“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句,表面上是说,孔乙己不到酒店来,谁也不会想起他,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更深一层意思是,没有这个人,人们照样“活得有趣”,反正他死了,那些人又可以把别的不幸者作为笑料,供他们愚弄,以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由此看来,小说中“他们便这么过”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实则说明了孔乙己的生命意义就是毫不被人重视的供人笑弄的“草芥”般的“玩物”,这也蕴含了作者对那些“闲人”们的庸俗无聊的生活的深刻讽刺。在作者看来,孔乙己的形象不仅体现着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的罪恶,更主要的是,展示了那些不幸的人内心里会有着怎样的“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的主题更多地控诉了这个冷漠无聊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才是值得疗救的注意”。
(王针桂浙江省玉环县玉城中学)
《长亭送别》的典故活用
徐剑丘
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誉王实甫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可
见,王实甫作品的语言极为后人所推崇。《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长亭送别》一折更是情境交融,“情由景生,境由情现”,因而有人称之为“诗剧”。在这一折中,作者的典故运用也很有特色,有的借前人诗句抒发感情,有的用神话故事显情达意,或直引,或化用,使语言灵活多变,含蓄深沉。
一、直接用前人的诗句或故事
“阁泪汪汪不敢垂”。语出自宋人夏竦《鹧鸪天》词“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原词是写女主人公在丈夫临门出发时,虽然难受,却还是强忍眼泪不让流下来,唯恐爱人伤心。这里一方面写张生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呆坐着,只是低着头,长吁气;另一方面写莺莺看到张生如此模样,更加心碎。她想到“前暮私情”的幸福,想到“今日别离”的烦恼与痛苦,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怨愁。短短几句话,就形象地道出张生和莺莺当时极端无奈但又各自极力掩饰自己悲伤的心情。
“举案齐眉”讲的是后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上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高举至眉前以示恭敬。后人常用来形容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这里写出了莺莺宁过“厮守得一时半刻”的夫妻生活,也不愿两人相别的伤感情怀。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语出苏轼《满庭芳》词。在此表明了莺莺对张生赴试的态度,显示了她对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和反叛。
“一春鱼雁无消息”出自秦观《遮鸪天》词“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这里引用此句,字里行间透露出莺莺当时的离愁别情,更添凄凉之情。
二、化用典故,内容和形式上有自己的创造,融入自己的感情,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巧妙地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却毫无斧凿痕迹。用人们在秋天常见的景物,构成萧瑟而凄冷的氛围,与主人公的离愁别绪相互融合,创造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句中“离人泪”又化用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写思妇触景生情,在吟咏杨花中融进了闺中少妇的思想和感情,从杨花落水化作浮萍,又从浮萍化作思妇的眼泪,可见出诗人的独具匠心,历来被称为“神来之笔”。而王实甫的“离人泪”更为深沉感人,请看——“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经霜的树林,因何而红?又因何而醉?在充满别离愁绪的莺莺的眼中,均因离人的滴滴眼泪而致。“染”、“醉”二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既写秋天之景,又写离人之情,设问和拟人兼用,更是创设了悲凄婉曲、令人哀恸的意境,成为千古绝唱。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仿用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夸张地表现崔莺莺在感情的折磨下,一夜间神销形瘦、身心憔悴,情何以堪!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一句仿用李清照《武陵春》写愁诗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写愁之作颇多,或直抒胸臆,或巧用比喻。李清照一句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而本句也巧妙运用通感,把自己在特殊环境下顷刻间的微妙复杂的内心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具有回肠荡气的艺术感染力。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未饮心先醉”则是化用了宋代词人柳永“未饮心如醉”。
张中行先生在《文言津逮》中指出了用典的作用,就是“用较少的词语拈举特指的古事或古语以表达较多的今意”。所以,用典有助于语言的精练、含蓄。《长亭送别》历来为人所称道,其运用大量的典故使文章更添光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徐剑丘浙江省绍兴县越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