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周倩 彭斌
[摘 要]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东北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繁荣具有重大作用。现阶段,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着相关政策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到位、经营过于分散化、技术人员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等主要问题。为了促进东北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当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化现有的农村与农业组织结构,加强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的新业态。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合作组织;品牌建设;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F3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10-0066-06
生态农业是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高效利用资源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它既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战略决策,也是一种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繁荣。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拥有发展生态农业所需的优越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本文将在考察东北地区当前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促进东北地区乡村振兴和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所裨益。
一、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着传统农产品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恶化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东北地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
(一)东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业领域,随着目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部分中高收入群体对于生态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生态农产品的价格持续走高。以生态猪肉为例,京东奢忆官方旗舰店所销售的生态猪肉价格通常是118元/斤,大约将近是普通猪肉价格的9倍。由此可见,发展生态农业既能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满足部分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全国粮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2017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11875.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9.2%。然而,现阶段,东北三省商品粮生产仍然以传统粗放型农业为主,农业产业结构中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和生态渔业的比重较小,未能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当前,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也导致了农业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在东北部分地区,由于农民和农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因而造成某些水体形成了高氮、高磷、高氨氮的富营养化水质,出现了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严重土壤污染问题,导致土壤中镉、铅等重金属超标,使部分土壤丧失了封炭固氮的能力,形成黏粒、板结以至于形成了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有学者就曾指出,“东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面积为72280.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2.2%,而土地盐碱化面积33850.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44%,每年以1.4%~2.5%的速度正在发展。”[2]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成为东北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东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1.从气候条件分析,东北地区位于东经115030'~135020'、北纬38043'~53030'之间,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同时,东北地区日照时间比较长,以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为例,三个省会城市的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2422.lh、2711.2h和2180.8h,优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这就有利于农作物夏秋季节的生长。而且,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短,能够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产生和农药使用量,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2.从自然资源禀赋的角度分析,尽管东北部分地区目前由于传统石化农业生产的影响而导致了土壤污染问题,然而,东北地区土壤的基本面还是良好的,尤其是东北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总面積为103万平方公里,“黑土层厚达40~60cm,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5%~7.5%,全氮含量为0.15%~0.35%,是我国耕层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最高的土壤,开垦40年后仍然稳定在30~50g/kg。”[3]
3.从人地关系分析,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有利于发展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的生态农业种植和生产。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耕地面积分别为4974.5千公顷、6993.4千公顷和15850.1千公顷。其中,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耕地面积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五位,且两省的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为0.41公顷和0.21公顷,均高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东北地区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境,发展生态农业则有助于促进东北地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助于促进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当然,我们在看到东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因素的同时,也应当注意现阶段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二、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依托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丰富的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逐步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生态农业并没有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政府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政策支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短时间很难获得广泛的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未来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转型方向,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其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然而,从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其农业支持政策主要针对传统农业,尚未形成全面的、系统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1.生态农业的财政补贴政策不完备。东北地区现有的农业财政补贴政策主要针对传统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而对于生态农业发展所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方面的财政补贴政策不足,没有形成专门的有关生态农业财政补贴政策。2.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政策不到位。发展生态农业需要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需要学习并推广生态农作物的种养技术,也需要在生态农业生产、加工、储运以及销售的全过程中持续性的投入所需技术等方面的要求。然而,现阶段,东北地区在相关方面的促进政策并没有全面形成和落实到位,生态农业仍因缺乏技术的支撑而发展缓慢。3.生态补偿政策缺失。目前,东北地区缺乏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有关的生态补偿政策,农户、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并不太高。因此,东北地区迫切需要制定对符合环保要求的国有农场、农业合作组织以及龙头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生态补偿的政策。
(二)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支撑。当前,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由于农户、企业和政府的资金投入较少而发展不足。从农户的角度分析,一方面,由于农户生态保护意识薄弱以及缺乏有关生态农业的理论和技术的知识,因而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上;另一方面,由于农户收入有限,难以积累大量的资金,因而限制了他们对于生态农业的投入。2016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分别为12880.7元、12122.9元和11831.9元,其中,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均低于全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性收入的12363.4元。从企业的角度分析,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农业企业多数以经营传统农产品为主,而且在传统农产品的经营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易于获得较大的收益。所以,其资金大部分都是投入到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投入有限。从政府的角度分析,由于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形成全面的、系统的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因而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农民教育培训以及农业先进技术等生态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的资金投入上也存在着不足,大部分的涉农资金主要投入在非生产性部门。这些做法挫伤了农户和企业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呈现出分散化经营的态势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生态农业的经营呈现出“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的态势。以吉林省为例,现有的生态农业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分散化经营模式。这样的经营模式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技术实施条件简单、产业转型容易等特点,在现阶段有利于农民在现有的条件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吸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然而,随着我国生态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强,东北地区目前生态农业的分散化经营模式就会导致品牌影响力不足、知名度不高、产业链短、产品辐射范围有限以及市场份额较小等多方面的问题,不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而且,从企业经营生态农业的现状来看,东北地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发展前景良好,经营农业的企业较多,但纯粹经营生态农业的企业较少且规模不大,以吉林省为例,省内仅有长春皓月集团、北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少数规模较大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大部分生态农业企业规模小,注册资金较少。这就难以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来改变生态农业分散化经营的现状,从而既不利于提高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四)生态农业发展经验不足,农业技术人员缺乏
舒尔茨曾经指出,“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土地,但是它的差异并不重要,非常重要的是物质资本质量差异,而最重要的是农民能力的差异。”[5]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形态,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具有相应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并且能够合理的利用与配置农业资源。然而,东北地区大部分农业从业人员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业技术人才较为匮乏,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不足。从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来看,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文化程度主要以小学和初中为主,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為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从农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上看,东北地区还面临着农业技术人才极为缺乏的困境。以黑龙江省为例,“从国家正式编制人员分析,县乡两级种植业和畜牧业技术人员均占国家正式编制总人数的36%,农机、经管则分别占11%和13%,而且农民生产上所急需的水产养殖、经济作物、园艺等专业,其技术人员的比例均不超过4%。”[6]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且掌握相应生态农业知识和技术的生产经营者。然而,东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限制了东北地区生态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必须从加强政府对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化现有的农村与农业组织结构,加强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以及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农业新业态等方面来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促使东北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政府对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创造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有为政府是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结构制宜地有效地培育、监督、保护、补充市场,纠正市场失灵,促进公平,增进全社会各阶层长期福利水平的政府。[7]东北地区政府作为农业政策的供给主体,应通过加强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进一步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1.政府的农业政策应当向生态农业发展方面倾斜,为其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碳排放方面的生态补偿资金。政府应积极出台与生态农业发展有关的财政扶持政策,通过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力度,鼓励并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对实现碳排放减排目标的农业合作组织、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给予生态补偿,从而调动企业和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2.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农业生产与创新体系,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培育服务。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在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要积极采用与生态农业配套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可行的科技成果。[8]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快构建以生态农业企业和农民生态农业合作社为主体,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职业院校、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等参加的生態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人才培育上,东北地区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与培育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面向全国吸引优秀人才,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应当有规划、有步骤地引导和推动部分国有农场、集体农业合作组织和民营农业企业向生态农业方向转型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并出台具体的指导细则,为国有农场、集体农业合作组织和民营农业企业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有关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政策供给,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在总结部分企业和农户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其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向有发展潜力的地区推广。
(二)优化现有的农村与农业生产组织结构
在东北地区,除了分散化的农户经营模式之外,现有的生态农业发展往往采取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生态农业企业+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在发挥村两委和基层政府作用的前提下,优化现有的农村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结构,有助于从组织上实现农村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降低生态农业发展风险性,提升农村整体经济效益,保障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发挥村两委和基层政府的领导作用,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加强生态农业的政策宣传和技术推广,引导农民掌握有关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生产技术和销售模式,保障政府有关生态农业的惠农政策最终落实到农户,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遵循平等、自愿、互助与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农民成立生态农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通过共同经营生态农业来提高经济效益。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应当促进分散化经营的农户重新组织成立生态农业合作社,通过改善与规范生态农业合作组织的融资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增进其经营状况,以此降低单个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企业的监管,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的前提下,加强对生态农业企业的准入条件、土地流转过程以及农民合作社运营具体状况等方面的监管。同时,在“生态农业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中,应当健全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对于企业存在的违法经营、侵犯农户利益等问题的惩处力度,更好地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品牌是信誉的凝结,是产品质量和标准的背书,好的品牌能够带来产品的溢价。[9]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具有重要的意义。东北地区生态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应以培育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产品品牌为目标,从重视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塑造区域品牌以及加大品牌推广力度等方面着手,提高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1.重视生态农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信誉。质量是生态农产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获得消费者认可和信任的关键。东北地区应当确立完备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构建具有公信力的生态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农业质量监督,从而确保生态农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2.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塑造区域品牌。东北地区有关政府部门应当充分挖掘和整合区域内优势农业资源,围绕具有发展优势的主导农产品和产业,制定出符合区域实际的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规划,进行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塑造,创建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消费者对东北地区生态品牌的认可度,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也就是说,东北地区的生态农产品在品牌设计理念上可以在符合生态农产品内在品质的同时突出地域特色,创建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态农产品品牌。
3.加强生态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农产品品牌的推广是提高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增加生态农产品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所以,生态农产品的品牌推广不仅需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形式,而且应当借助于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扩展农产品推广的空间,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的生态农产品推广体系。
(四)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农业新业态
“互联网+农业”是实现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对于扩大农产品的营销范围、提高营销效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重大意义。在东北地区,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农业新业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服务水平。现阶段,东北地区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及财政补贴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应加快建立健全与物流配送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尽可能覆盖多数生态农业企业的区域内建立物流中转站,为生态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分析并挖掘有关生态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相关数据,建立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解决市场上农业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2.采用生态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网络营销模式具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营销效率等优点,已经成为农产品营销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东北地区生态农业企业以及农户既可以通过已有的网络销售平台,也可以通过建立自身网站等方式实现农产品由农户到消费者的直接销售,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3.应当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作用,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态农业的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促进“互联网+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现阶段,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成组织等。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制定优惠的政策引导有志于服务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者等群体带头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态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为“互联网+”与生态农业的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张予,林惠凤,李文华.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农村经济,2015,(7).
[2]刘文新,张平宇,马延吉.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态势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2007,(2).
[3]王玉娟,东北生态农业分区及其发展方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5月.
[4]巩前文,严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5,(9).
[5]胡艳丽,农户经济行为调控与贫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4,(5).
[6]于一航,佟光霁.论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
[7]王勇,华秀萍.详论新结构经济学中“有为政府”的内涵一兼对田国强教授批评的回复[J].经济评论,2017,(3).
[8]李文.关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14,(7).
[9]万宝瑞.培育农产品名牌,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人民论坛,2017,(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