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的基层学术组织构建

赵海峰


[摘 要]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纵向结构中承担教学、科研、咨询服务职能的最底层的正式组织。构建基于“课程”的基层学术组织,充分体现了应用型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突出实践的特点,也是构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协调的内部治理体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基层学术组织;课程;课程教研组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2-0026-04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无论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还是应用型高校的建设,都需要在内部治理方面建立和完善基层学术组织,从而激发应用型高校的活力。
一、基层学术组织的概念
伯顿·克拉克指出,基层学术组织是处在大学组织的底层,以发现知识、保存知识和传递知识为目标,承担了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构成大学发展细胞的机构,它涵盖了下至讲座、教研室、研究所,上至学系、学院的组织。[1]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定义,学界基本没有争议,它是指大学纵向结构中承担教学、科研、咨询服务职能的最底层的正式组织,而不仅仅是指科研组织。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一个动态概念,它的产生与大学的产生是同步的,它的发展与演变也与大学的历史沿革息息相关。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至今,先后产生了教师会、讲座、学系、教研室等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大学职能的变化。“教师会”主要承担教学的职能;“讲座”则既要负责教学也要负责科学研究;学系与教研室则同时承担了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二是知识的发展、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中世纪大学刚产生时,知识产生缓慢,学科单一;工业革命后,知识增长迅速,各种学科不断产生与分化,讲座制就应运而生了。20世纪以来,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高度综合化的趋势,跨学科的研究又促进了学系的产生与发展。三是政治与文化的因素。如美国奉行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学术管理原则,教师相对自由的学系便替代了集权的讲座制。四是大学的规模。讲座、学系、社区学院分别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大学办学规模的需要。
二、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类型
长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胡成功研究员曾对231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目前我国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大概有9种类型:1.校—系—教研室;2.校—系—教研所—教学小组; 3.校—院—系—学科组; 4.校—院—系;5.校—系—研究所室.;6.校—系/研究所—研究室;7.校—院—系—教研室;8.校—院/系/研究所—研究室/教研室;9.校—院/系—中心。同时,其对231所高校从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类型、主要职能、工作侧重点、学科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自主权与活动条件、活动频次、人员流动与组织调整等方面进行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高校学术组织结构类型缺乏多样性;二是基层学术组织体制趋同;三是基层学术组织职能偏狭,缺乏活力;四是基層学术组织运行不畅;五是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措施不力。[2]
目前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基于专业的基层学术组织
传统的“校—系—教研室”或“校—院—系”或“校—院—系—教研室”结构中的基层学术组织(系或教研室)大部分是基于专业进行构建的,一个教研室或一个系对应一个专业。这种基层学术组织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受科层制理论和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而在中国建立的,并且至今仍然在很多高校沿用。据长江大学胡成功研究员对231所高校的调查,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和本科学院均实行这种基层学术组织。[3]这种基层学术组织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以教学为主的职能定位。武书连根据科研规模大小,将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种类型。[4]大部分高职高专和新建本科高校囿于办学的层次、办学的条件和教师队伍科研能力与水平,在学校定位时就明确“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学工作始终处于学校的中心位置,实行“校—系—教研室”或“校—院—系”的学术组织结构模式,按专业开展教学活动,这并没有多少不适应。而高校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的职能始终是第一位的,因而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苏联模仿过来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得以延续至今且面貌依旧。
二是以行政实体形式存在。从教学来看,学校核定由各个院(系)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里详细规定了开设的科目及其学分和学时,以及通过这些科目的学习,需要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最后由系(教研室)去遵照执行。学校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来管理大学的教学,因此各系(教研室)在遵照学科知识逻辑的同时,也只能按规定的教学内容去教学。设置这样的组织体系,使得院(系)与专业的学科相关性降低,也就是院(系)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学行政管理的需要。从管理来看,我国高校是作为事业单位而存在的,并且在管理中还有着自己的行政等级。在这种外部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科层制理论的影响下,对于院系而言,其实质上只是个承担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并对院系内的人、财、物进行严格控制的行政单位。[5]
这种传统的基于专业的基层学术组织,根据专业学生规模划定教师编制,实验室与教学仪器设备也归专业所有,教师按各个专业开展教学和研究。这种学术组织结构导致教师学术自主性降低,各系之间教师交叉流动缺乏、资源重复建设,各自分立的教学科研方式也使学科之间壁垒高筑,学科交叉发展融合空间相当有限。
(二)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
基于专业的基层学术组织,在主要发挥人才培养职能的院校,在完成教育任务及教学研究活动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批基础好、教育质量高的大学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除了人才培养之外,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功能也越来越得到加强,大学办学的功能也不断得到拓展,这不仅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的迅速提升,也推动了这些学校向学术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原来基于专业的基层学术组织已越来越不适应这些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需求。更无法承担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的建设任务,具有科层制行政实体特点的系(教研室)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办学要求。很多专家学者开始研究高校的内部治理,研究高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衡,研究“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实现形式等。这些都离不开对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其中构建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被很多专家认同,并在很多高校实践与推广。
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目标,以学者为主体,以知识信息和各类学术资源为支撑,按照学问的具体分类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学术组织。[6]这种学术组织要求明确教师的学科归属,要求教师人人进学科。有学者认为:“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具有全纳性和专一性,所有学术人员都应该属于也只能属于某一个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7]因此,经过整合后的学校组织架构为:校—院—学科,学校主要负责宏观管理与决策,学院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与协调,学科是拥有责、权、利的实体团队,由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负责学科建设和发展。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与传统的基于专业的基层学术组织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
一是能够较好地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冲突。大学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冲突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过多干预,从而使大学的学术权力由中心走向边缘。这一方面扼杀了学术的创造力,阻碍了学科发展与知识创新;另一方面产生了“教授争当官员”,利用行政权力去抢占学术资源,为自身的学术发展提供保障的现象。建立基于学科的基层组织,可以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分离。有学者提出在“校—院—学科”的架构中,在学院层面分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把行政管理工作集中在学院,把学术管理工作下放到学科,在此基础上,实现校—院两级的行政管理和校院—学科两级的学术管理,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落在不同的作用面上,从而避免两种权力互相干扰,保证各自的高效运作。[8]
二是有利于学术研究与资源共享。基于学科的基层组织由学科带头人负责,分若干个学科方向,形成学科团队,学科内既有纵向的梯队(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副教授、讲师等)分工,又有横向跨研究方向的联系,这能够很好地实现知识共享、資源共享。建立基于学科的基层组织能够较好地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实现学术自由,保证学术权力的有效实现与学术决策的自主性,从而释放大学知识产出与创新的活力,更好地实现大学的知识传递、应用与创造的职能。
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能够较好地把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也有利于知识的创新与发展,这已经在很多教学研究型和学术研究型高校实行。但这种基层学术组织不利于学科交叉及综合性知识的研究和传播。
(三)基于问题的基层学术组织
高校除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任务之外,还有社会服务等职能。如果说基于专业的基层学术组织强调人才培养职能、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同时强调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职能的话,那么基于问题的基层学术组织则加强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基于问题的基层学术组织在高校主要是以研究所(部分以学科或学科方向建立的研究所属于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或研究中心、项目组等形式存在,它的组成人员来自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术研究人员。这种基层学术组织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研究人员组成的灵活性。这种学术组织的成员是因为问题或研究项目而聚集在一起的,等到问题解决或项目完成后,组织也就可能解散了。
二是组成人员学科的多样性。这种学术组织的成员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大家围绕问题,发挥各自的研究优势,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完成项目。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高校不仅要创造知识、传递知识,而且还要应用知识,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也需要一大批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基于问题的基层学术组织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构建基于“课程”的基层学术组织的逻辑起点
学科是科学分化形成的理论体系。专业是对应社会分工形成的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课程这个概念十分复杂,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的课程指列入专业教学计划的教学科目及其学分学时、开设时间顺序和人才培养需要达到的目标与规格的体系,即培养方案;中观层面的课程是指内容相近的一组课程的组合或模块,即课程群;微观层面的课程是指教学的科目。本文讨论的基于课程(群)的基层学术组织是指中观与微观的课程概念,即主要指课程群和教学科目。
学科生产知识,知识编制成课程,不同的课程组合形成专业。专业是面向问题、面向社会与市场的,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需要通过不同的课程的学习来实现。课程是对单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生产的知识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筛选编制而成的,因此,课程既与学科紧密相关,又与专业紧密相关。学科建设强调的是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强调的是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既强调科学研究(新知识生产)又强调人才培养(教学)。因此,抓住了课程,就同时抓住了教学与科研。
四、基于“课程”的基层学术组织构建
湖南农业大学周清明校长认为,基层学术组织重构需要遵循教学和科研兼顾、学科分化与综合相统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资源配置责权对等四个原则。[9]这些原则为应用型高校构建基于“课程”的基层学术组织提供了依据。
(一)确立“校—院—课程教研组”组织架构
学院的设置由学校统筹确定,可以按学科或按行业等其他分类标准进行设置。学院确定以后,解构原来的系或教研室,按学院的设置分类标准,把教师归属到各个学院,把承担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师组建成课程教研组,每个课程教研组推荐产生一名负责人(课程首席主讲教师)。课程教研组的存废与设置数量根据学院开设的课程而定。整合后的高校组织架构为:顶层是学校、中层是学院、基层是课程教研组,形成“校—院—课程教研组”的组织架构(如图1)。其行政管理工作(含教学行政管理、学生管理等)由校—院两级机构负责,学术事务(含学科专业规划与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等)由学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任务由其基层学术组织——课程教研组落实。
(二)在学院层面组建学术委员会
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由教授代表与校外企事业专家代表组成。应用型高校二级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吸收企业专家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证。学术委员会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等学术事务。学术委员会主任可以由院长兼任,也可以由企业家兼任。学术委员会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制订学院的学科、专业规划;研究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及每门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制订教师招聘计划与聘任教师;讨论决定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重大学术事务。
(三)实行课程首席主讲教师负责制
课程首席主讲教师由成员推荐产生,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是一名领导型学者,能够带领团队搞好教学与科研。课程是高校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最基本的载体,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我国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因此,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开设课程的内容、结构与体系应是怎么样的,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教授这些课程等,这样的问题都有待课程首席主讲教师带领团队成员来进行研究,而这些研究必须深入经济社会、深入企业、深入实践。因此,课程教研组既是一个教学团队,又是一个应用性研究的团队,课程首席主讲教师既是教学团队负责人,又是研究团队负责人。每一门课程可能就是一个学科,一个研究项目;每一个课程教研组可能就是一个学科组织,一个研究中心。
(四)课程教研组的运作模式
课程教研组是大学的细胞。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教研组是面向产业、企业的,每个学院的课程教研组形成了一个“课程超市”,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灵活設置专业、开发课程、更新课程内容;通过课程的不同组合与更新,灵活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单个或多个课程教研组的整合能形成不同的学科方向;课程教研组与企业直接对接,可以更好地实施产学研合作计划。
课程教研组首席主讲教师具有相应的责权利,他们带领教师把实践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应用性科研与服务),把研究成果编制成课程并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进而推进社会发展(社会服务),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设计上来看,这个运作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能够较好地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统一起来,避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两张皮”的现象。有些本科高校,既有科研组织,又有教学组织,这就容易出现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而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往往不能分离,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因此,课程教研组同时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职能集于一身,能够较好地避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两张皮”的现象。
2.能够较好地实现学术权力主导,摆脱较多行政事务的干扰。课程教研组由首席主讲教师负责,而首席主讲教师由成员推荐产生,其运作主要依靠的是学术权威,而不是行政权力。另外,课程教研组是一个没有行政级别的学术组织,行政事务由二级学院下设的类似党政办、教科办、学工办的行政组织去承担。
3.能够较好地实施产学研合作计划,建设三结合实训基地。很多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还只停留在签协议,推荐几个毕业生就业等浅层次上,究其原因是没有与产业、企业直接对接的基层学术组织。因此,建立面向产业与企业的课程教研组,在首席主讲教师的带领下,能够把产学研合作计划真正落地并实质性推进,从而更好地建设三结合实训基地。
4.有助于应用性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因为有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到企业的需求、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面向这些问题开发应用性的课程。教师在产学研合作中双师素质就自然得到了培养。另外,通过派教师到企业挂职与开展社会服务,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急需的双师型教师。
五、结语
一个高校有后勤服务组织、行政管理组织、学生管理组织和学术组织等,要想办好一所高校单靠某一种组织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各种组织之间相互配合与支持。基层学术组织是高校最重要的组织,也是现代大学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的最重要的方面。基层学术组织的良好运作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相配套,以及合适的人员来实施。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文静.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3] 胡成功.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现状与问题——全国231所高等学校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13(6):38-46.
[4]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0):27.
[5] 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
[6] 宣勇,张金福.学科制: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创新[J].教育研究,2007(2):33-37.
[7] 叶飞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二维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10(2):59-61.
[8] 叶飞帆.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离:三级组织二级管理模式[J].教育研究,2011(2):64-68.
[9] 周清明.浅析现代大学制度的基层学术组织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9(4):3.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基于新课改的高质量初中英语课

    杜晓红摘 要:随着国家的强盛,全球化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多,这就给英语教学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改革自己的教学手段

  • 谈作文素材的积累方法

    姜爱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需要素材,素材新颖、恰当、典型,文章才丰满,具有可读性。素材需要平时积累。很多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