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王金蕊+王艳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以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为重要基础,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认知,课程教学强调互动性和自助性,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结合慕课(MOOCs)教学模式的特点,研究了将其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所带来的突破和挑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提供了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慕课(MOOCs);“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差异化的校园环境,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重在激发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成长。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标准,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摸索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慕课(MOOCs)作为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因其资源共享、方式灵活、顺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构建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提供了灵感和可能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教学目标不同。传统教学强调认知性、封闭性和预成性,以经典理论和前沿科学为教学重点、以间接经验为基础、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目前,高校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并非是预成的,而是不断生成、自主建构的。该课程的教学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需要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的心理需求,需要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认知,需要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构建和运行。
2.教学形式不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教学的绝对主导者;学生既是知识传授的对象,也是课堂内容的接受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集理论知识教学、团体心理训练为一体的课程,是强调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自助性于一体的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课程。[1]该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实施过程是教师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心理的过程,因此教学形式上遵循“由学生出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
3.考核形式不同。传统教学评价重视的是预定目标和计划的达成程,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情况,书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是评价的最重要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很难通过书面考试或实验操作考试准确地反映出来,能否取得实效以及取得多大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它更加强调动态性评价、情境性评价和协商对话式评价。
慕课(MOOCs)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带来的改变
1.以在线互动的功能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慕课(MOOCs),也称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具有大规模、在线和开放三大特点。[2]慕课(MOOCs)的诞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师生在线互动的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多,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在线平台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并迅速得到解答。从而,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学习由“学生主宰”,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
2.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强化知识点。慕课(MOOCs)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合了各种多媒体资料外,与网络公开课或学习软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视频时间的长短。慕课(MOOCs)视频课由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的“微课程”构成,创新地将知识碎片化,组合成为一个个知识点,形成新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知识框架,发挥个人的特点与专长,就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可以穿插在生活的空闲时间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不断回放、强化。
3.以线上数据统计结果了解学生动态和需求。慕课(MOOCs)以互联网为载体,提供了足以分析学生学习状态及心理需求的精准数据库。在慕课(MOOCs)学习中,学生可自主决定学习时间,选择学习资源,而教师可系统性地获得学生学习的频率、频次以及各学习资源的点击量等数据,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关注点。教师既可以对学生个体学习习惯来进行分析,又可以知悉当下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及对教学的偏好。
基于慕课(MOOCs)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
1.推动“教”与“学”角色的转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慕课(MOOCs)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慕课(MOOCs)实现了教学的全程参与,并具有规模大、开放性程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强调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最为重要的体验性与互动性。这种“翻转课堂”“先学后导”的方式,其最大好处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效。
2.建立混合式教学流程,延伸师生课外交流平台。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模式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在线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混合模式下,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课堂,实现创新模式的教学流程再造。例如:在课堂前,教师发布教学视频,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登录“慕课(MOOCs)”平台进行前置学习,并与其他学习者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3]
3.整合课程教学团队资源,助力教师自身成长,提升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空间。以慕课(MOOCs)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对高校探索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教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二是教师还要具备将现代技术融入课程制作的能力,制作教学视频;三是优秀的教师要有协调和动员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与传统课程相比,该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除此之外,在“慕课(MOOCs)”模式下,教学活动除了主讲教师外,还要配备多个辅导教师和助教,同时还需要现代媒体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支持。慕课(MOOCs)时代需要建设“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这个团队要具备课程所要求的多方面素质,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提出了更高挑战。
参考文献:
[1]许国彬,黄红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46-49.
[2]陆赛茜.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新媒体与社会,2014(1):309.
[3]李梁.“慕课”视域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68-71.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學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翟 迪]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以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为重要基础,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认知,课程教学强调互动性和自助性,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结合慕课(MOOCs)教学模式的特点,研究了将其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所带来的突破和挑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提供了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慕课(MOOCs);“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差异化的校园环境,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重在激发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成长。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标准,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摸索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慕课(MOOCs)作为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因其资源共享、方式灵活、顺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构建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提供了灵感和可能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教学目标不同。传统教学强调认知性、封闭性和预成性,以经典理论和前沿科学为教学重点、以间接经验为基础、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目前,高校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并非是预成的,而是不断生成、自主建构的。该课程的教学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需要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的心理需求,需要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认知,需要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构建和运行。
2.教学形式不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教学的绝对主导者;学生既是知识传授的对象,也是课堂内容的接受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集理论知识教学、团体心理训练为一体的课程,是强调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自助性于一体的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课程。[1]该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实施过程是教师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心理的过程,因此教学形式上遵循“由学生出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
3.考核形式不同。传统教学评价重视的是预定目标和计划的达成程,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情况,书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是评价的最重要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很难通过书面考试或实验操作考试准确地反映出来,能否取得实效以及取得多大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它更加强调动态性评价、情境性评价和协商对话式评价。
慕课(MOOCs)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带来的改变
1.以在线互动的功能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慕课(MOOCs),也称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具有大规模、在线和开放三大特点。[2]慕课(MOOCs)的诞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师生在线互动的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多,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在线平台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并迅速得到解答。从而,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学习由“学生主宰”,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
2.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强化知识点。慕课(MOOCs)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合了各种多媒体资料外,与网络公开课或学习软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视频时间的长短。慕课(MOOCs)视频课由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的“微课程”构成,创新地将知识碎片化,组合成为一个个知识点,形成新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知识框架,发挥个人的特点与专长,就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可以穿插在生活的空闲时间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不断回放、强化。
3.以线上数据统计结果了解学生动态和需求。慕课(MOOCs)以互联网为载体,提供了足以分析学生学习状态及心理需求的精准数据库。在慕课(MOOCs)学习中,学生可自主决定学习时间,选择学习资源,而教师可系统性地获得学生学习的频率、频次以及各学习资源的点击量等数据,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关注点。教师既可以对学生个体学习习惯来进行分析,又可以知悉当下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及对教学的偏好。
基于慕课(MOOCs)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
1.推动“教”与“学”角色的转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慕课(MOOCs)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慕课(MOOCs)实现了教学的全程参与,并具有规模大、开放性程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强调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最为重要的体验性与互动性。这种“翻转课堂”“先学后导”的方式,其最大好处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效。
2.建立混合式教学流程,延伸师生课外交流平台。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模式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在线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混合模式下,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课堂,实现创新模式的教学流程再造。例如:在课堂前,教师发布教学视频,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登录“慕课(MOOCs)”平台进行前置学习,并与其他学习者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3]
3.整合课程教学团队资源,助力教师自身成长,提升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空间。以慕课(MOOCs)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对高校探索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教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二是教师还要具备将现代技术融入课程制作的能力,制作教学视频;三是优秀的教师要有协调和动员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与传统课程相比,该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除此之外,在“慕课(MOOCs)”模式下,教学活动除了主讲教师外,还要配备多个辅导教师和助教,同时还需要现代媒体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支持。慕课(MOOCs)时代需要建设“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这个团队要具备课程所要求的多方面素质,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提出了更高挑战。
参考文献:
[1]许国彬,黄红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46-49.
[2]陆赛茜.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新媒体与社会,2014(1):309.
[3]李梁.“慕课”视域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68-71.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學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