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的转型分析

陈晨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快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媒介融合的浪潮又给传统媒体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广播媒体需要转变观念、顺应潮流,而广播记者的转型是广播转型的关键所在,新时期广播记者只有加快角色转型的步伐,才能给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作品,从而促进广播事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广播记者;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0-0059-02
近年来,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更多、获取速度更快,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广播等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及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也都发生了改变。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记者的传播权利和职责也遭到削弱,据调查显示,广播等传统媒体的记者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前途是担心的、悲观的,因此,广播媒体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做出转型调整,记者转型也刻不容缓。广播记者转变自身职能和角色定位,从传统媒体记者向新媒体记者转型刻不容缓。
1 传统广播记者转型为全媒体记者的原因
广播记者需要积极转型有内、外两个方面原因。
1)外因方面:广播行业需要转型。如今新媒体时代,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各种手机App(QQ、微信、微博)、网络等社交平台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并满足了大部分人对新闻的需求。而且随着新时代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日益呈现出随意性、及时性的特点,他们的信息需求更倾向于追求信息“碎片化”“快餐化”和“娱乐化”,导致许多新闻出现“标题党”和低俗趣味等不良现象,这些或好或坏的因素对整个广播行业带来极大的冲击,甚至有的电台因收听率太低不得不关闭。因此,广播媒体再也不能无动于衷和坐以待毙,需要积极思考转型之道。
2)内因方面:记者自身需要转型。过去在交通及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广播记者的采访任务与采访内容往往由台领导下发,这种形式下广播记者只要按部就班去获取新闻素材和编写新闻,其职责比较单一。如今由于网络媒体的发达,只要身边有新闻事件发生,不论何时何地,人人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来拍摄视频、音频和图片,并通过上传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渠道进行传播,导致广播记者传统新闻把关人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弱化,记者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会单一的采访技能,还要会使用各种多媒体工具,甚至客串现场直播的支持人或出镜记者。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广播记者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学会新媒体传播模式,否则容易被迅速淘汰。
2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记者转型定位及策略
2.1 广播记者转型定位
广播记者与新媒体记者的特点存在差异。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以向群众宣传和解读党的方针政策、传播主流新闻为主,信息发布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必须确保所发布的每条信息都是真实的、有公信力的,但同时广播媒体传播方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广播记者受到的约束更多。相较于传统媒体,全媒体的记者工作更富有弹性,传播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元,新媒体传播新闻的实效性更强,而且新媒体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分析来细分受众群体,根据细分受众的特质和信息需求,推送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全媒体记者必须是一个多面手,具备新媒体思维,会多种新闻体裁、题材的采写,熟练操作和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多媒体网络平台,能胜任记者、主持等多个工作岗位。
2.2 广播记者转型全媒体记者的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记者如何顺势而为不断适应媒体融合的浪潮,实现从单一新闻采写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这值得所有广播新闻工作者认真思考。笔者作为安徽新闻综合广播的记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总结如下。
1)外部环境及时调整。广播记者转变当前角色的前提,就是本身所在的媒体平台要及时做出调整。其实新媒体并未直接取代传统媒体,而是对新旧媒体进行融合,优势互补。传统媒体平台只有主动结合时代发展,主动触电新媒体,才能给记者更大的发挥空间。
以笔者所在的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为例,频率设立了“安徽之声”新媒体频道,利用微信和微博两大平台传播。新媒体部设立以来,安徽之声新媒体采访部和记者部共30多位一线记者,除了传统的广播新闻采写外,全员参与微博微信的采写,主动培养自身新媒体意识,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多形态编辑、多平台分发新闻产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截至2018年1月,“安徽之声”微信公众号及新浪官方微博,其中安徽之声微信公众号,共累计粉丝32 967名,单篇文章阅读量稳定在1 000左右,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安徽之声新浪微博自2011年4月开通至2018年1月,共积累粉丝95 747名。2016年10月,安徽之声微信公众号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影视人才交流中心与新榜联合授予的“2016年度全国省级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最具影响力TOP10”荣誉称号。同时,经济效益开始突显,安徽之声微信公众号承接了徽商银行、嘻哈搜货等一些广告推广业务。
2)记者自身积极调整。有专家指出,在所有的传统媒体中,广播是最容易融入新媒体的。当传统媒体本身设立了合适的新媒体平台后,广播记者自身就要做出调整。
一是广播记者要培养全媒体思维,提高新闻敏感,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创新现阶段广播节目形式,熟练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音频及音效,力争为受众提供更多样化、更精彩的全新广播内容。在这方面,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的记者们就做出了一系列有益尝试:比如说在2015、2016年安徽省“两会”期间,安徽新闻综合广播的记者采用全媒体报道——广播+视频+微信集成报道的模式,得到了业内的认可;2017年的全国“两会”的全媒体宣传中,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把重点放在360度的全景新闻政务报道中,实现“VR+新闻”的传播效果。其中在全国“两会”现场,安徽新闻综合广播全媒体记者化身集采访、编辑、录音和现场直播为一体的“超人”,网友通过“安徽之声”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进行观看并与记者互动,在新闻报道中,添加网友关心的内容。除此以外,运用了VR技术带网友“穿越”直播间,让网友足不出户亲临新闻现场,及时了解新闻资讯。这项创新不仅可以借助新技术进行频率的自我推广,还拉近了与网友之间的距离,更充分发挥VR獨有的“参与感”。
二是坚守主流媒体阵地,维护报道权威性。各种新媒体新闻平台的出现虽然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但同时很多新闻真实性得不到保证,网上经常出现各种谣言扰乱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主流媒体,广播记者在全媒体传播过程中,为了保障广播行业稳健发展,必须要增强责任心,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努力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加强对新闻真伪的辨别,大力宣传主流价值观新闻,切记误导受众,杜绝以讹传讹,不断提高广播新闻的总体质量。比如安徽新闻综合广播的记者在采访曾荣获“中国好人”“最美乡村医生”荣誉称号的余家军时,不畏艰辛深入采访一线核实新闻素材真伪,运用“视频+音频+图文并茂”的新媒体表达方式在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了《一座孤岛,一个人》,作品一经推出得到了数万量级的阅读,新华网、人民网等各大主流网站纷纷转载,这篇作品也得到了安徽省网宣办的书面表扬及荣誉证书,很好地弘扬了社会的主流價值观,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安徽新闻综合广播的新媒体记者还积极联系各种公益活动,运用“活动+新媒体”相辅相成的传播方式,扩大报道影响力。比如,安徽新闻综合广播官方微信公众号安徽之声自2014年底运营至今,与江淮汽车冠名的《牵手——让孩子不孤单》活动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季,期间,微信公众平台在平台上搭建“微心愿小屋”公益微商城,以方便社会爱心人士自行选择认领孩子们的小小心愿,已达到公平公开的真正公益传播效果。
3 结束语
总之,新媒体环境下完成广播记者的角色转型,需要顺应新时代媒体发展潮流及规律,需要记者提高自身的思想认知,增强责任意识,熟练掌握新媒体操作技术,还需要政府、媒体、社会大众一起齐心协力,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深化媒体体制机制改革,为广播媒体及记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广播媒体不断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梁贞姬.全媒体时代广播记者的新定位[J].科技传播,2015(11):194,209.
[2]王欢.新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如何把握好角色转型[J].新媒体研究,2015(16):62-63.
[3]李卓青.基于新媒体环境之下的广播记者浅谈[J].今日湖北旬刊,2015(6):141.
[4]张振华.新媒体的崛起于广播的选择[J].中国广播,2007(1):5-7.
[5]任玉峰.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记者的重新定位[J].新闻传播,2013(9):140.
相关文章!
  • 朱雀城中的生命意识

    【摘 要】 黄永玉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最为醒目的标志是其强烈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生命

  • 如何做好军事新闻的采访与写作

    韩玄<br />
    【摘要】本文从掌握新闻写作技巧、把握宣传重点、做好新闻采访、培养新闻敏感和反复修改稿件五个方面,结合具体新闻实践工作,谈

  •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移动电台商业

    赵石榴<br />
    摘 要 以喜马拉雅FM为代表的移动电台搭乘知识经济的红利,通过打造音频生态圈,初步形成了软、硬件共同驱动的完整产业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