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内容的教学研究
杨亚萍
摘 要:初中生物学作为认识生物结构与功能的一门学科,打开了学生对于生物学、自然界的认识,在初中生物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作为基础性观点,能够促进学生对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具体认识。以初中生物教材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内容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观点解释自然界发展规律的能力,如何促进学生形成生物思维与逻辑能力进行具体解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教学研究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作为基础性的研究理论,是初中生物学中被学生熟知的一句话,但从该理念的本质入手,其涉及了哪些层面,应用于生物学的哪些层次中,却没有被学生很好地理解。本文以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内容为例,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基础概念的认识,并加强学生以生物学概念解决自然界发展规律的能力。
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多层次体现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作为生物学观念,从多个层次证明了其观点的正确性。在细胞层次上,细胞作为构成动植物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其结构体现与其功能展现是具有适应性的。例如白细胞作为人与动物体的免疫细胞,其个体较大,能够吞噬病毒与细菌病原体等,对疾病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作用。再者,如植物气孔的开合,这是由植物细胞结构决定的,保卫细胞在吸水时膨胀,内壁伸展牵动外壁内陷,从而使气孔张开,实现气体的交换;在组织层次上,植物输导组织的不同结构决定了运送物质的不同;在个体层次上,家鸽前肢变为翼,便能够更好地适应空中飞行。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生物学观点,将生物知识由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认知,而不是脱离理论知识进行讲授,通过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讲解,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观点含义,在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时,也会扩展性地考虑,例如鸟类为什么有气囊、为什么骨中空等问题。
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教学研究
1.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特点
在人体消化结构中,小肠作为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道,其起到的消化与吸收作用也较好。小肠绒毛内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与毛细淋巴管,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种结构特点为小肠的吸收提供了便利性,促进了小肠吸收功能的提高。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小肠能够作为淀粉、脂肪与蛋白质的最终消化场所。除此之外,小肠很长,其能够增加人体与食物接触面积,也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通过小肠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教师可以展开相应的教学。例如在讲授小肠结构特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肠内含有多少种消化液,这些消化液的存在有什么样的作用?”大多数学生能够回答“促进食物消化”。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新的问题“小肠具有消化与吸收的功能,为什么含有多种消化液不利于吸收?”从这种细化的角度来考虑,学生能够摆脱原有思路的干扰,对小肠内含消化液与吸收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时,教师引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应用生物学理论与观点回答问题,解释更多自然界发展规律问题。
2.鸟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特点
在初中生物鸟类的教学中,鸟类的结构与其功能间的适应关系应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教师可以就此问题引导学生对家鸽的结构特点进行思考,同时展示几张家鸽与内部结构图片,提出问题“家鸽前肢为什么变翼?”学生能够回答“为了适应空中飞行”,同时,教师可以就“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这种功能特点还体现在哪些结构特点上”。学生便能够较好地根据鸟类结构的学习进行思考与探究,回答出“长骨中空,有几排大型的正羽,胸部有很突出的龙骨突,有发达的胸肌,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等等。在这些基础知识的应用上,学生初步理解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的思考作业,例如“家鸽的消化系统把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随粪便及时排出体外,目的是什么?”“鸟呼吸时,除了肺这一器官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气囊,这种结构有什么样的功能?”等,通过以生物学观点为切入点进行思考与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含义,还能够对相关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避免了死记硬背等方式形成的刻板印象造成学习效果的弱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生物学观点,不仅应通过理论形式,更应该作用于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间的适应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生物学观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本文列举小肠与鸟类两个教学实例,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
參考文献:
[1]张宜曼.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蔡佳乐.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7.
[3]朱思颖.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