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棘长蠹在葡萄上的发生与防治
王浩 李道春
双棘长蠹属鞘翅目长蠹科双棘长蠹属,又名双齿长蠹、黑壳虫、戴帽虫,是林木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该虫为杂食性害虫,在国槐、刺槐、栾树、白蜡、合欢、柿树、黑枣等树种均有危害的报道,同时对板材、家具等木制品也有严重危害。20世纪90年代后期,多地相继发现双棘长蠹危害葡萄的现象。
1 发现时期
1977年在我国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发现双棘长蠹危害黄檀。
1982年在我国海南岛发现其危害热带木材。
1988年在我国贵州都匀、丹寨、三都等市发现其主要危害庭院栽培葡萄。
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从南朝鲜、印尼、越南、新加坡、缅甸等国家进口的木质材具中发现双棘长蠹。
目前在我国福建、四川、贵州、江西、浙江、湖北、云南、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天津、北京、甘肃等地均有分布。
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6.0毫米,体宽1.8~2.6毫米,圆柱形,黑褐色,体表骨化,头小,有刻点。触角10节,着生于2个复眼之间,棕红色,末端3节膨大为栉节状。咀嚼式口器,下口式,上颚发达。
卵:白色、椭圆形,大小为0.3~0.6毫米。
幼虫:乳白色,蛴螬形,头小,胸部膨大,周身散布细毛。
蛹:裸蛹,乳白色,长4.8~5.2毫米,宽2.0~2.3毫米,可见明显的红褐色眼点,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至浅黑色(图1)。
3 发生规律
我国海南岛一年发生四代,完成一代需68~98天,平均80天,3—5月生活周期只需46天,11月至翌年3月为危害盛期。
巴基斯坦旁遮普、团结普地区和缅甸一年发生二代至三代,4月初产卵,5—6月卵发育成幼虫为第一代。8月底至9月初出现第二代,第三代一部分成虫可在11月成熟。
我国福建、浙江一年发生两代,幼虫3月中旬化蛹,蛹期7~10天,4月中旬开始产卵,卵期5~10天,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第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二代幼虫孵化后危害一段时间进入冬眠。
甘肃天水、陕西、河南、河北,一年发生一代,10月份以成虫在枝条内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出蛰并蛀食葡萄枝蔓,补充营养。4月上旬交尾后雌虫爬出坑道,在枝条表皮下产卵,卵期5~7天,4月中下旬始见幼虫,幼虫顺枝条纵向蛀食木质部。6月中旬至7月中旬陆续化蛹,蛹期6~7天。6月下旬成虫羽化,继续取食剩余木质部。8月下旬陆续出孔迁飞,但不危害新枝。
4 危害症状
在国槐、刺槐、无患子、合欢、栾树、白蜡等园林植物上,成虫及幼虫均喜欢在半干的枝干上取食,主要危害直径1~4厘米粗的枝条,特别是1~2年生枝条,一头蛀虫可转蛀2~3个枝条,常造成主梢、侧枝大量枯萎或风折。
在葡萄、荔枝、柿树、杧果、核桃等果树上,主要危害直径1.5~2.5厘米粗的枝条,一般在2年生枝条的节部或节部芽基处危害(图2)。仔细观察可见虫孔,蛀孔口常堆积新鲜的粪便。被害枝条易从蛀孔处断离,露出被蛀食的圆环状虫道。有的节间木质部环食已空,仅留下皮层和少许木质部。
5 防治方法
5.1 生物防治
管氏肿腿蜂(图3)是双棘长蠹的天敌之一,对双棘长蠹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控制雙棘长蠹的种群数量。
5.2 化学防治
5.2.1 防治时间 双棘长蠹为钻蛀害虫,只有在成虫产卵期和成虫羽化期外出活动,因此要抓住产卵期与羽化期这两个关键时期进行防治。如河南地区4月上旬及8月下旬为产卵期和羽化期,在这两个时期防治效果较好。
5.2.2 防治药剂 对园林植物及果树,之前主要使用48%毒死蜱乳油、80%敌敌畏乳油、90%敌百虫、40%氧化乐果乳油等一些毒性较强的杀虫剂。目前根据药效长短及城市环境要求,园林植物上选择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等毒性较低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果树上主要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如10%高效氯氰菊酯、10%联苯菊酯,或与新烟碱类杀虫剂25%噻虫嗪交替使用。
5.3 物理防治
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虫蛀枝蔓和枝条,集中烧毁,杀死越冬成虫,减轻来年危害;加强栽培管理,培养健壮树体,提高树体水分含量,可以有效减小双棘长蠹危害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