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友共聚时 能饮一杯止
秦贞海
摘 要:《将进酒》是李白的众多名篇之一,很多版本的教材都有选录。一方面它的主旨似乎显而易见,而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尤其是探讨诗歌情感时却往往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甚至胡乱发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本诗的构篇逻辑把握不准,从而导致对本诗情感理解出现偏差。那么这首诗到底是如何构篇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又是什么?
关键词:将进酒;构篇;逻辑
先将原诗摘录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般以为,本诗感情起伏,一波三折,由悲而喜,由喜而乐,由乐而狂,由狂而愤,千头万绪最终归结于一个“愁”字。诗中,诗人感情变化极快,落差极大。开头两句写悲,“人生”以下五句写欢,“钟鼓”以下三句写愤激,“主人”以下写狂放……这种理解,我以为值得商榷。
要想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感情,当然要结合其写作背景。当时李白和朋友岑勋及元丹丘相聚宴饮,“一杯清酒聚知音,半生相知有几人”,人生快事,莫过于置酒会友,和好友推杯换盏之间,李白自然意兴高涨,心情大快,因此“席间只言酒,莫谈身外事”应是李白当时应有的心理状态。故而,劝朋友开怀畅饮,不醉不归当是这首诗构篇的基本逻辑。这也正合《将进酒》诗题的劝酒本意。
所以,理解这首诗,当从劝酒说起。李白不光会喝酒,更会劝酒,而且劝酒艺术高超。在本诗中,李白就有三次劝酒,且每次劝酒,都有不同说辞,让人自觉非饮不可,而且也正是在劝酒中,李白将胸怀袒露,情感挥洒。
首先,第一次劝酒,开篇以“君不见”二句极言时光流逝之快,人生之短暂,面对如此有涯之生当如之何?李白话锋一转,给出答案:得意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呀!内中虽有一“悲”字,但并非太白心情悲怆,应景之语罢了,其旨在让朋友“莫使金樽空对月”。设想当时情景,李白去朋友家做客,酒未过三巡,菜未过五味,把盏先言悲,说不过去。另外以李白之性格,即使有莫大悲伤,也当在欢歌醉酒之后,情难自已,坦然自露,他怎么会在朋友欢聚之时,甫一开场便悲戚戚呢?所以理解为悲伤与当时情景不符。另外李白举杯话黄河,把酒言人生,这远比现代酒桌上“感情深,一口闷”这样的劝酒词来得自然,来得雄奇,来得高妙。如此劝酒,谁又能拒绝呢?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劝酒。
接着李白又来了第二次劝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此时,我们可以想象,几杯酒下肚,宾朋皆已酒酣耳热,兴致高昂。所以,李白发出了最自信的豪言,但此处重点不在天生我材,也不在千金之才,重点还是在“会须一饮三百杯”。如果说李白第一次劝酒还是以喝干杯中酒为目标,那么这次却陡增至三百杯了。夸张之词显露了其万丈豪情、狂放不羁,也显露出其渐进酒境,渐入醉态。所谓酒后吐真言,虽是劝友喝酒,但何尝不是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想起年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本望“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却不想被赐金放还,壮志难酬。倏忽之间,已过知天命之年矣——李白此诗作于天宝十一年,时已五十二岁——怎能不思之怆然!然而李白又是乐观的、自信的,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才华有施展之日,自己的抱负有实现之时。所以虽是狂言以劝酒,亦是自我的真情流露。面对如此豪情,谁又能不干尽杯中酒,一饮三百觞呢?
第三次劝酒,方式一变。与前两次先说喝酒理由不同,这次李白先叫朋友“将进酒,杯莫停”,这正是酒入豪肠,性至巅处不能自已的表现。也是愈到最后,愈需要更好的劝酒词助兴之需要。而且至此时,似乎言说已不足以表情,李白情不自禁地以歌达之,所谓“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而李白所歌,又句句不离劝酒。“但愿长醉不复醒”“惟有饮者留其名”“斗酒十千恣欢谑”“径须沽取对君酌”“与尔同销万古愁”……喝酒的理由有如许多,让被劝之人怎能拒绝呢?当然,在李白以歌劝酒,近似癫狂的外表之下,是其抑郁不得志的愤激。所谓万古愁,既有时间流逝,时不我待之惆怅,亦有抱负难伸,壮志未酬之悲伤;这种愁,古代圣贤如曹子建者有之,李白有之,后之來者亦将有之!
所以,“劝酒”是本诗最基本的构篇逻辑,也正是在花团锦簇的劝酒辞中,蕴含着李白的情感变化。在推杯换盏中,李白时而言悲,时而歌欢,时而放诞,诸种形状,既是太白真性情,亦是酒言酒语,助酒之状罢了,其底色,脱不过和朋友欢聚宴饮时的放松与适洽。只有基于此,才能对本诗有较合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赵海菱.李白《将进酒》新考[J].社会科学辑刊,2012(2):182-185.
[2]李建松.醉与幻中的悲剧美:《将进酒》中的酒神[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74-175.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