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饰面中建筑外墙涂料的应用
林荣坤
摘 要:建筑外墙涂料有价格低、色彩丰富等优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遇到掉色、色彩不均、剥落、粉化等问题,影响建筑外观美感和质量,这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要点进行,并要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确保建筑饰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饰面;建筑外墙;涂料;应用
1 建筑外墙涂料概述
1.1 建筑外墙涂料的种类
目前,建筑外墙涂料的种类繁多,包括强力抗酸碱外墙涂料、有机硅自洁抗水外墙涂料、钢化防水腻子粉、内外墙多功能涂料、纯丙烯酸弹性外墙涂料、高级丙烯酸外墙涂料、氟碳涂料、瓷砖专用底漆、高耐候憎水面漆、瓷砖面漆、环保外墙乳胶漆、外墙油霸、金丙烯酸油性面漆、属漆等。
1.2 建筑饰面对外墙涂料的性能要求
首先,建筑饰面外墙涂料须具备良好的装饰性,色彩丰富,并能长时间保持原有的装饰效果。
其次,建筑外墙涂料要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应对各种气候。由于建筑外墙涂料面层长期暴露在外,经受风吹雨淋,承受冷热变化,外墙涂料面层容易变色、剥落、粉化等,使其失去原有的保护和装饰作用。这就需要外墙涂料在建筑使用年限内,避免出现以上现象。
由于地区环境条件差距较大,特别是一些工业、煤矿业发达的城市悬浮物很多,如附着在建筑外墙上,就会使原有的饰面失去装饰效果。所以建筑外墙涂层必须有较好的抗沾污效果。
建筑外墙长期暴露在外,会遭到雨水的冲刷,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抗水性能。并且为了防止其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出现长霉现象,外墙涂料还需具备一定的抗霉变性能。
1.3 建筑外墙涂料在建筑饰面中的应用发展
通过对建筑外墙涂料的研究可知,其在建筑饰面中的应用发展主要体现在:(1)新型外墙涂料正向着水性化发展。水性涂料是目前外墙涂料发展方向之一,通过高性能水性涂料的研制,能满足目前建筑部分特殊的要求;(2)新涂料向着功能化发展。新型涂料逐渐具备了防火、隔热保温等功效。(3)新型涂料向着高性能高档次发展。聚氨酯是性能优良的高档材料之一,使其水性化,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还保持了聚氨酯本身的特性。
2 建筑外墙涂料在建筑饰面中应用问题分析
建筑外墙涂料在饰面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以下方面:(1)建筑外墙表层起鼓、翻皮、脱落等现象。在外墙涂料涂抹过程或混凝土表面刮腻子过程中,因腻子刮摸不均,出现大面积的裂纹。(2)由于建筑外墙的流坠涂抹不均匀,容易形成泪痕,甚至导致建筑帷幕下垂;(3)在建筑表面涂料刷抹过程中,如刷子的毛太粗、太硬,或涂料没有充分的搅拌,导致刷涂后表面出现浮色,影响外墙的装饰效果;(4)在外墙涂料涂抹前,如基层处理不干净,或基层存在灰层、潮湿等现象,影响涂料与基层的粘着力,会出现涂膜开裂、涂层表面脱落等情况。(5)在建筑外墙混凝土基层上,在刮涂腻子过程中,没有填满基层小孔,并在喷浆过程中也没有将其掩盖,很容易形成砂眼。(6)在外墙饰面施工过程中,如有效清理基层中的异物,保持基层面的平整,就容易在涂料涂抹后出现疙瘩。(7)如基层表面过于光滑,没有清理其上面的油污、灰尘等就涂抹涂料,会使涂料的粘性下降,浆膜的附着力降低,从而导致饰面起皮现象的发生。
3 应对上述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3.1 上诉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建筑外墙饰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1)对基层起鼓等问题,严格按照施工规程施工,并做好相应的抹灰技术交底和清水水泥面涂抹的技术交底工作;(2)建筑外墙流挂、流坠施工中,保证其基层的平整性,在刷涂过程中严格控制其厚度,涂抹均匀,使用合理的稀释剂,避免流坠流挂形成泪痕的现象;(3)为了避免涂膜浮色现象的发生,可以在颜料颜色差异明显的涂料中加入适量的甲基硅油,并用柔软的涂刷刷涂,在刷涂的过程中不停搅拌涂料,保证涂料的均匀。(4)防治砂眼,需用腻子反复涂抹,将腻子填满基层孔洞中;(5)为了避免饰面表面不出现粗糙疙瘩等现象,要在涂料涂抹前,保证基层的平整,严格控制施工的温度,如基层表面温度太高,可以适当喷些浆液。(6)为了防止建筑外墙起皮,要在涂料涂抹前,清理混凝土基层,保证其上面没有油污、隔离剂、灰尘等。
3.2 相关建议
为了保证建筑外墙饰面工程的质量,提出以下建议:(1)严格把关建筑外墙饰面材料的质量,保证材料满足施工要求;(2)大力推行高档涂料和新型材料;(3)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防治和保护措施,对饰面砖、幕墙等实施强化;(4)加强建筑外墙饰面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5)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定期检查重点部位;(6)建立长期有效的建筑外墙长效管理机制。
4 总结
建筑外墙涂料是建筑饰面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挥其应有的装饰与保护作用,需具备耐候性、耐水性、耐腐蚀性,并且保证其具有长期有效的装饰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伟业.探讨建筑外墙涂料在建筑饰面的应用[J].大观周刊.2013,22(32):158-159.
[2]吕先春.浅析建筑外墙涂料子啊建筑饰面的应用[J].工程科技.2013,24(7):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