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蒙兴媚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将其原来的听话、说话部分改为口语交际内容,延伸了其教学范畴,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交往能力、为人处世能力等等。可以说,口语表达能力是人们生活、生存的基本技能。作为教师应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
关键词 提高 小学语文 口头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内容是非常广泛的,针对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醉基本的抓起,如,教师应该重视语文中每单元“口语交际”中的训练内容,结合课堂提问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敢于说话,自信说话,这样才能逐渐的提高。
1营造氛围,鼓励口头表达
口头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的流动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时,想要他們能够自如、合理地表达,教师在教学引导时,就要努力营造自然、舒适的氛围。口语表达要的要求一方面是要准确、清楚,也就是要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想说的话说得完整、正确,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另一方面是用语要适宜,态度和语气要符合情境,要自信乐观,也要文明温和,说话时不能伤害、侮辱他人。所以教师在进行口头表达时,要在整体调控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口头表达氛围,既要让学生敢于说话,热爱说话,又要对他们的态度、语气、用词、语法进行指正。这样才能让口头表达训练达成教学目标。
2多创设不同情境,在实境中开展口头表达训练
2.1创设实物情境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注意力难免片面,比如观察事物时往往是直观的、感性的,即只看到他们感兴趣的部分。所以,在教小学生口头表达时,要多用形象、直观的事物给予他们刺激,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进行口头表达的热情。比如,第六册教材中有个“说家乡”的口语交际,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先把学生家乡有代表性的山水、建筑、小吃等学生熟悉的事物用图片或者多媒体呈现出来,学生们必然会被自己感兴趣的家乡事物所吸引,脑海中浮现出与之相关的事和画面,此后再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口头表达“家乡的景色”“家乡的风情”,他们自然就会滔滔不绝。
2.2创设表演情境
小学生是比较容易被生动的形象、绚丽的色彩所吸引的,他们喜欢看表演,也愿意主动地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小学生能够感受的真实的生活场景,十分有利于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活”化。而且,通过表演来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角色、体验情感,对于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也大有裨益。比如,“买文具”这个口语交际课,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买与卖”的情景表演,这样的场景生活气息十分浓郁,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学生都本着各自的立场说话,有切实的现场感,因而都能够依照自己的想法自如地进行口语表达。这时,教师还可以故意设计“矛盾”;顾客询问情况,售货员却没有搭理他,怎么办;顾客拿着有瑕疵的商品来退换,怎么办?学生们在这种真实的表演情境中,能够轻松愉悦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自然会受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3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懂得口头表达的要求
无论是营造氛围,还是创设情境,这样的教学策略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愿意表达、积极地表达,但是,就算学生有再多的口头表达的热情,如果不懂真正正确的表达方法,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难以提升。所以,在口头表达训练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教师指导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明确要求。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的训练要求是不同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口头表达训练的具体的要求,让他们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2)帮助学生理清顺序。教师要教会学生描述、叙述一件事、一个事物时,应该知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什么重点说、什么一带而过,口头表达虽然不需要像写作文一样打草稿,但也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样才能让听的人听明白,被感染。(3)要有明确的指导侧重点。教师指导也不能面面俱到,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发展的空间,但对于每次口头表达训练,由于训练的目标和方式都有所不同,因而教师指导的侧重点一定要有所区别,比如,观察后的表达,侧重于指导观察方法,启发学生以眼见事物为基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体验后的表达,侧重于指导逻辑顺序,锻炼的是学生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4运用激励措施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心理学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喜欢得到教师、父母、同伴的认可,一定的鼓励、激励可以推动其快速发展。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采取激励的措施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具备很强的知识素材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还有的学生看完动画片后自己很明白却讲不出出来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由于学生的心理因素所导致的,他们对自己的表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达缺乏自信心,总担心得不到其他人的认可,这样,他们对表达顾虑重重,不能很好的开展自我口语表达能力。而激励措施是以表扬、鼓励的形式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认可,对学生的心理有着调节、缓和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畏惧感,增强自信心,进而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如: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笔者首先不是对他进行批评,而是首先肯定其思维的发展,进而引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知道完成教学任务,对其表扬,这样允许学生出错,对学生的表达来说就有了一定的空间,尤其对于内向的、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其创造机会,鼓励其表达,并及时的给予其表扬,这样不断的刺激学生表达的欲望,长期以往,形成一定的口语表达技能。
参考文献
[1] 施冬梅.小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养成[D].苏州:苏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