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教育当儿戏
徐敏
日前,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感触。话说一名台湾籍中学交换生来到大陆,江苏籍学生陪她四处游玩,领略大陆的人文美景。岂知该女生颇为好奇,每到一地都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诸如博物馆里为啥要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江苏女生回答不上来,只好搪塞说或许是“特色”吧,习惯就好了。台湾女孩很不理解,认为许多事不能以习惯了之,这是不负责的行为。
令人惊讶的是,因思维方式的不同,便导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大相径庭,一个是逆来顺受,一个是追根究底。江苏女孩事后坦诚:正是台湾女孩近乎“不讲理”的不断追问,才让自己开始关注到之前许多习以为常的反常识问题,认识到了所受教育上的差距。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晴雨表,是文明国家的首要施政目标。不客气地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在许多地方偏离了轨道,只教书,不育人。我们从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被允许做独立判断,我们只要服从填鸭式的灌输就是好孩子,一切离奇古怪的想法都会被指责为大逆不道。
譬如国内某访学团在日本的一所中学旁听历史课,老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就日本近代史所签订的《旧金山和约》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做出自己的好恶判断。好处在哪,不好在哪?这不仅引发了学生阅读和了解签约背景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做出独立判断,并能在讨论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如针对《日美安保条约》,有学生说,好处在于失去战斗力的日本从此有了美国的保护;不好在于导致美军至今留在日本……
如此辩论在我国的校园内简直不堪设想,哪个中学老师敢让学生们“妄议”《南京条约》或《辛丑条约》的长短?学生们只要能死记硬背住条约签于何年何月何地即告万事大吉,充其量可再加句“不平等条约”而已。
事实上,真正的教育并不排斥差异,每个个体都存在着智力、个性、喜好、成就等诸多差异,而社会进步的脚步正是在于激发差异而非平庸,希求各有所长而非千篇一律。窃以为,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在其《教育中的冲突》一书中为教育所下定义极为精辟: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做出独立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去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