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宝剑孤臣泪”
杜国栋
摘 要:通过张之洞和李鸿章二人开办铁矿必要性论述比较二人的洋务主张以及差异,是历史教学尤其史料比较教学的一种细化和学习的深入。
关键词:开办铁矿;张之洞;李鸿章
洋务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航程。高中历史教材对于洋务运动的说明和总结是粗线条式的,虽然要说明的问题比较全面,但我们今天力图从另外一种角度——从史料材料比较的角度对洋务运动做一种较为细微和深入的学习。
本文所选材料依据普通高中历史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所选张之洞《张之洞全集·奏议》(卷27)之《筹设炼铁厂折》局部和李鸿章《李文宗公全集》(卷40)之《直境开办矿物折》局部。阅读这两则史料,我们除发现共同点之外,这两位洋务重臣的论述中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在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发现”作如下整理。
一、洋务运动的目的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明确的——自强与富民。它的发生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当时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洋务派也算是一个清醒派,对时代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他们提出来富有时代气息的口号并付诸行动。
二、张之洞认为开办铁矿的必要性
1.“开辟利源,杜绝外耗”的目的性。张之洞首先从目的性即“自强”说明必要性——“窃以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张之洞认为“开辟利源,杜绝外耗”是第一要务。因为当时中国开办洋务不论从资金上还是从机器、技术上都依赖于外国人,然而这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开办矿业就是要节流开源,扩大洋务的资金来源,减少在资源上对外国的依赖而耗损的“不必要”的资金。若是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无所谓谈及“自强”这个目的了。
2.现实需要性。张之洞认为,作为矿业的铁资源需求量大。“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张之洞认为铁的需求量大,军事装备,民间日用也都需要。而大量铁需要使开办铁矿有了现实需要性。
3.问题与条件(自身资源,政策)。问题:虽然我们自己也能生产出所需要的铁,而且质量还相当可以,“两广地方产铁素多,而广东铁质尤良”,可传统矿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的同时还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排挤。“洋铁充斥,有碍土铁。”这说明创办洋务的一个目的就在于推动我国传统铁矿业的发展,维护民族经济,抵制外国资本主与商品对中国的冲击与瓦解。所以,张之洞认为,政策需要调整有利于传统铁矿的发展。因此,他主张“开除铁禁,暂免税厘”“免炉饷,任煽铸”才能达到“轻成本而敌侵销……收以失之利还之于民”。同时,他认识到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和所造成的危害性。实际上这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思考开办铁矿的理由,也是维护国家经济的目的。他通过提出具体的开办铁矿的措施这种方式委婉地批评了当时清政府在矿业政策上的弊病。
4.向外国学习,民间所需自造。张之洞认为,我们学习外国:主要通过“聘募矿师”,采购机器,西方的生产方法即可。至于将来民间所需,“悉行自造”强调矿业生产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三、李鸿章认为开办铁矿的必要性
1.资源豐富。李鸿章认为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不必仰人鼻息,依赖于外国煤铁资源,“中国金、银、煤、铁各矿胜于西洋诸国,只是风气未开”。主要是我们还没有对自己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充足的认识而已。他还列举英国之所以强大就在于认识到矿产资源并有效利用使之强大。
2.“风气未开,利源日涸。”李鸿章在其奏折中认为,“……利源日涸日甚一日,复岁出巨款够用他国煤铁,实为陋卮之一大宗。”这里的“风气”肯定不是指整个社会风气,而是指国人对于自己矿产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还不够充分。因此,这种认识和开展洋务的现实出现了实际上的矛盾——“利源日涸”,原因是“复岁出巨款够用他国煤铁,实为陋卮之一大宗”。因此,李鸿章认识到这是一个大漏洞,也是一个大问题之所在。
3.传统矿业的弊端。李鸿章没有张之洞那样的自信,他对传统铁矿的开办做了总结,第一,“土法开采煤铁等矿,工力较紧而所得较微,无裨大局。”认识到传统矿业发展既辛苦又收效甚微,甚至对整个国家矿业发展并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第二,“经营煤矿渐用洋法,然或因创办伊始,或因经费末数,尚难骤得大效。”李鸿章的这种认识也是清醒的,他对中国传统矿业的认识是从自身的生产技术、经费等各方面系统总结,这在实质上是为开办中国自己的矿业寻找现实差距的理由。
4.周详计划,科学预算。李鸿章在具体做法上比张之洞更为可行甚至非常“现代化”。他对于具体开矿做了周详的计划,通过这些措辞如:“熟筹妥办”“酌拟招商章程十二条”“初定章程”“拟招商”,我们就知道他不是意气办事,绝对理性和清醒。并对所需费用从投入建设、生产、后续投入都有一个科学预算,并对所需资源的煤也有考虑。
四、对张李开矿主张的对比及评价
张之洞和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二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有效推进洋务开展,从目的上来说都是为国谋利,为民谋福。但他二人的差异如下。
第一,二人对“利源与外耗”的问题认识不一致。张从抵制外国经济的侵略出发,李从“风气未开”着眼。第二,二人对传统矿业的认识有差异。张从清政府政策角度分析,李从传统矿业自身问题出发。第三,二人对创办铁矿的措施出发点有差异。张主张政府改变政策,李注重拟定章程,重视规划与经费预算。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