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工作的特点及途径
张丽敏
摘 要:新形势下,国家越发重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农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然而,想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农机培训工作的落实非常关键。对农机培训的特点展开探讨,并以此为基础,讲述了农机培训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新形势;农机培训;特点;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11.082
现代化社会,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机械化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为充分发挥机械化的作用,提高群众对农业机械的接受程度,农机培训工作非常关键。近几年,在农机教育培训过程中,培养了大量农机管理、农机驾驶与农机维修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不过,大量先进农机的出现,传统农机教育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农机手对新技术的需求。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培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机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追求的目标,在实现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作为标准,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对此,提高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发展重点。而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强农机培训工作是基础,只有农机手符合现代农业机械的发展要求,能够充分发挥新式农机的作用,才能推动新式农机的应用,促进农业机械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够提升驾驶员综合素质,提高农机产品使用效率,提升农业种植效率,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保障农业安全生产,是今后农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由此,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們都应认识到农机培训的重要性。
2 农机培训工作的特点
2.1 长期性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农机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农机培训很难满足现代农业机械的发展需求。为此,为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在农机手培训中,应重视培训的长期性,对农机手定期培训,为其普及新的知识与技术,保障农机手能够快速掌握新的农机技术,推动农机的迅猛发展。
2.2 专业性
农业机械行业作为一个复杂且特殊的行业,是由多门技术集成。农业机械的性能越高,机械所涉及的学科技术越复杂多样,如:联合收割机、农业工程机械等。对此,在农机手培训过程中,应保障所教授内容的专业性,培养专业性较强的农机手,为农业机械的普及提供人才支持。
2.3 特殊性
农机培训与其他教育培训不同,培训人员之所以接受培训,主要是为了更好操作农机,降低农机事故的发生,发挥农机的优势,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因此,学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农机操作、农机维修以及农机相关的安全知识,针对性较强。并且,参与农机培训的人员的学识参差不齐,对此,在农机培训过程中,应重视教授内容的深入浅出与灵活多变,保障培训质量。
2.4 广泛性
农机培训工作的展开,主要是为培养农机管理、驾驶与维修人员,以此推动农机的普及。而我国地大物博,农业生产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农机想要全面普及,应重视农机培训的广泛性,满足各个地区对农机手的需求。
3 农机培训工作的途径
3.1 提高政府重视度,加强经费投入
通常,农机培训工作都是由农机部门开展,为扩大农机部门影响力,增强群众对部门的认可度,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进农机培训中,政府应重视农机部门的培训工作,加强宣传力度的同时,加大经费的投入,改善农机培训机构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发挥培训的效果。同时,经费的大力投入,能够帮助培训机构引进新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切实增强培训学员的农机技术。
3.2 转变培训思路,拓宽培训范围
新形势下,参与农机培训的生源数量明显下降,而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在于农机培训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对此,转变培训思路,树立现代化农机培训的理念,不断引进新的内容,保障所培训内容与农机发展的一致性。同时,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拓宽培训范围,保障农机技术人员的充足非常关键,对此,应在免费开展公益性农机培训,降低农机手负担,提高参与培训学员的数量方面加强工作。同时,展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技术性强、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增强培训工作质量。
3.3 加强农机培训师资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机培训的广泛开展。然而,农机培训过程中,参训人员较多,而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影响了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对此,积极引进高水平、高技术的农机教师团队,并为教师队伍提供学习与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团队的业务能力,为农机培训工作的有效展开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农机培训工作中,必须遵照农机培训特点,提高政府的重视度,加强经费的投入;转变培训思路,拓宽培训范围;加强农机培训师资力量。全面发挥农机培训的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甘莉.农机培训重在抓好九个结合[J].农机科技推广,2016(8):52-53.
[2]程孝同,任如岳.搞好农机技能培训 ?促进农机化发展——浅谈农机培训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4):33-3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