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灾难报道中的数据新闻应用对比
吕静璇
摘 要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数据新闻成为全球新闻业在应对大数据时代发展变革中产生的新样态。文章以“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为例,通过梳理国内外主流媒体的相关数据新闻报道,对新闻叙事中的数据运用和可视化手段和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国内外对同一灾难事件进行数据新闻报道时的共性与个性。
关键词 数据新闻;可视化;灾难议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9-0118-03
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1]。它将传统的新闻与海量的数字信息结合,从而创造了新的可能。“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曾指出:“新闻的未来,是分析数据。”[2]
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发展波涛汹涌,数据的重要性日趋显著,作为一种全新的跨领域、跨学科的新闻报道方式的数据新闻受到国内外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随着2012年全球数据新闻奖的设立,国外许多门户网站都相继开辟了数据新闻板块。我国数据新闻的实践要晚于国外。从2011年5月开始,我国四大门户网站——网易、搜狐、腾讯和新浪开启了数据新闻的实践之路,相继推出栏目:《数读》《数字之道》《图解天下》《新闻百科》[3]。
本次研究选取了“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的相关报道,该袭击是迄今为止美国最为惨烈的大规模枪击案。此次灾难事件影响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危害程度大,吸引了各国舆论的强烈关注,也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广泛报道,国内外数据新闻报道也层出不穷,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 研究样本选取
1.1 事件概述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日晚10点20分左右,当22 000人正在位于拉斯维加斯的Route 91 harvest乡村音乐节狂欢时,64岁的白人男子斯蒂芬·帕多克(Stephen Paddock)在距离音乐节约400米的曼德勒海湾度假村酒店32层用藏匿的10支来福枪向音乐节现场疯狂扫射。该事件导致59人死亡,527人受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枪击案。
1.2 样本选取
本研究共选取了来自国内三大媒体网易、搜狐、澎湃新闻,和来自国外的三个传统媒体《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纽约时报》以及新媒体Five Thirty Eight关于“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所做的数据新闻报道。研究主要从数据来源、数据应用、呈现方式等方面对国内外媒体关于“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实践进行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外数据新闻应用于灾难新闻报道的共性和个性。
2 报道共性
2.1 数据来源
从本次收集到的数据新闻样本来看,国内外的媒体对“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进行报道的数据来源均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最多的标注有3个数据来源,利用新闻网站或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进行梳理、整合报道。具体来看,在本研究的7篇数据新闻报道样本中,我国报道中的每张图均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国外报道在文末也都明确标注了数据来源。国内外媒体的数据应用规范性均较强。
2.2 發布议题
对3篇新闻报道样本的发布时间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媒体以数据新闻的形式对“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进行报道的时间分布于10月3日至12日。在枪击案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媒体发布的数据新闻议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最初聚焦案发现场,到媒体及网民对此事件的态度看法,再扩大到全球范围内的大型枪击案数量统计、各国公民持枪状况统计以及枪支法制改革进程。国外媒体的报道也由单纯统计死亡人数和枪击案的影响程度,扩展延伸至国家政策层面。《纽约时报》将矛头直指国会,《波士顿环球报》列出了6名坚决反对枪支管制的议员信息,鼓励人们向这些议员表达意见。由此可见,国内外媒体在报道中均不同程度的进行了舆论引导,利用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在公共议题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起社会的关注,呼吁政府采取行动。
3 报道个性
3.1 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
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大类,在本研究的样本中,国内的3篇报道均以静态图表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而同期国外媒体相关报道,均采用动态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
3.1.1 国外媒体:动态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发生后,国外媒体多采用动态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将伤亡信息表现得更为直观。《华盛顿邮报》于2015年12月推出的报道The math of mass shootings,在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发生后又作了更新,该报道既全景式地展现了大规模枪击案的严重程度,也提供了每一位受害者的简介,并以案件归类之。该报道使用的数据始自1966年发生在得克萨斯大学造成16人死亡的枪击案,迄今总共获得了1 077名受害者的资料(最近一次更新于2018年3月14日)。这篇文章还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了案件在全国的分布,以及各种涉案枪支和枪手的情况,只要点击不同人物或枪支即可动态地显示相关信息。该报道也因其信息丰富全面而成为枪击案全景式报道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3.1.2 国内媒体:静态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
相比于国外媒体动态的数据化可视化呈现方式,“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发生后,国内媒体采用静态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制作的数据新闻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统计图形式表示具体数据之间的关系。如搜狐题为《大数据视角下的拉斯维加斯枪击案》的报道,以折线图、饼图的形式分别介绍在这一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后的舆情数据、中外社交媒体的差异,使读者一目了然,快速抓取重要信息。
另外,网易数读的报道《每100个美国人,拥有101把枪》将各国的枪击案件以及公民持枪状况以统计图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对美国枪支管制与他国的差异进行了更为直观的展现。
2)结合历史数据,体现某一特定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澎湃新闻对美国枪击案的可视化操作综合运用了图表、文字等手段,统计35年来美国发生的所有大规模枪击案的历史数据,并将历年来枪击案的数量进行对比,展示大规模枪击案的发生频率不断上升的趋势。
3)将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有机结合。网易数读的题为《每100个美国人,拥有101把枪》的图表以区域进行分类统计,汇总了包括美国在内的14个国家1995年以来的大型枪击案件数量以及公民持枪状况。
3.2 交互性体验
3.2.1 国外媒体:交互性强
《波士顿环球报》于2016年6月奥兰多枪击案发生后推出的Make it Stop因率先将互动的可视化引入新闻评论而被反复引用,相关数据也在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发生后作了更新。文章还列出了6名反对枪支管制的参议员的信息及联系方式,并通过网站右上角的“take action”键鼓励人们通過电子邮件或推特向这些参议员表达意见。《波士顿环球报》还附上社论,明确表达立场:The US must ban these guns(美国必须禁止这些枪械)。
《纽约时报》的报道“477 Days. 521 Mass Shootings.Zero Action From Congress”(“477天。521次大规模枪击事件。国会零行动”)中,用日历的形式呈现出没有枪击案的日子屈指可数。
新媒体Five Thirty Eight将数据置于背景信息中解读,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它所做的Gun Death In America项目将搜集到的数据扩展到所有因枪致死的个案,包括自杀、谋杀和误杀等,通过美国疾控中心(CDC)、联邦调查局(FBI)、大学和民间组织等机构的资料库确认,美国每年至少发生33 000宗枪杀案,形势严峻。此前,媒体对于枪击致死的报道往往集中于大规模枪击案、恐怖袭击、警察履职时被枪杀以及警察射杀平民这四类案件。该项目通过互动的可视化,告诉读者这仅仅只是枪杀案件的一小部分。
3.2.2 国内媒体:交互不足
我国媒体关于 “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的相关数据新闻实践中,以图解的形式为主,没有交互图表,未设置互动渠道。
参考文献
[1]徐贝勒.我国数据新闻发展现状[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2):132-133.
[2]张超.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以网易、新浪、搜狐的数据新闻为例[J].青年记者,2014(11):10-11.
[3]罗悦,肖文甲.网易《数读》和搜狐《数字之道》的数据新闻比较[J].新媒体研究,2017,3(14):20-21,28.
摘 要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数据新闻成为全球新闻业在应对大数据时代发展变革中产生的新样态。文章以“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为例,通过梳理国内外主流媒体的相关数据新闻报道,对新闻叙事中的数据运用和可视化手段和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国内外对同一灾难事件进行数据新闻报道时的共性与个性。
关键词 数据新闻;可视化;灾难议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9-0118-03
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1]。它将传统的新闻与海量的数字信息结合,从而创造了新的可能。“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曾指出:“新闻的未来,是分析数据。”[2]
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发展波涛汹涌,数据的重要性日趋显著,作为一种全新的跨领域、跨学科的新闻报道方式的数据新闻受到国内外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随着2012年全球数据新闻奖的设立,国外许多门户网站都相继开辟了数据新闻板块。我国数据新闻的实践要晚于国外。从2011年5月开始,我国四大门户网站——网易、搜狐、腾讯和新浪开启了数据新闻的实践之路,相继推出栏目:《数读》《数字之道》《图解天下》《新闻百科》[3]。
本次研究选取了“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的相关报道,该袭击是迄今为止美国最为惨烈的大规模枪击案。此次灾难事件影响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危害程度大,吸引了各国舆论的强烈关注,也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广泛报道,国内外数据新闻报道也层出不穷,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 研究样本选取
1.1 事件概述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日晚10点20分左右,当22 000人正在位于拉斯维加斯的Route 91 harvest乡村音乐节狂欢时,64岁的白人男子斯蒂芬·帕多克(Stephen Paddock)在距离音乐节约400米的曼德勒海湾度假村酒店32层用藏匿的10支来福枪向音乐节现场疯狂扫射。该事件导致59人死亡,527人受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枪击案。
1.2 样本选取
本研究共选取了来自国内三大媒体网易、搜狐、澎湃新闻,和来自国外的三个传统媒体《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纽约时报》以及新媒体Five Thirty Eight关于“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所做的数据新闻报道。研究主要从数据来源、数据应用、呈现方式等方面对国内外媒体关于“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实践进行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外数据新闻应用于灾难新闻报道的共性和个性。
2 报道共性
2.1 数据来源
从本次收集到的数据新闻样本来看,国内外的媒体对“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进行报道的数据来源均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最多的标注有3个数据来源,利用新闻网站或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进行梳理、整合报道。具体来看,在本研究的7篇数据新闻报道样本中,我国报道中的每张图均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国外报道在文末也都明确标注了数据来源。国内外媒体的数据应用规范性均较强。
2.2 發布议题
对3篇新闻报道样本的发布时间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媒体以数据新闻的形式对“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进行报道的时间分布于10月3日至12日。在枪击案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媒体发布的数据新闻议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最初聚焦案发现场,到媒体及网民对此事件的态度看法,再扩大到全球范围内的大型枪击案数量统计、各国公民持枪状况统计以及枪支法制改革进程。国外媒体的报道也由单纯统计死亡人数和枪击案的影响程度,扩展延伸至国家政策层面。《纽约时报》将矛头直指国会,《波士顿环球报》列出了6名坚决反对枪支管制的议员信息,鼓励人们向这些议员表达意见。由此可见,国内外媒体在报道中均不同程度的进行了舆论引导,利用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在公共议题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起社会的关注,呼吁政府采取行动。
3 报道个性
3.1 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
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大类,在本研究的样本中,国内的3篇报道均以静态图表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而同期国外媒体相关报道,均采用动态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
3.1.1 国外媒体:动态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发生后,国外媒体多采用动态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将伤亡信息表现得更为直观。《华盛顿邮报》于2015年12月推出的报道The math of mass shootings,在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发生后又作了更新,该报道既全景式地展现了大规模枪击案的严重程度,也提供了每一位受害者的简介,并以案件归类之。该报道使用的数据始自1966年发生在得克萨斯大学造成16人死亡的枪击案,迄今总共获得了1 077名受害者的资料(最近一次更新于2018年3月14日)。这篇文章还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了案件在全国的分布,以及各种涉案枪支和枪手的情况,只要点击不同人物或枪支即可动态地显示相关信息。该报道也因其信息丰富全面而成为枪击案全景式报道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3.1.2 国内媒体:静态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
相比于国外媒体动态的数据化可视化呈现方式,“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发生后,国内媒体采用静态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制作的数据新闻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统计图形式表示具体数据之间的关系。如搜狐题为《大数据视角下的拉斯维加斯枪击案》的报道,以折线图、饼图的形式分别介绍在这一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后的舆情数据、中外社交媒体的差异,使读者一目了然,快速抓取重要信息。
另外,网易数读的报道《每100个美国人,拥有101把枪》将各国的枪击案件以及公民持枪状况以统计图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对美国枪支管制与他国的差异进行了更为直观的展现。
2)结合历史数据,体现某一特定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澎湃新闻对美国枪击案的可视化操作综合运用了图表、文字等手段,统计35年来美国发生的所有大规模枪击案的历史数据,并将历年来枪击案的数量进行对比,展示大规模枪击案的发生频率不断上升的趋势。
3)将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有机结合。网易数读的题为《每100个美国人,拥有101把枪》的图表以区域进行分类统计,汇总了包括美国在内的14个国家1995年以来的大型枪击案件数量以及公民持枪状况。
3.2 交互性体验
3.2.1 国外媒体:交互性强
《波士顿环球报》于2016年6月奥兰多枪击案发生后推出的Make it Stop因率先将互动的可视化引入新闻评论而被反复引用,相关数据也在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发生后作了更新。文章还列出了6名反对枪支管制的参议员的信息及联系方式,并通过网站右上角的“take action”键鼓励人们通過电子邮件或推特向这些参议员表达意见。《波士顿环球报》还附上社论,明确表达立场:The US must ban these guns(美国必须禁止这些枪械)。
《纽约时报》的报道“477 Days. 521 Mass Shootings.Zero Action From Congress”(“477天。521次大规模枪击事件。国会零行动”)中,用日历的形式呈现出没有枪击案的日子屈指可数。
新媒体Five Thirty Eight将数据置于背景信息中解读,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它所做的Gun Death In America项目将搜集到的数据扩展到所有因枪致死的个案,包括自杀、谋杀和误杀等,通过美国疾控中心(CDC)、联邦调查局(FBI)、大学和民间组织等机构的资料库确认,美国每年至少发生33 000宗枪杀案,形势严峻。此前,媒体对于枪击致死的报道往往集中于大规模枪击案、恐怖袭击、警察履职时被枪杀以及警察射杀平民这四类案件。该项目通过互动的可视化,告诉读者这仅仅只是枪杀案件的一小部分。
3.2.2 国内媒体:交互不足
我国媒体关于 “10·1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的相关数据新闻实践中,以图解的形式为主,没有交互图表,未设置互动渠道。
参考文献
[1]徐贝勒.我国数据新闻发展现状[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2):132-133.
[2]张超.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以网易、新浪、搜狐的数据新闻为例[J].青年记者,2014(11):10-11.
[3]罗悦,肖文甲.网易《数读》和搜狐《数字之道》的数据新闻比较[J].新媒体研究,2017,3(14):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