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教学创新
屠萍
摘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鼓励学科教学创新的同时,真正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与模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同样也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基于此,本文以科技引领,教学创新——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为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片面地强调数学训练,忽视了观察、想象、猜测能力的培养,更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忽视了课堂的情景交融、合作交流。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地改变教师代替学生思考这一现象,进而营造出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数学课堂,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服务。信息技术的呈现无疑实现了“教”与“学”的转变,让学生可以基于基本工具自主地进行探索,这无疑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巧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简化学生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观察情境、想象情境、猜想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充满生趣的课堂中学习,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纯粹理论教学,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内容《图形的平移》时,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以推动学生学习过程高效化。首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欣赏多媒体呈现出来的游乐园项目,并且回答:电梯上的人在做什么样的运动,视频上的缆车又在做什么运动?以此引领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数字化乐园中探索问题。其次,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新知,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再一次放慢图形移动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的内容,思考平时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此类运动的物体还有哪些,让学生强化平移这一概念。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学生以前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平移的过程,让学生再一次理解平移不仅仅是只有向上下左右移动,还有向左上方移动、左下方移动、右下方移动、右上方移动,进而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平移的基本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补充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是时代新兴的产物,与时俱进,代表着新的浪潮。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无疑实现了教学资源的补充。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仅借助三尺讲台和课本进行教学,而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平台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还能借助此平台为学生引入更多充满新奇的资源,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时,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三角形,但此次教学旨在引领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动手操作掌握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和性质,并且学会判断三角形中线中哪两条线段是相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补充教学资源,为学生介绍已经学习过的三角形,以激发学生共鸣。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一支铅笔支撑一个三角板不掉的视频,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随后,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线段的中点,可借助信息技术的电子白板呈现线段,从而让学生回顾线段的中点有什么样的特点。其三,教师可带领学生思考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存在这种特征,在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的基础上,教师就可询问学生答案。随后,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被中线分成的两个小三角形是否重合,从而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到三角形中线的特点。
三、借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
计算机因其能够具体化、形象化地制作动态演示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同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运动与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让学生在充满动态的数学世界中更加容易地理解数学学习的重点。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时,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以此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引领下更好地突破本课的学习重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信息技术的融合。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轴对称现象,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接触轴对称。其次,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轴对称,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图案,让学生来剪一剪,进而深化学生知识。在引领学生了解轴对称后,教师可以呈现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引领学生思考一下:这些图片中除了有轴对称还有什么?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能够巧妙地发现还有轴对称图形。最后,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呈现不同的正方形纸,让学生剪出不同的图案,以此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巩固。
四、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自主学习
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知识的结构,让学生更具体地去掌握学习内容。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形象化、简易化的特点,帮助学生搭建平台,让其有机会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化。在学习完之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平台让学生自我归纳与反思,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学生发展。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内容《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会遇到许多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但由于初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很少留意这些事件。由此,教师就可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地对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整理和收集,通过分类的方式呈现,从而在呈现过程中初步引领学生感受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其次,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去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搭建平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即教师可以呈现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事情,引领学生思考这些事情是确定事件还是随机事件,从而让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基准之上,再一次去理解知识。这不仅实现了学生知识的迁移与巩固,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在学生掌握知识之后,教师又可通过信息技术呈现一些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引领学生归纳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的不同点,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化,进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所以教师应该以数学知识为框架,将其应用于其中,使其成为良好的教学手段,为营造优秀的教学氛围、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服务。这样才能为学生专研知识、体味数学、感悟知识服务,促进数学教学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温雄.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9):25-26.
[2]刘海英.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1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