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于二月花”

    程斌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通过语文学习活动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语文课。它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金秋十月天气爽,红叶胜于二月花。北京市海淀区和平小学迎来了第二届“红叶节”,语文教师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博物优势及学校的周边环境,将“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和语文教学”进行了完美结合,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红叶节”活动。活动旨在让学生从亲近最熟悉的一草一木开始,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探索,从而产生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一、任务引领——发现美

    全体学生在语文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以“红叶节”为契机、以“秋韵”为主题,制订了“红叶节”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活动前,每一位语文教师就是一个个“出色的参谋”。学生因年龄和认识的局限,在活动中对切入点的“准”“新”“深”可能会把不准,究竟哪些“风景”有欣赏的价值,这就需要老师对其进行指导。于是,老师们在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深刻分析教材以及研读学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任务单,引导学生观察秋天,发现秋天的美。

    低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感受秋日的美好,通过观察秋日大自然的风景、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采集大自然的色彩,全身心地感受秋天,把最美的秋景留在心底。

    中段学生的任务是积累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在活动中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三年级学生主要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试着写观察日记,能恰当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四年级学生则是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能恰当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

    高段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教材六年级上册八单元的《岁寒三友》,初步了解“题画诗”不同于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搜集历代佳作和代表作家的“题画诗”,根据课堂学习中对“题画诗”的了解,选一首自己喜欢的佳作进行品鉴;根据课堂学习和课下鉴赏,自己创作一首以“秋天”为主题的“题画诗”。

    任务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集朗读、积累、理解、运用于一体,为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提供了载体。

    二、体验活动——探究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综合性活动。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儿童并不缺少生活,缺少的是发现生活精彩的童心慧眼。因此我们在进行本次综合性活动时,精心创设了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

    1.欣赏古诗——感悟美

    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在校园内寻找秋天的足迹,欣赏并背诵了关于秋天的古诗和儿歌。

    山 行 枫桥夜泊

    (唐)杜牧 (唐)张继

    远上寒山石径斜, 月落乌啼霜满天,

    白云生处有人家。 江枫渔火对愁眠。

    停车坐爱枫林晚, 姑苏城外寒山寺,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半钟声到客船。

    孩子们不仅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而且在欣赏和积累古诗和儿歌的同时,感悟到了字的凝练、句的整齐,以及节的匀称美。

    2.创设情境——记录美

    叶圣陶先生说过:“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教师要为儿童创设能充分激发他们兴致的活动情境,搭建从活动到倾吐的链接,帮儿童“放大”生活的特写镜头,让他们置身于活动情境中,边看边说,边演边做,边写边评,激发并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望,习得必要的写作技巧。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赏秋”的基础上,进行了生活體验式作文的指导与赏评。老师们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研讨,细致备课,研磨教案,引导学生发现美、记录美。

    李雪娇老师的“说说‘红叶节”作文指导课旨在通过“红叶节”这项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想写;丰富学生的写作源泉,让学生敢写。张莉冰老师的“‘红叶节趣事多”作文赏评课旨在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对重点事件的记叙做到有条有理、有血有肉。

    3.读写结合——创造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买了许多书,孩子们也看了许多书,但学生习作时依然抓耳挠腮,勉强写出的东西也平淡苍白,看不出阅读积累的效果何在。究其原因,就是读写“两张皮”,没有真正做到交融渗透互动,从“厚积”到“喷发”遭遇了“断裂带”。

    由此我们发现,光有生活发现、活动体验还远远不够,要铺平从“厚积”到“喷发”的通途,还应让读写结合从自由随意走向科学有效,指导学生习得必要的习作知识与技巧。

    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课前一起研讨,分析学情,反复修改,最终设计出了新颖的诗歌教学方案。首先,立足文本,发现精妙语言,寻找读写链接点——“题画诗”。老师们先从儿童诗引入,用浅显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揭开诗歌神秘的面纱,唤醒孩子们丰富、大胆的想象。然后,老师们决定改变教学进度,提前学习教材六年级上册八单元的《岁寒三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题画诗”不同于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孩子如何观察景物,如何根据景物进行合理的联想和赞美。接着,每一位老师在此基础上又分别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胆创新的调整,依据教材,二度开发,创设读写再生点——“题画诗”,结合“红叶节”的主题要求,根据课堂学习和课下鉴赏,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以“秋天”为主题的“题画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笔下生花——歌颂美

    经过老师们的指导,一篇篇条理清晰、内容具体的文章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习作中涌现出了很多的精品、佳句,令大家眼前一亮。

    四年级(2)班的刘馨瑶同学是这样描写她看到的秋叶的:“上周三科学老师带着我们上山捡拾叶子,我们兴高采烈地走着,一路上的美景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秋天是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啊!红色的枫叶像蝴蝶一样满天飞舞,地上的落叶有黄的,有绿的,有红的;有干枯的,有鲜嫩的。一阵风吹过,各种各样的叶子又被风吹到了空中。”

    四年级(4)班的王宇寰同学把自己制作叶画的过程描述得生动有趣:“我把桌子上的叶子抓起来又放下,再抓起来再放下,突然看到一片枫叶和一片一头尖、一头圆的树叶组成了一个熟悉的图案。金鱼!是金鱼!于是,我找了几组这样的叶子,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抹上乳胶,然后分别把它们放在白卡纸上摆好位置,仔细粘贴,最后用白纸按压了5秒钟左右。就这样,一幅‘快乐的金鱼就完成了。这幅‘快乐的金鱼就如同我的心情一样,明亮耀眼……”

    六年级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创作的一首首小诗,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共鸣。

    我喜欢秋天

    胜过所有季节

    那一片金黄明亮了我的双眼

    那一指温柔晕染了整个秋天

    我喜欢秋天的气息

    阳光不再火热刺眼

    我喜欢秋天的感觉

    空气不再潮湿粘连

    我喜欢银杏的凄婉

    那是秋天最美的语言

    我喜欢湖水的微漾

    那是清欢里最美的甘甜

    我喜欢秋天

    胜过所有季节

    秋景、秋情、秋意……

    秋日思语在心间

    “红叶节”语文综合性活动基于儿童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用童心发现生活之精彩,体验活动之有趣,读写结合,让他们在“童真作文”的天地里尽情地倾诉,自由地喷发,用自己的声音说自己的话,表现出独有的童真童趣、童心童声,同时,让孩子们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秋天、赞美绚丽多姿的秋天的风采的美好感情。

    四、和乐评价——收获美

    评价是学生學习行为的导向,我们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评价学生语文综合性活动的行为,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听,大胆说,读有感情,写有想法。于是,我们设计了“和平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多元的评价,调动了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诠释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的一个理念: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不断推进的过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能去实践、摸索,就能找到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创造出一个灵性飞扬的天地!愿年年红叶似火,岁岁和平长青!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

    路可飞摘 要:情感教育,即对学生情绪、情感、思想和价值观、人文情怀等方面的培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情感教育是在思想上强化学生的学

  •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研究

    张建华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全球多元文化交流不断密切,当下社会产生了不少的新文化以及新观念,这些因素都对我们的文化生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