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青少年“丧文化”现象及治理对策分析
王志凌 薛耀淇
摘 要:近年来,“丧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流行,并伴有低龄化的趋势,且成为一种具有多元图景的亚文化。青少年群体热衷于用丧言、丧文和丧图在网络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丧文化”成为他们宣泄消极情绪的首要渠道。或许“丧”可以暂时缓解生活之痛,但终究无法解决本质问题。应反思“丧文化”的根源,消除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合理需求,正确引导青少年群体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时代;青少年;“丧文化”;对策
2016年,情景剧《我爱我家》中的“葛优躺”照片在社交网络上走红。照片中季春生所传递的是游手好闲、不想奋斗、做一个社会废物的角色形象。这一形象跟我国自古以来倡导的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念相悖,却跟当代青少年亚文化不谋而合。季春生在生活中的绝望、消极、颓靡的形象,与当代青少年在工作、学习、感情等各方面的不如意,只能借助社交平台宣泄自己的不顺,或表达自己的沮丧之情相匹配。久而久之,以“葛优躺”“废柴”为代表的“丧文化”,逐渐在青少年群体中兴起。
有学者认为“丧文化”是运用带有消极情绪和色调的语言、文字和图画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悲观、颓废、绝望等处世态度。[1]“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表明青少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具有新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新时期青少年的社会心理。
1 青少年“丧文化”现象呈现三维动态发展趋势
“丧文化”的发展路径是有迹可循的。“丧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是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时代背景结合的结果。随着自媒体的出现,人们可以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乏“丧文化”的影子。青少年接触“丧文化”的途径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网络社交。
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中篇小说《人间失格》,在70多年后重新走进当代青少年的视野。书中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2]等成为金句。文中主人公逃避现实、自我否定,用充满绝望色彩的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字里行间折射出“丧文化”的影子,笔者认为这是其受当代青少年欢迎的主要原因。
而影视作品的影响比文学作品更强烈。以2017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为例,整部片子的劇情围绕男主角李·钱德勒为何“丧”和如何走出“丧”展开,通过绚丽的画面、夸张的基调、坎坷的人生路和假借主角之口说出丧言等手段引起观众的共鸣。[3]“丧文化”就这样通过影视作品进一步广泛传播,渐渐渗透到当代青少年的思想中。
社交网络中“丧文化”的表达方式,比充满艺术性的影视作品更加简洁明了。2019年的“丧金句”:你每天都很困,只因为你为生活所困;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网友们认为这些句子直戳人心,一出现便广为流传。网络社交的发展使“丧文化”突破各个领域的束缚,以新奇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力,对各种图片、影视以及人类的行为进行二次风格转换,创造出许多“丧作品”。
文学、影视作品、网络社交平台等加速了“丧文化”的成长,促使其向纵深发展。当代青少年不仅是“丧文化”的见证者、体验者,更是其发展的助力者。
2 当代青少年对“丧文化”乐此不疲的深层原因分析
青少年是思想开放、快速包容社会新兴事物的群体,在特定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社会心态变化可以代表大众,“丧文化”能够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潮流的背后是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心态的杂糅。
2.1 防御性悲观:自我丑化的嬉戏心理
戈夫曼在拟剧理论中说人类就像是一个演员,运用各种方式向人们塑造一个已经社会化的自我形象。换句话说,当代青少年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呈现的是一个自我期望的角色,这一角色追求完美,或自我丑化。当代青少年用“丧”的表演方式,呈现自己与实际生活完全相反的一面,如对自己在意的人或物表现出满不在乎,让他人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来控制对自身的高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当代青少年运用自我丑化的夸张手段放大自己的“丧”,降低他人对自己的期望,避免失败带来的难堪,这种心理被称为防御性悲观。自我丑化是防御性悲观的特征之一。
2.2 回音室效应:基于熟人关系的传播
传播学中的回音室效应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以夸张或扭曲的形式重复,令处于该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那就是事实。[4]在新媒体时代,尽管信息来源变得丰富,但当代青少年长期沉浸在社交媒体中,更相信自己所属的社群,因此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环境中。当QQ、微信和微博等平台充斥着好友传播的带有“丧色彩”的表情包和段子时,青少年容易产生“丧文化”是主流文化的错觉,少数人的“丧”渐渐扩散成年轻一代普遍的心态,提高了“丧文化”的影响力。
2.3 网络舆情监管缺位:良莠不齐的亚文化突起
个性鲜明、不想被世俗的框架束缚、崇尚自由是青少年特有的社会标签,但是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许多青少年成为了负面舆情信息的传播者,被网络上转载的虚假信息引入歧途。与此同时,网络科技的发展增加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目前大部分学校已经认识到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主动把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纳入了学校的日常管理。但是学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管理者的认识不足,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在实际开展中难免存在困境。
3 规范治理,消除“丧文化”的负面影响
“丧文化”符合青少年群体的精神诉求,人们似乎习惯把它当成一种挡箭牌,每当面对不想做的事情和困境时,否定当下、否定自己比迎难而上来得轻松。与其说人们在宣扬这种文化,不如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丧”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合理化方式。然而逃避现实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重视对青少年社会心态的培养,通过监管、预防、疏导三位一体对症下药,打造健康的社交网络平台,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
3.1 规范监管:做好信息“把关人”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部分媒体从业者过度解读“丧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当代青少年对“丧文化”的理解。与此同时,网络环境极具开放性,青少年可以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某些不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言论经过大量转载和讨论,形成了巨大的网络影响力。各级政府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尤其是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应从源头上监管,提高处理舆情信息的效率,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小,净化传播媒介,引导积极的亚文化思潮发展。主流媒体应发挥其在引领舆情方向中的重要作用,以新理念、新手段主动引导网络舆情正向发展。
3.2 加强预防: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纵观“丧文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与发展趋势,可以得知青少年在培育和践行良好社会心态方面表现欠佳,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不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明确指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深层次的内核和精髓。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应该加强理论学习,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建议社会名人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以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正面的引导和灌输,与“丧文化”作斗争。
3.3 心理疏导:将失败原因具体化
人们往往会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解释不好的事情出现的原因,心理学用行为习得性无助来解释这一现象。如果当代青少年把失败的原因归为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们的无助感就会一直存在,并逐渐演变成绝望;如果归因于内部因素,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损害;如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青少年遭受挫折很容易归因于稳定的内部不可控因素,最终产生“丧”的情绪。学校教育应该以疏导的方式纠正青少年的认知偏差,正确引导他们把失败原因归为非稳定的可控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具体化,从时机、方法、自身努力程度等角度分析,防止他们因悲观主义的解释风格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此外,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家长也应该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共同帮助青少年消除“丧”的情绪。
4 结语
新媒体为社会发展面临的冲突提供了话语狂欢的场域,推动了“丧文化”的传播。“丧文化”作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工具,受到了当代青少年的欢迎。但我们必须明白,“丧”或许可以暂时充当一剂麻醉药,但终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在信息超载的时代,当代青少年要时刻保持清醒,学会辨别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网络信息中的是非曲直。毕竟,“喪”之后,我们仍要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 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少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3):3-7.
[2] 太宰治,任艳红.人间失格[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9.
[3] 李玉竹,刘新玲.青少年“丧”文化现象心态剖析及对策——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6):104-108.
[4] 陈仪.数字媒体时代信息组织机制的反思[J].青年记者,2018(2):13-14.
作者简介:王志凌,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方政府管理与农村区域发展。
薛耀淇,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