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审题障碍,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审题能力

    陆莎莎

    

    [摘要]物理解题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审题。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生的审题能力不足,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常出错。文章分析了学生审题错误的原因,并从“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理解题中的关键字词,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这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审题错误;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7-0050-02

    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审题出错。多数学生的审题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对一些熟悉的题型,大部分学生还没把题目看清楚,就着急答题。由于他们没有看清题日的关键词,没有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导致原本可以做对的题目,因审题不清而大量失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审题错误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例进行分析。

    一、审题错误的原因

    1.粗心大意导致审题错误。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过于强烈或缺乏动机,情绪过于兴奋或低落,都会导致思维混乱,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会让学生变得粗心,导致学生将本来能做对的题目做错,将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想得很复杂。比如,学生刚被老师狠狠地批评过,情绪十分低落,这时如果马上做作业或参加考试,学生的注意力便不能集中,错误率也较高。

    2.思维定式导致审题错误。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科成绩,往往会采用让学生做大量练习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然而在大量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不少相同或相似的题型,因此他们会形成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一旦遇到创新的题日,或某些关键条件改变,许多学生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例1]在星港学校第十届校运会中,小王同学参加了铅球比赛。假设他用200N的力,将重为50N的铅球投到了10m远处。则下列关于他在投球时做功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2000 J

    B.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C.做功500 J

    D.没有做功

    很多学生选择了D:没有做功。因为他们受了以前所做题日的影响,认为铅球在空中是由于惯性飞出去的,而不是人对它做功。“铅球,由于惯性飞出去”不假,但这个题目问的是“他投球时的做功情况”而非“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小王是否对它做功”。所以答案应该选B。

    [例2]使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面出在A点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很多学生会将最小力的作用点画在B点,方向垂直于杠杆AB向上。因为以往解答过不少相关问题,都是找出离支点O最远的点作为动力的作用点。但是这道题要求学生在A点作出最小力,因此正确答案是将动力的作用点画在A点,并垂直于杠杆AB向下。

    3.概念掌握不透彻导致审题错误。许多学生在审题时,常常感到概念模糊,感觉题日无从下手,笔者认为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对概念掌握得不透彻,甚至对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

    [例3]对密度定义式p=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例4]下列对公式c=q/m△t认识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容与Q成正比

    B.物质的比热容与m成反比

    C.物质的比热容与m、△t成反比,与Q成正比

    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物理属性,与Q、m、△t无关

    以上两个题目都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解题时,许多学生往往会根据公式中数学的正比、反比关系进行分析,而错误地选择“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比热容与m、△t成反比,与Q成正比”等答案。形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片面地从数学角度去理解概念。密度和比热容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物理特性或属性,只要物质本身或外界条件不变,密度和比热容一般不变。所以例3和例4的答案都应选择D。此外,与之类似的物理量还有燃料的热值、导体的电阻等,学生都容易出错。

    二、纠正审题错误的措施

    1.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可以简要地归纳为四句话:①眼看要专注;②嘴读要认真;③动手画要勤;④脑思要敏捷。所谓“眼看要专注”是指:审题时要全面、专心、细致地看清题日,特别要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字、符号和条件,做到不看错、不看漏。所谓“嘴读要认真”是指:学生在专注看题的同时,还应当跟着默读,这是强化审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解决学生错看、漏看等问题。所谓“动手画要勤”是指:学生在“眼看”和“嘴读”的基础上还应多动手,运用“手画”的方法画出合理的草图,以展示其完整的物理过程,使物理现象更直观。所谓“脑思要敏捷”是指:在完成以上三步后,学生应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及时地进行思考,并给出合理的答案。

    2.理解题中的关键字词。许多物理问题在叙述中往往存在关键性的词语。在审题过程中,如果抓不住這些“关键词”就相当于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因此,学生在审题时除了要明确问题的整体背景以外,还应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展开思维。

    [例5]将一个小木块轻放入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中,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B.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C.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D.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容易忽略“装满”这个关键词,因此很多学生会选B。而实际上,由于杯子中装满水,所以即使将小木块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后,水面的高度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正确答案应选A。在分析试题时,笔者让一位学生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他说:“我认为我能做对这道题的秘诀是,在审题时我将‘装满这个关键词圈了出来。”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明白,老师教的方法、提的要求,只有真正落实了,才会有收获。

    3.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有些题日为了增加难度,部分条件并没有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中。常见的有知识性隐含条件、临界性隐含条件、数据性隐含条件等。因此学生审题的关键就是要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

    [例6]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透镜方向移动20cm,则此时蜡烛经该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_________(实/虚)像。

    此题有两个隐含条件:①焦距f =15cm,这可以根据蜡烛在凸透镜前30cm处成一个等大的像得到。②第二次的物距变为10cm,所以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得到所成的是放大的虚像。

    综上所述,纠正审题错误、提高审题能力的工作迫在眉睫,这是当前学生提高物理成绩的关键,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全体物理教师和学生应该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课改大潮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促使每个学生摒弃落后、陈旧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审题能力,增加物理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高国训.高中物理中学生错题集的建立和实际应用[J].新课程(下).2016(9):106.

    [2]孙发有.突破瓶颈提高物理审题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2(5):112-113.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相关文章!
  • 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标准与对策研

    刘黎摘要:城市行道树的种植工作作为城市绿化规划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园林规划师必须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

  • 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在教学中

    黄彦摘要:学生学习滑动变阻器过程中,对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原因有时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利用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对滑动变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