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胸怀

    赵声良

    中图分类号:K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9)04-0005-01

    从敦煌学的发展来看,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国学术界振奋精神,振兴敦煌学事业的发展阶段。季羡林先生等老一辈学者为之呼吁,为之奋斗,终于在1983年成立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而季羡林先生作为学贯东西的专家,当之无愧地被大家推举为会长。那以后,中国的敦煌学就在以季老为首的广大学者不懈努力下发展了起来。

    因为在八十年代曾经有人说过“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中国的学者们一直为此感到耻辱,并以此作为发愤图强的起点。到了九十年代初,我国的敦煌学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说是赶上或者超过了国外的研究,面对敦煌学发展的大好形势,广大的学者们都非常欣喜。在很多会议上,一些领导或者学者的发言中都会流露出“敦煌学终于回到中国”的感慨。

    1993年,为了准备第二年即将举行的敦煌研究院院庆五十周年活动,我受院里派遣到北京请一些与敦煌学相关的著名学者为我院题辞。我第一次到了未名湖畔季老家里拜访。季老欣然答应为我们题辞。那天柴剑虹、郝春文等老师都聚在季老家里,季老提着毛笔自言自语地说:“写什么好呢?”柴先生说:“就写您那句名言——敦煌学在世界吧”。季老微微一笑,说:好!就写下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几个字。使我们心里一亮——真不愧是大师的胸怀啊!

    “敦煌学在世界”这个口号,正是那几年季老在很多场合讲话中一直强调的一个思想。

    敦煌学发展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尽管这门学科最初是一门伤心的学问,是在中国文物大量流散国外,外国列强对中国文化进行掠夺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但是在一百年的发展中,敦煌学已经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几十个国家的学者都在参与这门学科的研究。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中国学者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门学科的新发展?当我们为眼前的一点成绩高兴时,季老已经看到敦煌学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敦煌学在世界”的理念,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开阔的视野与广博的胸襟。就是要有世界文化发展的眼光,把敦煌学这门世界性的学科放在国际范围内来作,就是要团结国内外广大的学者一起共同研究与合作,才能使这门古老的学问焕发出生机。这些年来,不论是大学还是研究机构,都是沿着季老这种思路,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拓宽思路,使敦煌学越来越发扬光大,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追忆季老

    中图分类号:K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9)04-0003-02季老青年时代负笈海外求学,主攻印度学和语言学,中年投身中印文化交

  • 敦煌研究院发函悼唁任继愈、季

    中图分类号:K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9)04-0001-02编者按:2009年7月11日,我国学术界的两位泰斗——任继愈先生、季羡林先

  • 敦煌北朝-隋时期洞窟中的二佛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对敦煌北朝一隋时期洞窟中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的基本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