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实油画色彩语言的当代解读
刘勃 严晓明 雷晓斌
摘 要:油画是画家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色彩语言起到表述和沟通的作用,无论是油画写生,还是油画创作,色彩是最直接反映画家心理以及创作内容的语言表达形式。文章对写实油画色彩语言的规律、法则和表现技巧,以及中国当代油画的色彩语言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阐述,并深入探讨了色彩语言要素与视觉心理、色彩语言与表现内容、画家情感与表达方式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写实油画;色彩语言;艺术体味;精神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项目,立项编号:17Y014]
写实油画艺术在中国,有着东方文化的语境,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朴实的民风虽平凡却感人至深,明丽的风光虽平凡却充满了生命,看似写实笔法却充斥着民族传统的情谊,将传统的寓意、意象表达,演绎着艺术领域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精神真谛。随着中国艺术品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国写实油画也以时代的记录、生活的镌刻、传统的表达等不同内涵在世界画坛上赢得一席之地。
一、色彩语言在当代中国写实油画中的艺术体味
在中西绘画史的比较中,通过研究色彩语言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看到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即理性和感性的色彩学发展之路。事实上, 中国油画百年的发展之路, 同时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写实油画的现实主义之路。[1]如能将这两条脉络得以理解和把握,那么不仅限于色彩,甚至对所有艺术学科的学习都将产生一种本位性的指向作用。[2]从这一意义上而言,色彩的造型规律无非就是色彩自身的倾向、明度、纯度三种属性在绘画中的视觉力量控制力,以及将画面中所有色彩通过面积比整合成特定视觉力场的形式法则。
(一)色彩语言的构成形式及表现
写实绘画中必须具备的几个因素那就是色彩一定要根据画面表现对象的空间按照物体比例、节奏、有序的组合,这些色彩因环境和光的变化而相互联系,互相呼应,相对依存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创作一幅写实油画,处理好画面中色彩的平衡关系不仅要考虑物理平衡,还要顾及视觉平衡,不同大小、形状的色块在不同位置给我们的心理感受是不尽相同的,色彩均衡并不是色彩各要素在画面中等量安排,而是画面整体色彩的呼应自然而均衡。在美术史中人类绘画的发展以及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语言都与民族、时代、社会以及功能密切相关,是人们对生活体验后对色彩的感知和认识。通常我们说的自然色是客观色彩,也是最丰富多样的固有色,它是人们了解、认识、表现色彩的基础,如果说忽视光色把这种固有色凭直觉画到画面上就会非常奇怪,因为色彩学认为不同的色光照射会使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表现。
(二)色彩语言的精神表现性
写实油画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是用好色彩语言,油画语言也不仅是再现自然,逐渐走向多元。古典写实油画自古希腊开始,古圣先贤和艺术家们就对自然规律找到了表现的方法,开始了对现实世界的再现与模仿,并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体系。文艺复兴之后的古典油画和时代科学与人本主义、理性结合把古典油画再次推向高潮,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画家们通过对透视学、解剖学、素描和写实技法的学习,艺术语言逐渐走向成熟。如果与十多年前中国写实油画活跃的状态相比,今天中国写实油画在风格的推进方面显得相当缓慢。[3]印象主义绘画中体现的感性和理性色彩以及相应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使这一时期的写实油画从注重形体写实研究转变为色彩写实研究的艺术道路上。
二、色彩语言的表现形态
近百年来中国写实油画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造型艺术应该遵循的艺术规律是不变的,画家通过研究和感受客观选择自己的语言手法去着色塑造,由此便呈现出多样化味道不同的写实作品,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
(一)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现实生活是写实画家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深入生活、体验、感受,用艺术的手法再现客观现实,很多作品都记录了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琐事或者我们亲近的节日,通过艺术作品反映时代及观念的变化,以质朴的画风反映百姓的情感。以忻东旺的作品为例,他的作品内容记录的是农民形象,表现出农民工内心的各种复杂变化。他那直逼灵魂的犀利目光使他在转瞬间即能把握到对象的内在精神特征,他从人物的每一个细节——恍惚的眼神、微张的嘴唇、掀动的鼻翼,抑或一个犹豫的手势,甚至是被脚撑歪的鞋子中找到传达灵魂的渠道,[4]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了进城务工的农民的生存状态,从细微的表情到生活场景的布置,都反映了最显著的生活特征。
(二)对人文的关怀
對中国油画来说,我们在关注写实性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表达,这是油画艺术在当代的发展需要,也是一个油画创作者创作责任感的体现,更是油画的艺术在中国走得更远的基础之所在。[5]写实油画创作从另一层面来看,往往承载着人们更多的精神向往,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物质条件逐渐优越,追求精神和美好事物是人之常情,但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对生活艰辛依然奋斗在温饱线上的人来说,依然对美有强烈的向往与追求,就显得尤为可贵。画家从这一角度入手去关注他们,体现出对他们生命劳动价值的尊重与肯定,对他们生活的真善美的赞颂,画家笔下的艺术创作从主题以及手法上都体现出了对人的关怀,从而使观众欣赏作品的同时引起了无穷的思考和感慨。
(三)鲜明的绘画语言和艺术风格
艺术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作者背后的影子,是艺术家长期不自觉的艺术工作中形成的艺术素养,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艺术表达语言和艺术特征。例如,罗中立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父亲》,他以照相式的写实手法,对一位农民的面部深入刻画,形象地刻画了农民的艰辛与不屈不挠的劳动精神。同样的题材,在忻东旺笔下的农民工在风格和绘画语言上有本质的区别,无论是构图还是神态的描绘以及语言技法,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忻东旺刻画追求的是直接写生和现场感,表现的是对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不同内心的复杂想法,并融合了西方古典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自然厚重。
三、色彩语言与写实油画创作的支撑关联
写实油画创作一直以来以素描为基础,注重造型训练,对形体空间关系的理解与表达作为写实油画创作的主要支撑,色彩语言是空间中形体反映的色彩关系,通过实时观察客观物象形体转折和结构关系相互影响产生色彩的微妙变化,呈现出变化万千的色相、明度关系。美国著名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说过:“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笔者认为,色彩语言是写实油画创作的重要支撑,是衔接内容与画面整體的重要手段,既保持造型及素描关系,又要烘托整体色彩气氛,使画面环境物象色彩丰富和谐。我们可以放大一幅数码照片,分析照片局部色彩,会发现自然空间中的色彩关系非常丰富,冷暖关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印象派画家修拉的作品中也可以借鉴。
(一)色彩结构美
写实油画的选材广泛,可以画宁静的风景,也可以细致地刻画人物、静物。对于自然灵动瞬间的画面如果用古典技法则容易刻板,由此用笔要生动,画面才有生气,多一些韵味。在王征骅先生的《武昌起义》《南昌起义》创作中不仅保留了油画语言色彩的厚重,又突出主题,用笔生动,画面虚实、疏密、布局自然庄重而大气。王征骅说:“ 我想象《武昌起义》的画面要有火光。我去过炼钢厂,我还画过工人炼钢的色彩写生,工人在炼钢时烟雾缭绕、红光四射的色彩效果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产生了强烈的视觉表现欲望。”[6]这些经验都得益于户外写生,注重研究把握色彩的瞬间变化规律,并依附于传统造型基础,感受自然光色下的客观景物,所以他画面上凝重的色彩和对比关系衬托出鲜明的主题。莫奈的《日出印象》色彩语言关系是值得借鉴的,艺术家色彩结构的研究与表现不只是处理好固有色或者造型,更要发现捕捉瞬间光线微妙变化的美妙。
(二)色彩分寸之美
医者给患者诊断病情需要对症下药,药量大小是由病症所需所定,量小不能发挥药效,量大则会招致祸患;音乐家作曲,研究音节高低节奏快慢,力求和谐,这些分寸的把握必须仔细斟酌,不可肆意无度;在写实油画艺术创作上,是按照美的规律反映客观事物,受艺术和生活两把尺子制约,既要合情合理,色彩语言处理恰到好处,又要突出主题,把握好画面主题的精神意义,涉及到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无不体现色彩艺术的分寸之美。如同文章中遣词造句,讲究用词之精妙恰当,确切地反映事物原本和作者感受,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如白石先生提出的“似与不似”“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正是对艺术审美提出分寸感的把握。色彩分寸之美,贵在处理好辩证统一的关系,真正对色彩分寸做到“持之有度”绝非易事,须长期练习专业技术表现力,这是写实油画必不可少的专业素质,它是进行艺术创作最基本的条件,当然技术不是最终目的,离开内容一味地炫耀技术将丧失了艺术的本质。
总之,写实油画创作融合了多方面因素,结合时代和传统是对写实油画在中国发展的一种拓展。写实油画色彩语言需要丰富进步,就需要横向纵向辩证研究客观和经典,从学习创新的角度规定技法,从精神需求的角度去构思创作,从严谨的态度入手端正心态,写实油画语言就会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这是写实油画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是中国当代写实油画获得进一步发展与提升的宽泛之道。
参考文献:
[1]黄平.论中国写实油画的现实主义之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06):171-172.
[2]袁俐.浅析色彩语言在绘画中的作用和意义[J].新校园,2010,(09):40-41.
[3]朱沙.对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的几点思考[J].艺术百家,2012,(S2):266-267.
[4]贾方舟.忻东旺:新现实主义的一面旗[J].艺术评论,2006,(01):39-41.
[5]孙娜.中国当代油画中人文关怀的体现[J].大舞台,2013,(04):88-89.
[6]李文秋,画布上的“首义”——王征骅油画《武昌起义》创作研究[J].荣宝斋,2011,(12):122-123.
作者简介:
刘勃,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严晓明,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油画。
雷晓斌,四川工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民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