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实现六堡茶产业与精准扶贫共生共赢

    麦艳

    

    摘要: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目前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区划调整后的苍梧县应如何因地制宜,建立精准扶贫。应该把精准扶贫和苍梧的特色产业——六堡茶产业结合起来,把六堡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打产业, 六堡茶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部署,探索六堡茶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的切合点,实现共生共赢。

    关键词:精准扶贫;六堡茶产业;共生共赢

    2016年5月,国家出台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产业扶贫不断受到重视,被当做扶贫政策的重头戏。要“唱”好这一出重头戏,必须把握好“精准”和“特色”两个方面。苍梧县种植六堡茶已有1300多年历史,清嘉庆年间,六堡茶入选全国24种名茶,六堡茶之所以被选入全国24种名茶之列,是因为它独有的、特殊的槟榔香味。2013年区划调整后,苍梧县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运输等因素影响,属于典型山区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95%),是全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县,全县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村49个,贫困户8721户,贫困人口36968人,应如何因地制宜,建立精准扶贫。应把精准扶贫和苍梧的特色产业——六堡茶产业结合起来,把六堡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打产业,加快发展相关的六堡茶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把其作为主打产业的补充,纳入精准扶贫重要部署的内容,发挥资源优势,走特色产业扶贫道路,发展六堡茶产业助推扶贫,带动农民增收,探索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的切合点,从而两者互为支撑,实现共生共赢。

    一、六堡茶产业在助推扶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

    1. 六堡茶产业发展规模不够大,经济效益不够高。当前,六堡茶产业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对资金投入、管理水平、发展规模的要求较高,且六堡名镇建设以及六堡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刚起步,要发挥六堡茶促扶贫的效益,需要形成一定规模效应。而且,贫困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非常有限。

    2. 精准扶贫程度不高。当前,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在六堡茶種植的扶持方面仅仅局限于实物性扶贫,以免费发放六堡茶种苗、化肥为主,往往忽略了六堡茶种植技术传授、销售技巧、六堡茶现代化制作工艺培训、六堡茶旅游文化开展等方面的精准扶贫、创新扶贫,六堡茶产业扶贫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贫困村扶贫不够精准、扶贫成效不明显。

    3. 贫困户文化整体素质不够高,发展后劲不足。各贫困村的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打工,留守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仅可以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而且越是贫困地区,这种情况越发突出。在贫困村,目前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在全县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些农民合作社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一些企业与贫困户联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贫困户想从六堡茶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比较困难。

    二、实现六堡茶产业与精准扶贫共生共赢的建议

    (一)加大扶持,把六堡茶产业项目列入精准扶贫的内容

    目前县委、县政府应立足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实际,每年要整合一定量的项目资金支持茶园基地建设,引导贫困农户发展茶园基地,扩大六堡茶种植,从苍梧县县情出发,着重体现“精准扶贫”的宗旨,抓好扩大基地、提高品质和强化品牌等方面的工作,把六堡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提升品牌效益,努力把六堡茶产业打造成为苍梧县的富民主导产业,更是苍梧县带动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主导产业。可以通过召开六堡茶产业扶贫专题分析会和产业扶贫讲座,重点讲授当前产业扶贫的特点和意义、传播产业扶贫的相关知识,让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贫困村经济要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放在首位,以产业发展助贫困户增收,进一步提升扶贫成效。切实落实扶贫政策,出台产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贫困户能充分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贫困户种植茶叶的立档建卡,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对茶企、茶农的扶持方式是以奖代投,扶持标准为种苗基地2000元/亩,新建基地1000元/亩,老茶园改造500元/亩。注重对六堡茶种苗繁育母本园、苗圃基地等的扶持,特别是资金的扶持,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苍梧县仍坚持每年投入奖励扶持资金600万元;加快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建设,鼓励贫困户栽培无性系良种茶树,财政给予一定的扶贫资金,如茶农新建一亩茶园就可以得到补助资金1000 元;而新建的茶叶龙头企业,只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1000万元以上,验收合格后即可得到奖励资金10万元。要坚持把六堡茶产业作为富民主业来抓,围绕茶产业实施精准扶贫,抓好茶园基地的建设,加强技能培训,加快附属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贫困农户增收、贫困人口充分就业。新建一亩茶园约需投资6000~8000 元,一般3年开始有收益,产值约6000 元/亩,茶农纯收入可达 3000元左右,茶树具有生命周期长的特点,茶农实现稳定持续增收并不困难。2013~2015年连续3年,苍梧县每年开发种植六堡茶1000亩,相对连片开发种植六堡茶共3000亩,开发种植过程中把项目基地内的扶贫对象户作为重点,使贫困农户平均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

    (二)因户施策,提高精准度,创新扶贫模式

    因户施策,提高精准度。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差别扶持的具体办法,实现脱贫致富。实施六堡茶产业扶贫,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的原则,尊重实际,立足贫困村现有的产业基础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突出“一村一品”的特点;为解决扶贫不精准、扶贫不够长效的难题,要设立专项的扶持基金,发挥引导作用,专门用来发展六堡茶产业,把财政信用担保融资平台搭建起来,充分撬动银行等社会资金来共同扶持、参与产业扶贫。区划调整后,苍梧县要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必须在特色产业(六堡茶)发展上下工夫,通过降低农村小额贷款门槛,增加小额贷款额度,设立六堡茶产业扶持基金,为贫困户提供政策支持与贷款便利,着力破解六堡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组织建设银行、邮政银行分别推出“助保贷”和“互惠贷”等金融产品用于支持茶产业发展。可在全县范围内实行金融产业扶贫试点,建档立卡贫困户经审核合格后可以取得扶贫小额贴息贷款,金额为3万~5万元,用于扶持贫困农户发展茶产业。创新扶贫模式, 可开展“公司+农户”、小额信贷委托经营、“合作社+农户”、资产出租、党员干部或经济能人带动五种产业发展新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以提供苗木、技术服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大力发展种植六堡茶。为解决贫困户种植管理知识缺乏、资金缺乏的问题,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种植六堡茶时,六堡茶的种植、经营管理可由企业来负责,贫困户以政府扶持种植六堡茶补助资金作为启动资金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目前,苍梧县贫困户与企业合作模式仅仅是购销关系,还没有形成农户入股或企业支付补助的方式。要鼓励农户采取以土地参股、出租、承包等多种方式,发展连片基地,促进农村土地集中,提高产出效益。各茶企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企业采取提供种苗、技术指导,支持茶农发展基地,实行上门收购,设定保护价,实现利益共享。可按种植面积提供1000元/亩的资金扶持,保证不低于市场价回收茶农自产的茶叶,确保农户稳步增收。

    (三)加强对贫困户培训,提高素质

    进一步加强对贫困户的系统培训,培训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让贫困户逐步成为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还要加强对贫困村“两委”班子、经济能人、致富能人的培训,充分发挥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使他们成为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与“带头人”。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可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人社、农业、移民、茶叶等部门联合培训贫困农户,举办“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各类培训班,从而使贫困农户的发展技能得到提高,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近3年来,累计有41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大部分实现了稳定就业,其中就包括3300多名贫困人口。正因为如此,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户逐渐回家办茶园、从事茶业生产;一些贫困农户通过程序获得扶贫小额贴息信贷(3万~5万元)投资茶产业,有的贫困农户则利用农闲时间到茶业企业务工,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仅以茶艺师为例,目前这种人才奇缺,是市场需求最高的,通过培训合格取得证书后的学员成为“香饽饽”,各大茶企抢着要人,开出的月薪基本在3000~6000元之间,使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能够真正实现。

    (四)加快示范区六堡茶文化旅游开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苍梧县原生六堡茶产业(核心)示范区是2015年自治区公布的18个第二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当中的一个。建设示范区,可以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要着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优质茶叶产品生产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展示平台、4A级农业旅游景区和现代特色茶叶产业园。示范区规划把六堡镇大中村作为中心,核心区面积3200亩,以核心区为中心向周边村庄和乡镇拓展、辐射,使拓展区面积达到10000亩,辐射区面积达到20000亩,项目建设涉及大中村、六堡村、合口村、理冲村、四柳村、塘平村、山坪村、公平村、不倚村等茶叶专业村,集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进一步加快示范区的六堡茶文化旅游开发。据统计,示范区建成后,每亩六堡茶可增收500元;每年可加工毛茶1200吨,产值达1.68亿元。示范区可带动农民增收,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730元,核心区比拓展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623元高11.5%;核心区比辐射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250元高16%;核心区比六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868元高21%。2016年10月苍梧县拿到了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的称号,将进一步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六堡茶旅游商品化的开发。

    (五)加快产品创新,研发茶系列深加工产品,加快六堡茶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每个地方产业的发展,靠单一的产品去占领市场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在全国各地以及国外不少的企业来看,在打造专业产品的同时拉长相关产业链,以开拓更大的市场。给传统茶产业插上的另一只翅膀是产品创新。六堡茶应当从单纯的农副产品加工向现代化的新型食品工业方向发展,开发更多的茶类食品、保健品、茶类化妆品、生活日用品等,如六堡茶饮品(包括瓶装、易拉罐饮品,速溶茶砖、奶茶、茶饼、黑茶软糖等)、保健品(包括茶冲剂、茶保健枕、姜茶、茶膏)等。相关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联合起来成立梧州六堡茶系列产品研发中心,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研制、开发优势产品,实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产品市场份额的目标,实现茶叶的产业化,促使茶农的增收。

    综上所述,发展六堡茶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苍梧县实施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只有把精准扶贫和苍梧的特色产业——六堡茶产业结合起来,把六堡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打产业, 六堡茶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部署, 才能探索出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的切合点,两者互为支撑,实现共生共赢。

    参考文献:

    [1]任璐.对安化黑茶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商论,2016(19).

    [2]杨彦芳.壮大茶业产业助推精准扶贫[J].新湘評论,2015(13).

    [3]李柏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精准扶贫[N].梧州日报,2016-04-24.

    *基金项目:2016年度梧州党校系统调研课题(编号2016WZDXKT06)。

    (作者单位:中共苍梧县委党校)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

  • 广西13岁男孩杀死三姐弟

    7月18日下午,广西省岑溪市诚谏镇石桥村村民黄健从地里回到家,发现4岁、8岁的两个女儿和7岁的儿子都不见了踪影。经过两天寻找,三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