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唐庆玉
自小学数学改用北师版的教科书以来,教师普遍反映数学较以往难教,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普遍在下降。数学成绩不好,数学难学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计算不过关。从数学试卷的卷面分值来看,计算题的分数至少有20分,最后的综合测试更高达40分。由此可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计算的准确率和速率,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有部分学生因为计算烦琐,花费时间长而放弃;有部分学生认为计算题比分析、解决问题容易得多,结果在计算时粗心大意,错漏百出。计算能力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十分重要,客观实际要求计算必须准确,如果将错误的数据用于实际中,轻则损失钱财,重则伤害人命。而且计算能力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所必需的一项基本技能,计算能力的好坏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鉴于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小抓起,这样小学阶段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准确与否是一个不能轻视的问题,若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学好数学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可受益无穷。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为学生的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对计算的欲望,使他们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动手。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只有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张扬个性,释放出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活泼的课堂气氛犹如一把无形钥匙助学生开启智慧之门,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因此,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活泼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个个活力十足。计算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它复杂、烦琐而又要极具耐心,如果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教师只是一味地练习、讲解,小学生是难于接受的。这就需要教师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例如,在教小数除法复习课时,为了把沉闷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我上课时先说让学生玩游戏,学生听说有游戏玩立马来了精神,接着我介绍游戏规则:老师先讲练习,讲完后每两列为一个小组,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每个组派一代表上台板演,对的加十分,错的倒扣十分,如果有同学能找出错的原因该组加十分,若能上台做小老师的该组加二十分,总分最高的那组将会得到一个小礼物。这个游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我讲解计算题的时候学生专心听讲,做练习时学生的兴趣不减,计算起来特别认真,整节课学习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收获良多。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增强,计算准确率也不断提升。
二、打好口算基础,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也叫心算,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用任何计算工具的计算方法。它能培养学生快速的计算,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口算熟练后有助于笔算,且便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为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组合的数字,如:和是整十、整百的(3和7,32与68等),积是整百、整千的(20乘5等于100,250乘4等于1000等);常用的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如二分之一等于0.5,八分之一等于0.125,四分之三等于0.75等。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2.课间一分钟。每天上课之前,我让数学科代表出5~8道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口算练习本进行演练,长此以往,持之以恒,效果甚佳。
3.形式多样化。例如:视算练习、听算练习、抢答口算、“开火车练习”、分组练习等,形式多样,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三、重视估算和验算,保证计算的准确率
北师大版教科书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但是很多教师不重视,在教学时一带而过,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尽管在生活中复杂的计算可以借助计算器完成,但计算器并不是万能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到市场买菜时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计算器,在算自己买菜的价钱时都是用估算的。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时难免出错,有时由于操作失误会使计算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通过估算对计算结果是否合理作出判断,并能给予合理的解释。由此可见,估算在我们的日常和工作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在估算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此外,还要教会学生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如:1002÷25时,我首先让学生进行判断商是几位数,把1002看作1000来除以25,商大约是40。经过估算,学生很容易给商定位,很快可以算出准确的商。保证计算正确除了估算更重要的是验算。验算是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中的一个教学内容,验算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好估算和验算的方法,让学生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待,要让学生学会用验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四、培养学生计算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仔细观察学生的作业,你会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看错或抄错题;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四则运算顺序错;数学书写马虎;做完题不检查等。这些大都是由于粗心造成的,想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必须先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那如何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呢?
首先,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小学生又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做好学生的榜样。
其次,要教会学生总结归纳计算方法。例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要先看有没有简便算法,如果有简便的要用简便算法,如果没有就要先弄清运算顺序,计算时一步、一步地对照,算完了再检验一遍,看顺序有没有颠倒,计算有没有错误。最后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错题本,把做错的计算题归纳总结在错题本上,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要求学生把错题进行归类,找出错误的原因,有目的地进行对比、举一反三。学生在作业与练习中产生的错误,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通性。所以在平时批改作业时,我常把学生的错题记录下来,通过整理从中选出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探讨。师生在合作探究中,能准确找出错因,能有效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而对于那些形近容易混淆的题目,则可组织学生进行对比练习,使他们突破思维定式,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五、从细节入手,让计算渗透于每节课堂,让学生熟能生巧
北师大版的数学教科书每节内容都分得很散,特别是计算这方面的内容。小学生的记忆具有遗忘性,计算课又枯燥无味,如果把大量的计算题放在一起会让学生觉得乏味甚至厌烦,但计算能力又是学生必备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每节数学课的前五分钟我都会安排数学课代表自己出三道计算题(计算题的形式多样)做完后由小组长批改,全对的学生全班表扬,错的学生自己改正。这样做一来可以分散计算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可以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贯彻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注意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做好以上五点,相信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有质的提高。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