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的双辽模式
张慧
摘 要:主要阐述了双辽市未来六年在打造绿色生态农业方面的想法和理念,着重强化杜绝秸秆焚烧工作,以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为支撑点,防止土壤风蚀,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扬尘,增加土壤肥力,并把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双辽模式进行坚持不懈地推广。
关键词: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抗旱;免耕播种;双辽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10.083
1 指导思想
以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节本增效为目标,着力解决双辽市土壤耕层质量逐年下降问题。
2 双辽市保护性耕作目前发展状况
双辽市自2010年开始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全市实施面积已达到130万亩,占全市玉米播种面积的90%以上,每年约50万t的玉米秸秆被还田到耕地土壤中,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难题,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大大提高,土壤结构极大改善,土壤风蚀得到有效控制,大面积盐碱化低产田得到改良,粮食产量持续增加,节本增效效果越来越明显。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创造了双辽保护性耕作模式,即秸秆全覆盖原垄播种模式,得到各级领导、专家,尤其是广大农民的高度认可,对于双辽市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无论是农民认可度、推广面积、应用效果以及免耕播种机保有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达到首屈一指的水平,形成了保护性耕作全国看吉林,吉林看四平,四平看雙辽的局面,可以说双辽已经成为全国保护性耕作推广实施的中心。
3 未来六年双辽市保护性耕作发展目标
3.1 实施面积
实施面积由现在的130万亩提高到全部玉米播种面积约150万亩,并向大豆高粱水稻等作物延伸,基本实现宜实施地块全覆盖,秸秆还田量由现在的每年50万t增加到70万t。
3.2 土壤养分
播种季节土壤水分同比增加30%,土壤有机质含量20 cm深度范围内增加10%以上,土壤生物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每平方米蚯蚓量达到20条以上,土壤酸碱度更趋合理,土壤氮磷钾微量元素稳固平衡提高,50%以上低产田转化为中产田,70%以上中产田转化为高产田。
3.3 经济效益
(1)省种。据测算:免耕播种的地块,每公顷使用玉米种子20 kg左右,比传统耕作方式省种15 kg以上,每公斤种子按20元计算,每公顷节省种子费用300元。
(2)节水。在一般干旱情况下,免耕播种可以代替坐水种,从而实现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平均每年节省费用400元,节水50 t以上;干旱情况下减少灌水两次,节省费用1500元。
(3)省肥。一是提高化肥利用率10%,每公顷节省化肥支出300元;二是秸秆还田三年后,每年相当于每公顷施30 kg氮、10 kg磷、100 kg钾,每年可少施化肥15%以上,减少支出300元,累计600元。
(4)节省工时、减少机具磨损、降低燃油消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每个种植周期减少机械进地8次,分别为搂地两次集中清理秸秆焚烧、机械灭茬、破茬、掏墒、镇压、中耕两次等作业。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每公顷平均降低综合生产成本2200元左右,具体是:传统的耕作方式每公顷清理秸秆需200元、耕整地起垄需500元、节省工时10个,节省费用1500元。
(5)增效。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土壤结构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平均增产幅度在10%~15%,每公顷增产粮食1000 kg左右,农民增收2000元以上。
综上所述,实施保护性耕作在正常年景下合计每公顷节约成本3000元左右,在干旱年景下合计每公顷节约成本5000元左右;每公顷增产增收2000元左右。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每公顷每年节本增效累计可达5000~7000元。
4 其他效益分析
4.1 生态效益
杜绝秸秆焚烧现象,每年节省燃油1万t以上,节省化肥2万t,省水3000万t。
4.2 社会效益
巩固双辽市作为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推广实施的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心地位,还要将双辽市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的科学研究中心,全国各级领导、群众参观学习首选之地。着力建设具有代表性的科研基地,不断完善保护性耕作双辽市技术模式,利用双辽市土壤类型多,南北降雨不均,研究出适合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降雨量地域的双辽市保护性耕作模式,并推广到全国各地,为全国的保护性耕作发展普及作出双辽贡献。
5 保障措施
(1)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农业耕作制度的变革;是一项包括农业、机械工程等诸多学科内容的技术体系;是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某一项技术的缺少或不到位,都会影响整个技术体系建立和运行。所以农机和农业部门要密切配合,抽调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好的技术服务,解决农民生产中技术难题。
(2)领导重视,政策支持,坚决打击秸秆焚烧违法行为,不鼓励除作为饲料的秸秆离田作业。组织明确保障,各负其责。
(3)技术保障方面,做好培训工作,做好宣传工作,建立六个不少于20 hm2的保护性耕作科研基地,其中盐碱土壤两个,沙陀土壤两个,河套黑土两个。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办法,广泛同大学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联系,通过联合、咨询、学习、指导、聘请等方式让大批的研究保护性耕作的专家学者集中到双辽,深入到我们的科研基地进行科学研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研究解决保护性耕作条件下,防治病虫草害突出问题,尽可能进行大规模统防统治,减少使用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经费保障方面,因为建立科研基地必须有强有力的财政经费支持,资金方面必须得到保证。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