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二课堂”制度的高校阅读推广创新
叶勤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师生获取阅读资源的主要途径,除了是文献资源保障中心,还是肩负着教育和传播社会文化重任的重要机构,是公认的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应当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全校学生,通过相关实践活动,实现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目前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接,开展阅读推广各项活动。图书馆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围绕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设开展教育教学,以讲座、培训、报告、主题实践等为主要内容,获得了良好效果。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推进阅读推广活动仍有改进创新的地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第二课堂 成绩单制度
中图分类号:G252.1;G258.6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阅读推广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书籍保存和借还的地方,还是整个学校的文献信息集散,是公认的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肩负着教育和社会文化传播重任的重要机构。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肩负起阅读推广工作在高校的开展。
据统计,从2006年以来,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最多的是数据库讲座。开展活动数排在第二的主要为图书推荐、优秀读者评选和主题征文比赛,其比例约为50%,其他类型的活动,如摄影大赛、真人图书馆、设计大赛、信息检索大赛等活动的比例均低于50%。[1]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形式上主要是数据库培训讲座,活动占比62%。数据库培训讲座的主要形式是把数据库资源直接挂在网站上,推荐用户使用,或者是通过一个小时讲座、预约讲座的形式进行推广。图书馆开展“新生培训”“毕业培训”“世界读书日”“读书月”等主题活动,占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的比例只有8%左右。[2]
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缺乏活动项目的调查、策划与管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之前,并没有针对大学生的阅读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只是按照领导指示或者往年惯例来进行推广。据调查结果显示,无一所高校图书馆有完整的活动策划。
第二,阅读推广活动没有连续性开展的保障。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明显只是短期的活动,一般每年在较为固定的时间内,开展一期阅读推广活动,一般都是以往“读书月”或者“读书日”活动的改头换面。持续性的、品牌性的活动非常少,更没有事先成立专门负责阅读推广的专家委员会或者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来指导阅读推广活动。
第三,阅读推广活动项目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高校图书馆主要通过读书节、有奖知识竞赛、诗歌朗诵、讲座论坛、图书漂流、征文比赛、图书推荐等方式进行阅读推广。[3]每年活动的项目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照搬以往世界读书日或者图书馆日的活动,或者照搬其他学校的已有活动,不考虑所在学校的特色,更没有考虑高校图书馆服务科研、教学和学习的职责,缺少建立自己的品牌的项目。
第四,自身定位不明确,活动的功利性较强。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图书阅读推广活动,是在“世界读书日”以及公立图书馆的带动下开展的,自身在整个阅读推广中的定位不明确。高校图书馆目前所开展的活动几乎都是人文方面的,很少有以学科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4]另外,无论是馆员还是读者都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忽略了参与活动对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等。
第五,活动重过程不重评估,缺乏绩效评估机制。阅读推广活动后没有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来评估活动开展的绩效如何,大学生对活动的意见也得不到反馈,不利于进一步完善阅读推广活动。[5]
总之,活动效果不佳、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针对性不强,内容、形式不够新颖。[6]如何更有效果的推进阅读推广,如何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活动,是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基于“第二课堂”制度开展阅读推广的创新
2.1 “第二课堂”制度建设
安徽工业大学积极响应团中央政策,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整体安排,逐步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2016年9月,入选由团中央组织的全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首批单位。2016年10至11月份,校团委根据实际情况和原有基础,成立专门工作组,指定负责老师,梳理全校“第二课堂”内容,征询相關部门、师生的意见建议,统筹其它部门“第二课堂”内容,确定校、院、班活动级别,并初步起草了符合学校实际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校团委成立专门工作组,召开全校分团委书记会议,成立校、院、班三级工作人员队伍,招募了“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学生管理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活动测试10余次,组成校、院、班“到梦空间”平台管理队伍。2017年1月5日校长办公会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办法(试行)方案,决定方案从2016级全面实施。
从2017年2月份,所有“第二课堂成绩单”活动均上线“到梦空间”系统,活动开展和系统使用情况良好,在同学中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系统“到梦空间”平台显示,截至2017年6月24日,系统APP激活7978人,实现了2016级本科学生全覆盖,90%学生干部的广覆盖,90%以上注册学生活跃在各项第二课堂活动中,全校成功发布2075项活动,活动参与191475人次,活动浏览1252683人次,活跃度长期处于平台中全国本科高校第一位,很好地融入了学校人才培养格局,更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7]。
“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内容,根据学校构建素质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精神,主要涵盖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担当、实践实习能 力、创新创业能力、菁英成长履历、文体素质拓展、技能培训认证。思想政治素养模块719项活动,社会责任担当模块310项活动,文体素质拓展模块332项活动,创新创业模块115项活动 都是学生更多愿意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特别的思想政治素养模块、社会责任担当模块更多的活动来自班级自发组织,很好的实现了班级团支部的活力提升和基层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服务与凝聚。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一步深化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学籍管理模块。从 2016 级学生开始,本科生必须修满《办法》规定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成绩单一并装入毕业学生档案。[8]
2.2图书馆阅读推广对接“第二课堂”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公认的第二课堂,除了是全校师生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还是肩负着教育和社會文化传播重任的重要机构。高校图书馆应当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全校学生,通过相关实践活动,实现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目前学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与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接,开展阅读推广各项活动。图书馆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围绕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设开展教育教学,以讲座、培训、报告、主题实践等为主要内容。除了图书馆设置归口管理和指导外,还设立“第二课堂”勤工助学管理岗,由专人负责联系、协调、管理、指导,分配具体工作任务。图书馆第二课堂阅读推广活动总流程,如图1。
2.3 基于“第二课堂”建设阅读推广成效2.3.1逐步推进开展各项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已经通过第二课堂平台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数据库培训;光影阅读活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振华讲坛”讲座。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与第二课堂制度平台深度融合,也获得了超出预期的良好效果。
目前通过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结合取得的成效,主要有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突破图书馆自身单一的平台,为服务拓展了吸引用户参与的途径;增设图书馆的各种培训讲座,丰富了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在课堂之外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机会;学校“第二课堂”制度刚刚建立正在试行,图书馆参与第二课堂运行一年,得了良好效应。今后经过长期的运行,积累了平台使用数据后,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相关活动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将对阅读推广活动和高校第二课堂制度建设提供相关研究数据,为高校阅读推广可持续发展、第二课堂制度建设和更好的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实践经验。
2.3.2阅读推广活动前后对比
通过与校“第二课堂”平台对接展开阅读推广活动,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可以总结出活动前后的鲜明对比,见表1。
3 存在问题与改进创新的着眼点
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应对照我国高校阅读推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注意总结经验及研究存在问题。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推进阅读推广活动,仍有可进一步改进创新的地方。
3.1 加强阅读推广活动的调研与评价工作
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之前,应当广泛开展针对大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的调查研究。改变只是照搬往年惯例、照搬公共图书馆或照搬其他高校馆的活动来进行推广,真正深入本校的专业与师生中,从他们的特点与需求出发,策划具有本校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
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应当对每次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记录下来形成正式的评估报告,为阅读推广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推动阅读推广活动不断完善和提高。[9] 但目前活动的目的,只关注于推广“阅读”行为上,没有深层次的围绕阅读推广的全过程行为。全过程应当包括:需求调研,形成有权威的阅读推荐,阅读之后的产出,活动后的评价及总结。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中设有专门的网络系统“到梦空间”平台和软件。通过平台开展的活动,可以积累下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应当注重平台数据的收集、保存与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提供数据依据。
3.2 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制度建设
学校成立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主任,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发展规划处、教务处、体育部、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及各学院负责人为委员,负责“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方案的制订,统筹教育教学资源、部门协同,监督“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裁决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结果的申诉。目前,图书馆在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设上,没有参与到政策制定的决策层中,这与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定位是不相称的。高校图书馆应当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建设中去,真正摆正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功能,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参与到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中寻求理论和制度支撑。
3.3 依托丰富资源,扩展特色活动
目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性研究已经呈现出多视角、多思路共存的现状,并未形成主流、统一的理论共识,很少有学者深入探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和价值这类根本性的基础学理问题。[10]高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应当注意与自身使命与职能相结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和实践技能。另外,可以增加一些竞赛类能增加学生参与度的活动,改变目前仅有讲座、观影、读书分享等陈旧模式活动。还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比如加拿大学者Juris Dilevko调研显示,鼓励图书馆馆员进行宽范围、深层次的不同学科领域的阅读,是有效提升咨询服务效率、推广阅读的方法。以一定的成绩单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模式,例如韩国江原大学的毕业资格认证制度,毕业资格认证分为读书、计算机和外语三个类别,学生通过至少两种类别才予以毕业。其中就有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阅读素养,校图书馆联合学校其他部门,推出的读书毕业认证资格,有相应的管理条例和运营规章作为保障。国内学者马兰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性导读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学科性导读的设立原则和实施方法。
3.4 扩展网络管理平台与评价体系
阅读推广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平台,刺激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档次与影响力。但是,由于第二课堂每次活动可认定学分的人数受平台限制,通过活动前签到和活动结束时二维码签到双签到模式认证学分,限制了参与活动的人数与规模。阅读推广活动中超出人数限制的项目,可能面临没有办法通过第二课堂平台进行开展。每次图书馆优秀的高质量的阅读推广活动,又会面临很多同学报名,最终会碰到学生抱怨没有被录取不能参加,或者是参加了也没法认证学分的问题。如何在“第二课堂”平台下开展阅读推广中的竞赛、设计评比等长时间、无固定地点的活动,如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如何为参与的同学认证学分,是制度建设和活动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解决的问题。
3.5 结成联盟是开展阅读推广的新途径
不仅可以与公共图书馆建立图书馆区域联盟[11],还可以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成立联盟委员会、合作开展活动及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开展推广活动。目前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处于试点建设阶段,今后将推广到更多的高校中。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应积极谋划在与其他高校或其他单位结成联盟情况下,如何将“第二课堂”与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整合。
参考文献:
[1] 耿晓宁,王洪波. 高校图书馆閱读推广活动现状与对策[J]. 图书馆学刊,2015,37(1):78- 83.
[2] 徐琪,陆和建.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调查研究[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 36(2):97- 101.
[3] 孙源.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图书情报导刊,2016, 1(7):95- 97.
[4] 崔东明.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误区[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3(17):97- 98.
[5] 吕咏梅. 利益共享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瓶颈及反思[J]. 科技资讯,2017, 15(36):252- 254.
[6] 关绍伟. 基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阅读推广改进策略[J]. 图书馆学刊,2016,38(12):82- 84.
[7] 《光明日报》光明网. 安徽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青春成才梦 [EB/ OL]. http://news.gmw.cn/2018- 01/16/ content_27357617.htm ,2018- 6- 19.
[8] 安徽工业大学办公室. 关于印发《安徽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Z].安徽马鞍山:安徽工业大学,2017.
[9] 司新霞.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问题[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1(2):58- 60.
[10] 丁璇,孔超. 近五年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进展与分析[J]. 图书馆学刊,2017, 39(8):99- 105.
[11] 程桂练.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述评[J].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6,30(1):9- 12.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师生获取阅读资源的主要途径,除了是文献资源保障中心,还是肩负着教育和传播社会文化重任的重要机构,是公认的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应当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全校学生,通过相关实践活动,实现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目前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接,开展阅读推广各项活动。图书馆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围绕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设开展教育教学,以讲座、培训、报告、主题实践等为主要内容,获得了良好效果。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推进阅读推广活动仍有改进创新的地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第二课堂 成绩单制度
中图分类号:G252.1;G258.6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阅读推广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书籍保存和借还的地方,还是整个学校的文献信息集散,是公认的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肩负着教育和社会文化传播重任的重要机构。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肩负起阅读推广工作在高校的开展。
据统计,从2006年以来,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最多的是数据库讲座。开展活动数排在第二的主要为图书推荐、优秀读者评选和主题征文比赛,其比例约为50%,其他类型的活动,如摄影大赛、真人图书馆、设计大赛、信息检索大赛等活动的比例均低于50%。[1]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形式上主要是数据库培训讲座,活动占比62%。数据库培训讲座的主要形式是把数据库资源直接挂在网站上,推荐用户使用,或者是通过一个小时讲座、预约讲座的形式进行推广。图书馆开展“新生培训”“毕业培训”“世界读书日”“读书月”等主题活动,占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的比例只有8%左右。[2]
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缺乏活动项目的调查、策划与管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之前,并没有针对大学生的阅读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只是按照领导指示或者往年惯例来进行推广。据调查结果显示,无一所高校图书馆有完整的活动策划。
第二,阅读推广活动没有连续性开展的保障。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明显只是短期的活动,一般每年在较为固定的时间内,开展一期阅读推广活动,一般都是以往“读书月”或者“读书日”活动的改头换面。持续性的、品牌性的活动非常少,更没有事先成立专门负责阅读推广的专家委员会或者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来指导阅读推广活动。
第三,阅读推广活动项目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高校图书馆主要通过读书节、有奖知识竞赛、诗歌朗诵、讲座论坛、图书漂流、征文比赛、图书推荐等方式进行阅读推广。[3]每年活动的项目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照搬以往世界读书日或者图书馆日的活动,或者照搬其他学校的已有活动,不考虑所在学校的特色,更没有考虑高校图书馆服务科研、教学和学习的职责,缺少建立自己的品牌的项目。
第四,自身定位不明确,活动的功利性较强。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图书阅读推广活动,是在“世界读书日”以及公立图书馆的带动下开展的,自身在整个阅读推广中的定位不明确。高校图书馆目前所开展的活动几乎都是人文方面的,很少有以学科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4]另外,无论是馆员还是读者都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忽略了参与活动对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等。
第五,活动重过程不重评估,缺乏绩效评估机制。阅读推广活动后没有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来评估活动开展的绩效如何,大学生对活动的意见也得不到反馈,不利于进一步完善阅读推广活动。[5]
总之,活动效果不佳、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针对性不强,内容、形式不够新颖。[6]如何更有效果的推进阅读推广,如何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活动,是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基于“第二课堂”制度开展阅读推广的创新
2.1 “第二课堂”制度建设
安徽工业大学积极响应团中央政策,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整体安排,逐步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2016年9月,入选由团中央组织的全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首批单位。2016年10至11月份,校团委根据实际情况和原有基础,成立专门工作组,指定负责老师,梳理全校“第二课堂”内容,征询相關部门、师生的意见建议,统筹其它部门“第二课堂”内容,确定校、院、班活动级别,并初步起草了符合学校实际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校团委成立专门工作组,召开全校分团委书记会议,成立校、院、班三级工作人员队伍,招募了“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学生管理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活动测试10余次,组成校、院、班“到梦空间”平台管理队伍。2017年1月5日校长办公会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办法(试行)方案,决定方案从2016级全面实施。
从2017年2月份,所有“第二课堂成绩单”活动均上线“到梦空间”系统,活动开展和系统使用情况良好,在同学中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系统“到梦空间”平台显示,截至2017年6月24日,系统APP激活7978人,实现了2016级本科学生全覆盖,90%学生干部的广覆盖,90%以上注册学生活跃在各项第二课堂活动中,全校成功发布2075项活动,活动参与191475人次,活动浏览1252683人次,活跃度长期处于平台中全国本科高校第一位,很好地融入了学校人才培养格局,更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7]。
“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内容,根据学校构建素质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精神,主要涵盖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担当、实践实习能 力、创新创业能力、菁英成长履历、文体素质拓展、技能培训认证。思想政治素养模块719项活动,社会责任担当模块310项活动,文体素质拓展模块332项活动,创新创业模块115项活动 都是学生更多愿意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特别的思想政治素养模块、社会责任担当模块更多的活动来自班级自发组织,很好的实现了班级团支部的活力提升和基层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服务与凝聚。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一步深化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学籍管理模块。从 2016 级学生开始,本科生必须修满《办法》规定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成绩单一并装入毕业学生档案。[8]
2.2图书馆阅读推广对接“第二课堂”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公认的第二课堂,除了是全校师生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还是肩负着教育和社會文化传播重任的重要机构。高校图书馆应当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全校学生,通过相关实践活动,实现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目前学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与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接,开展阅读推广各项活动。图书馆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围绕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设开展教育教学,以讲座、培训、报告、主题实践等为主要内容。除了图书馆设置归口管理和指导外,还设立“第二课堂”勤工助学管理岗,由专人负责联系、协调、管理、指导,分配具体工作任务。图书馆第二课堂阅读推广活动总流程,如图1。
2.3 基于“第二课堂”建设阅读推广成效2.3.1逐步推进开展各项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已经通过第二课堂平台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数据库培训;光影阅读活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振华讲坛”讲座。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与第二课堂制度平台深度融合,也获得了超出预期的良好效果。
目前通过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结合取得的成效,主要有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突破图书馆自身单一的平台,为服务拓展了吸引用户参与的途径;增设图书馆的各种培训讲座,丰富了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在课堂之外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机会;学校“第二课堂”制度刚刚建立正在试行,图书馆参与第二课堂运行一年,得了良好效应。今后经过长期的运行,积累了平台使用数据后,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相关活动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将对阅读推广活动和高校第二课堂制度建设提供相关研究数据,为高校阅读推广可持续发展、第二课堂制度建设和更好的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实践经验。

2.3.2阅读推广活动前后对比
通过与校“第二课堂”平台对接展开阅读推广活动,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可以总结出活动前后的鲜明对比,见表1。
3 存在问题与改进创新的着眼点
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应对照我国高校阅读推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注意总结经验及研究存在问题。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推进阅读推广活动,仍有可进一步改进创新的地方。
3.1 加强阅读推广活动的调研与评价工作
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之前,应当广泛开展针对大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的调查研究。改变只是照搬往年惯例、照搬公共图书馆或照搬其他高校馆的活动来进行推广,真正深入本校的专业与师生中,从他们的特点与需求出发,策划具有本校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
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应当对每次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记录下来形成正式的评估报告,为阅读推广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推动阅读推广活动不断完善和提高。[9] 但目前活动的目的,只关注于推广“阅读”行为上,没有深层次的围绕阅读推广的全过程行为。全过程应当包括:需求调研,形成有权威的阅读推荐,阅读之后的产出,活动后的评价及总结。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中设有专门的网络系统“到梦空间”平台和软件。通过平台开展的活动,可以积累下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应当注重平台数据的收集、保存与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提供数据依据。
3.2 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制度建设
学校成立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主任,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发展规划处、教务处、体育部、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及各学院负责人为委员,负责“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方案的制订,统筹教育教学资源、部门协同,监督“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裁决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结果的申诉。目前,图书馆在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设上,没有参与到政策制定的决策层中,这与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定位是不相称的。高校图书馆应当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建设中去,真正摆正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功能,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参与到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中寻求理论和制度支撑。
3.3 依托丰富资源,扩展特色活动
目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性研究已经呈现出多视角、多思路共存的现状,并未形成主流、统一的理论共识,很少有学者深入探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和价值这类根本性的基础学理问题。[10]高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应当注意与自身使命与职能相结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和实践技能。另外,可以增加一些竞赛类能增加学生参与度的活动,改变目前仅有讲座、观影、读书分享等陈旧模式活动。还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比如加拿大学者Juris Dilevko调研显示,鼓励图书馆馆员进行宽范围、深层次的不同学科领域的阅读,是有效提升咨询服务效率、推广阅读的方法。以一定的成绩单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模式,例如韩国江原大学的毕业资格认证制度,毕业资格认证分为读书、计算机和外语三个类别,学生通过至少两种类别才予以毕业。其中就有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阅读素养,校图书馆联合学校其他部门,推出的读书毕业认证资格,有相应的管理条例和运营规章作为保障。国内学者马兰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性导读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学科性导读的设立原则和实施方法。
3.4 扩展网络管理平台与评价体系
阅读推广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平台,刺激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档次与影响力。但是,由于第二课堂每次活动可认定学分的人数受平台限制,通过活动前签到和活动结束时二维码签到双签到模式认证学分,限制了参与活动的人数与规模。阅读推广活动中超出人数限制的项目,可能面临没有办法通过第二课堂平台进行开展。每次图书馆优秀的高质量的阅读推广活动,又会面临很多同学报名,最终会碰到学生抱怨没有被录取不能参加,或者是参加了也没法认证学分的问题。如何在“第二课堂”平台下开展阅读推广中的竞赛、设计评比等长时间、无固定地点的活动,如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如何为参与的同学认证学分,是制度建设和活动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解决的问题。
3.5 结成联盟是开展阅读推广的新途径

不仅可以与公共图书馆建立图书馆区域联盟[11],还可以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成立联盟委员会、合作开展活动及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开展推广活动。目前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处于试点建设阶段,今后将推广到更多的高校中。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应积极谋划在与其他高校或其他单位结成联盟情况下,如何将“第二课堂”与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整合。
参考文献:
[1] 耿晓宁,王洪波. 高校图书馆閱读推广活动现状与对策[J]. 图书馆学刊,2015,37(1):78- 83.
[2] 徐琪,陆和建.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调查研究[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 36(2):97- 101.
[3] 孙源.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图书情报导刊,2016, 1(7):95- 97.
[4] 崔东明.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误区[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3(17):97- 98.
[5] 吕咏梅. 利益共享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瓶颈及反思[J]. 科技资讯,2017, 15(36):252- 254.
[6] 关绍伟. 基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阅读推广改进策略[J]. 图书馆学刊,2016,38(12):82- 84.
[7] 《光明日报》光明网. 安徽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青春成才梦 [EB/ OL]. http://news.gmw.cn/2018- 01/16/ content_27357617.htm ,2018- 6- 19.
[8] 安徽工业大学办公室. 关于印发《安徽工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Z].安徽马鞍山:安徽工业大学,2017.
[9] 司新霞.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问题[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1(2):58- 60.
[10] 丁璇,孔超. 近五年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进展与分析[J]. 图书馆学刊,2017, 39(8):99- 105.
[11] 程桂练.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述评[J].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6,30(1):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