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思考和探析
董星宇
摘?要:通过阐述安徽省稻田养鱼的发展过程,分析现阶段稻渔综合种养的基本情况、产业现状和特点,对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
安徽省地处我国东部,长江、淮河自西向东横贯于境,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部分。东西宽约450 km,南北长约570 km,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 ℃之间。全省土地面积13.94万km2,占全国的1.45%。其中,耕地面积433万 hm2,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安徽既是农业大省,也是淡水渔业大省。水域面积105万 hm2,境内的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2018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487 169 hm2,水产品总产量2 249 625 t,渔业经济总产值854.6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6 919.73元。其中,稻田养殖面积150 636 hm2,养殖产量218 811 t,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9.7%[1],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安徽省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的朝阳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农业精准扶贫和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1?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
1.1?稻田養鱼的发展阶段
安徽省稻田养殖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一些地区发展较快,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到了九十年代初,由于稻田池塘化和非粮化的原因,曾一度下滑到谷底。1994年12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稻田养鱼,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意见》,安徽省稻田养殖又开始逐步恢复生产,省农业厅与省水产局把稻田养殖作为实施本省渔业致富工程的重要考评内容。通过政策扶持,自1995年起,安徽省稻田养殖基本上以每年新增10万亩(6 666 hm2)的速度发展,到1999年全省稻田养殖面积为4.3 万hm2,产量2.4万t,产值9.2亿元。
1.2?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
进入本世纪以来,为解决传统稻田养鱼品种单一、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在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取得了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形成一种新型的立体种养的生态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称之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该模式充分利用生物共生互利原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以渔促稻,稳粮增收。同时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减少30%,农药使用量减少40%以上,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稻单作田相比,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提质增效,粮渔共赢,农民增收。
2006年,安徽省实施“龙虾进稻田”的渔业三进工程,推动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形成以稻虾、稻蟹、稻鳖、稻鳅、稻鱼等多种技术模式共同发展的生产态势。2006—2016年十年之间,稻渔综合种养还处于少数县试点、少数农民参与的状态。到2016年,全省组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提出“亩产千斤粮,亩增千元钱”的生产目标,当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6万多hm2,生产优质稻谷30多万t,优质水产品10万t。2016—2018年在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的发展格局下,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呈现出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7年安徽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84 769 hm2[2],2018年为150 636 hm2(见表1、表2)[1]。
从表1看出,从2014年起,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虽然面积较2016年增幅较大,但单产水平下降,所以总产量提高不多;特别是2018年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涨幅明显,比2017年增加了77.7%,产量也明显增加,较2017年增加113.74%。
从表2看出,从2014年开始,安徽省的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在全国所占比例也是逐年上升,到2018年,养殖面积占到全国的7.43%,养殖产量占全国的9.38%。
2?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特点
2.1?稻渔综合种养呈规模化发展
目前,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覆盖了全省16个市,2017年面积5万亩(3 333 hm2)以上的市有9个,其中合肥市养殖规模最大,养殖面积18 033 hm2,产量3.55万t;滁州市位居第二,养殖面积16 420 hm2,产量3.62万t。万亩(667 hm2)以上的县有28个,其中10万亩(6 667 hm2)以上的县1个,5万~10万亩(3 333~6 667 hm2)的县5个[3]。2018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万亩(6 667 hm2)以上的市有六安、滁州、合肥、安庆、宣城,马鞍山6个市;5万亩(3 333 hm2)以上的县有霍邱、全椒、定远、长丰、宿松、颍上、宣州、郎溪、当涂、无为10个县,呈现了规模化的发展态势。
2.2?稻渔综合种养呈示范带动发展
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是通过建立示范点、示范区示范带动,辐射发展。2016年,全省建有万亩示范区8个,千亩示范片50个,百亩示范点600个。2017年,全省创建稻渔综合种养万亩示范片13个,千亩示范片122个,百亩示范点1 078处。2018年,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万亩示范区达到23个,千亩示范片198个。到目前为止,全省建有10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和22个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已形成沿江、沿淮、环巢湖区域为主的重点发展区域。
2.3?稻渔综合种养呈多样化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省已形成以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为主导,稻虾连作、稻虾共作、稻鳅共作、稻蟹共作、稻鳖共作、稻鱼共作等多种综合种养模式共同发展的局面,并形成了水稻栽培新技术、水产品养殖关键技术、种养茬口衔接技术、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水质调控技术、田间工程技术、捕捞技术、质量控制等9项关键配套技术,养殖的水产品也以克氏原螯虾、河蟹、中华鳖、泥鳅等特种水产经济品种为主。2017年全省评出全椒县“稻虾轮作”、庐江县“稻虾共作”、南陵县“稻鳖共作”、淮南市“稻鳅共生”等十佳创新盈利模式,南陵县将军湾“稻鳖共作”还获得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金奖。
2.4?稻渔综合种养呈产业化经营
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呈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已形成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新型农业产业,以稻渔为载体,带动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农业和外贸出口的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经营模式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为主,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大户+农戶的组织模式,建立了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劳务合作的入股合作方式,推动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2017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合作经济组织644个、家庭农场1 060个,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22个。2018年,合作经营组织1 678个,规模以上合作经营组织535个。如庐江县放马滩合作社带动周边32个家庭农场、100多个农户,经营面积达800 hm2[3]。
在加工方面,安徽省已有小龙虾加工企业33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有15家,较大的有安徽华祥食品有限公司、巢湖大鑫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团等,加工产品分为整肢虾、虾仁、虾尾三大系列,年加工总量约5万t[3]。
2.5?稻渔综合种养创建了优质品牌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创建了一批优质小龙虾品牌和稻米品牌。2017年,安徽省注册稻米商标62个、水产品商标60个,获得省、市著名商标6个。同年,安徽省稻渔企业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暨优质渔米评选活动,共有23家企业获得奖项。
2018年,全省已注册的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大米品牌97个、小龙虾品牌近30个,“合肥龙虾”“赤镇龙虾”“霍邱龙虾”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合肥龙虾节被农业农村部授予“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合肥市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龙虾之都”称号。
2.6?稻渔综合种养靠政策扶持
201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1号文件提出“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增效,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安徽省农委印发了《2017年稻渔综合种养工作要点》,并将稻虾综合种养纳入粮食、渔业绿色攻关模式等重点支持范围。2018年,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从2019年开始,全省每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0万亩以上、亩产粮食1000斤以上、亩综合产值10 000元以上(即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计划到2022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600万亩。
2019年,稻渔综合种养工作被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同时,省农业农村厅也制定了《2019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工作要点》,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粮食优质高效模式创建和农技推广项目中安排16个重点县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每个县安排专项资金340万元。同时为加快推进稻渔百千万工程,省农业农村厅分别从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安排745万元,从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安排255万元,共计1 000万元,用于创建规模500亩以上、良种繁育1000万尾,小龙虾亲本培育稻田100亩的育繁推一体化的小龙虾良种生产基地10个,以解决小龙虾苗种供应紧张、规格质量不统一的问题。
3?安徽省几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成效分析
3.1?稻虾连作
该模式是在6—8月份投放亲虾,选择颜色深红或黑红、有光泽、活力强、性腺发育好、肢体完整的种虾,规格在35 g以上,按雌雄比2∶1的比例投放亲虾300 kg/hm2,翌年3月初虾苗出现,3月上旬—6月中旬收获成虾。一般产稻谷7 500 kg/hm2、小龙虾1 500~2 250 kg/hm2,平均利润在37 500元/hm2。
3.2?稻虾共作
这种模式是在3月中下旬,投放虾苗,规格为160~200尾/kg,投放量375 kg/hm2。5月下旬,逐步降低虾塘水位,小龙虾会自行进入环沟内暂养。6月整田、插秧。也可在每年8—9月中稻收割前投放亲虾,翌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收获成虾,视情况补投放幼虾。种一季稻,收两季虾。稻虾共作模式一般产水稻7 500 kg/hm2、小龙虾2 250 kg/hm2,平均产值82 500元/hm2,平均利润45 000元/hm2。
3.3?稻鳅共作
6月初插秧,水稻品种选择秸杆坚硬,不易倒伏,分孽力强,抗病抗虫害的优质丰产品种。6月中旬在水稻返青后,放养泥鳅苗种,投放规格240尾/kg的鳅种375 kg/hm2,放养前用食盐水消毒。这种模式单产谷稻7 500 kg/hm2、泥鳅1 500 kg/hm2,平均利润在30 000元/hm2左右。
3.4?稻鳖共作
6月底,田间沟里投放优质幼鳖1 200~1 500只/hm2,规格在400~500 g/只。7—8月,投放当地青蛙150只/hm2除草、除虫。年底捕捞甲鱼。单产优质水稻7 500 kg/hm2、生态鳖750多kg/hm2,单位产值达15万余元/hm2,平均利润60 000~75 000元/hm2。
4?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存在的问题
4.1?产品价值提升不快
耕作在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第一线的农民,付出的劳动最多,但从利益分配的角度所获得的收益却最少,产出的优质稻米和水产品,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没有突显出绿色无污染、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存在着产品优质不优价问题。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品牌开发,产品价值没有显现出来。
4.2?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从事稻渔综合种养的农户,近一半没有加入专业生产合作社和养殖协会,特别是一些规模小的农户,养殖技术和水平落后,信息掌握不全,影响到生产和销售。对这些农户,要加强技术引导和产业联合,构建产学研推用的“水产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点+核心示范户+辐射户”的技术推广模式,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
4.3?科技支撑不强
对稻渔综合种养的基础研究还不够全面、完整,缺乏种植业和养殖业联动的技术队伍,要加强适应稻渔综合种养的水稻和水产品种的筛选,研制开发配套的农机和农艺技术,同时在虾苗供应、放苗季节、苗种运输、水质控制、饲料投喂、水草种植等方面要合理安排各个技术环节的衔接,加快新技术、新模式的提炼和普及推广以及适应不同地区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制定。
5?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方向
据统计资料,安徽省有稻田200多万hm2,有低湖田、冷浸田、冬闲田33万hm2,适宜进行稻渔综合种养,如何合理规划和引导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5.1?规范稻田工程,确保粮食生产主导地位
稻渔综合种养通过渔稻互促,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稻田综合效益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起到了稳粮、增收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安徽省稻田养殖出现发展减缓,以至倒退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出现稻田池塘化和非粮化的倾向,不符合国家稳粮保粮政策。因此現阶段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始终要把粮食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将稳粮和增粮作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划定稻渔综合种养的适宜区,优先开发低湖田、冷浸田、冬闲田,对稻田改造工程严格按照标准,不能破坏耕作层,开挖沟坑、鱼函面积低于稻田总面积的10%。确保水稻产量不低于7 500 kg/hm2,达到以渔促稻,稻渔双收、增产增收的效果。
5.2?建立技术模式标准体系,构建新型推广应用工作机制
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在全省发展迅速,但由于技术模式不配套、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大部分养殖户还是依靠摸索和自己的经验,缺少技术指导和适应当地的技术操作规范。因此规范生产标准,根据稻—虾、稻—蟹、稻—鳅、稻—鳖、稻—渔等不同模式,制定相应的种养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规范农药、化肥以及渔药和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壮大。
同时,推动科研院所、高校、推广体系、科技企业和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合作,组建跨学科的专家团队,加强种植业、水产业和物联网等相关行业的资源整合,通过对比筛选,推广应用一批适合稻渔综合种养的优质稳产、多抗广适水稻品种,并选育生长快、适宜稻田生长、抗病力强的水产养殖品种,研发稻渔综合种养关键技术,构建产、学、研、推、用五位一体的新型技术推广应用机制。
5.3?注重品牌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利用生态循环机理,减少了化肥和投入品的使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绿色无污染的稻米和水产品,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通过创建“虾米”“渔米”等公用品牌、区域品牌,使其价格比普通水稻提高3~5倍。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开展稻米和水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并通过稻米评比等方式,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稻渔知名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或加入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一批稻渔综合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多样的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方式,增强稻渔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5.4?加强产业融合,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要稳固发展,做强做大,必须重视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效链接,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链,形成“种、养、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重点是推动稻谷和水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加强冷链配送和物流体系建设,开发线上餐饮市场。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社会化服务的配套体系。
参考文献:
[1]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19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2]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1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3]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18年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收稿日期: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