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

    薛振宏 石敏 武艳丽 郭金龙 曹桂娟

    

    摘?要:分析国家关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方面的政策、河北省渔业资源概况和建立的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意义,以及保护区对渔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系统地提出了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河北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影响;建议

    建立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对重要水生生物的索饵育肥场、洄游通道、产卵场、越冬场等主要栖息场所及特有水域生态类型进行重点保护,是现阶段保护渔业资源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能有效保护水产种质资源,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国家关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區方面的政策

    国务院2006年颁布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发[2006]9号)第三部分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行动: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主要生长繁育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强化和规范保护区管理。建立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库,加强对水产遗传种质资源、特别是珍稀水产遗传种质资源的保护,强化相关技术研究,促进水产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综合性措施,改善渔场环境,对已遭破坏的重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品种的产卵场制定并实施重建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3号)第五条指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加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投入。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指出:加强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建设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河北省渔业资源概况

    河北省有大陆海岸线487 km和岛屿海岸线178 km,辖近海渔业水域6 455 km2;内陆有大小河流47条,湖淀60多处,水库1 200多座,其中大中型水库67座,宜于开展增殖放流的内陆水域达到200多万亩。沿海和内陆大型水域整体优于Ш类以上水质标准,境内自然生活着各种淡水鱼类104种;滩涂生物160多种;海洋游泳生物101种,其中鱼类占绝对优势,达86种;其它淡水经济生物30多种[1]。

    2018年全省渔业总产值264.6亿元[1],渔业总产量103.1万t,其中养殖总产量77.6万t(海水养殖49万t,淡水养殖28.6万t),养殖产量在总产量中占比75.3%。全省共有渔村乡37个,渔业村228个,渔业人口26.3万人、专业从业人员10.2万人(其中沿海渔业人口14.6万人、专业从业人员6.5万人),此外另有内陆水乡居民、库区移民兼以渔业为重要经济来源的30多万人。沿海拥有渔港31座;渔业机动船舶7 700多艘、49.3万kW;年捕捞水产品32万t,其中国内海洋捕捞21.2万t、淡水捕捞4.2万t、远洋捕捞6.6万t。现有水产苗种场396个,其中国家级原良种场4个,省级原良种场24个,形成了以国家和省级原良种场为龙头、市县场为骨干、渔区多种形式育苗场为基础的三级良种体系架构,水产育苗技术日趋成熟,年生产各种对虾苗414.5亿尾、海水鱼苗3 550万尾、淡水鱼苗43.8亿尾、贝类苗种77亿粒、海参苗10.4亿头、稚鳖779.7万只、河蟹育苗300 kg[2],丰富的水域环境和深厚的产业基础为增殖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河北省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概况

    2008年农业部开始组织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创建工作,河北省当年创建了阜平王快水库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农业部同年批准该保护区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到2019年底,河北省已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9个(见表1),其中内陆渔业资源保护区13个,总面积47 108 hm2,包括核心区面积14 644 hm2,实验区面积32 464 hm2;海洋类型资源保护区6个,总面积32 789 hm2,包括核心区面积11 236.3 hm2,实验区面积21 552.7 hm2。

    4?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对河北省渔业生态的影响

    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对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广大渔民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各保护区项目单位都成立专门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并在保护区四周设置界桩、界牌、观察哨、增殖点及必要的基础设施。

    4.1?资源保有量增加,周边水域水质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9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达到79 897 hm2,保护品种包括中华鳖、鲤鱼、黄鳝、黄颡鱼、乌鳢、鳜鱼、褐牙鲆、红鳍东方鲀、刺参、石鲽、栉江珧、魁蚶、细鳞鱼、红鳍原鲌、日本沼虾、秀丽白虾、三疣梭子蟹、假睛东方鲀、坝上高背鲫、中华绒螯蟹等二十多个河北省地方水生经济动物品种,初步摸清主要保护品种资源量及其繁殖栖息生态习性。

    4.2?资源修复加快,渔民增收经济效益明显

    有效促进了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海洋捕捞产量和内陆地区各大水库淡水鱼捕捞产量稳定在一定水平。使全社会关爱水生生物、关注渔业资源修复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对保障渔民稳定就业、消除渔区不安定因素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建设和谐渔区做出了积极贡献。以2019年中国对虾和鲢、鳙、草鱼为例:2019年共放流中国对虾30.87亿尾,投入资金1 439.4万元,预计放流后产量约为1 547 t,产值3.09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21.5(未扣除捕捞成本),按捕捞对虾平均体重40 g计算,对虾回补率为1.25%;各水库共放流鲢、鳙、草鱼710.5 t,投入517万元,预计放流后鲢、鳙、草鱼产量为8 537.3 t,产值6 026.5万元,投出产出比为1:11.6内部资料: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2019年河北省海洋渔业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报告,2019年河北省淡水重点水域增殖放流效果评估调查报告.。

    4.3?资源保护队伍建设得到增加,执法装备及执法能力明显增强

    各级渔政管理部门,不断强化禁渔期、禁渔区、伏季休渔、网具管理等资源保护措施,使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效果进一步提升。特别在沿海的84个专业渔村,由于对虾、梭子蟹等增殖品种的可捕资源量稳步上升,捕捞渔民收入持续增加,渔区呈现一片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景象。

    4.4?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

    开展淡水渔业增殖放流可以直接补充水生生物种群数量,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抑制蓝藻等灾害爆发,破除了“养鱼污染水体”的认识误区,重树了“净水兴渔”的新理念,开辟了淡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综合发展、有效保护之路。淡水增殖放流:以氮、磷输出和藻类消耗为例:通过放流鲢、鳙,可以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有效抑制水体富营养化,鲢、鳙含氮、磷量按其身体中每100 g氮、磷含量计算,鲢含氮2.85 g、磷0.19 g;鳙含氮2.45 g、磷0.18 g。由2019年鲢、鳙放流产量可推算鲢、鳙通过滤食浮游生物从水体直接吸收转化氮、磷分别达到221.1 t和15.1 t。海洋渔业增殖放流:通过对中国对虾跟踪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8月河北省海域中国对虾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均大于100,优势类型为重要种。通过对放流牙鲆社会生产结果调查表明:2019年2龄以上成年牙鲆比例逐年增加,而且经常捕获规格在3.5 kg以上的大规格牙鲆,为近年来所不曾出现的现象,说明牙鲆年龄组成比例趋于合理,放流海域牙鲆种群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5?河北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河北省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9个,种质资源调查、种质资源库建设及资源保护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水产种质资源现状调查和界碑标志等基础性工作刚刚展开,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物种保护力度存在分配不当和管理缺失[3]。现有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和面积明显偏少,保护的品种只有20多个,覆盖范围较少,一些重点保护物种尚未覆盖,一些经济类型的鱼类、冷水鱼类和河北省特有的鱼种并没有被纳入到保护区范围内,保护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国家、省、市等各级各部门设立的自然保护区、海洋公园、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边界不清、权责不明、重叠设置、多头管理、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整合、梳理。

    由于科研人员不足,工作、管理经费的缺乏,保护区开展科研、监测工作有限,多停留在看护阶段,无法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更多的工作。保护区项目单位几乎都没有专项资源保护工作经费,管理工作开展困难,造成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保护品种和资源增殖效果不太明显。

    保护区没有专有的执法队伍和执法装备,现有的执法船艇等设备也多存在性能落后,设备老化,不能满足执法管理需求,使保护区的作用减弱,保护功效大打折扣。

    6?河北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意见和建议

    渔业资源养护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鉴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洄游性和在水中的隐蔽性,科学养护、合理捕捞的难度更大,必须以进行长期性、连续性的资源调查为基础,进一步对资源蕴藏量、可捕量、种群变化及其与饵料生物关系做长期监测和研究,为今后合理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提供足够的科学依据。具体意见和建议如下:

    6.1?加强经费投入力度

    建议由国家出台政策,将保护区工作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实行多元化投资,解决保护区建立和管理所需的资金缺口,积极向农业农村部渔业局和各级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力争国家投入和省级预算资金进一步增加,保障保护区的日常工作的开展。

    6.2?加大保护区内的执法力度和执法队伍的建设

    加强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工作,实时对执法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工作能力,保障执法设备建造及更新;针对保护区渔业资源的现状,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保护区内水域生态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以生态渔业促进水域修复;进一步完善禁渔、开渔捕捞制度,加强渔具及鱼类捕捞规格的管理,加强资源保护和规范渔业秩序,健全监测机制及时掌握鱼类种群变化及水质监测情况,确保各保护区正常工作的开展。

    6.3?加大保护区的科研和技术投入力度

    相关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和合作,形成保护区统一的生态监控、监测系统,使河北省水产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到2025年前至少再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个,覆盖中国对虾、带鱼、三疣梭子蟹、蓝点马鮫、文蛤及淡水坝上高背鲫、多鳞铲颌鱼等品种,重点保护渔业资源生物及其洄游通道、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等关键栖息场所,努力构建河北省覆盖各海域和主要江河湖泊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网络。

    6.4?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办发【2019】42号)文件精神,对重要的自然遗迹、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生态功能和自然资源实施长期保护,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系统性、原真性、整体性及其依据效能和管理目标并借鉴国际经验,将自然保护地按保护强度高低和生态价值进行分类。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开展综合评价,按照保护区域的管理目标、生态价值和自然属性进行梳理调整和归类,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题、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以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遵从保护性质不改变、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面积不减少的总体要求,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种质资源区,解决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的问题,将符合条件的優先整合设立国家公园,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按照同级别保护强度优先、不同级别服从高级别的原则整合,做到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创新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机制,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环境监督考核。

    6.5?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建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补偿先付机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促进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环保、海洋、建设主管部门在批准或核准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必须征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对渔业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工程项目,要按照《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技术规范》(DB13/T 2999-2019)[4]和“先补偿、后建设”的思路,督促建设单位提前制定资源补偿方案,落实补偿资金,搞好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国家向用海单位征收的海域使用金,要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拿出适当份额反哺渔业资源修复活动;各级水费征收入库资金,也应对蓄水工程周边群众的渔业生产有所补偿。

    6.6?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协调发展和保护管理水平

    保护区的管理需注意保护和利用的协调发展,面对不同的利益群体,需要因地制宜制定能协调各方利益的管理措施。在保护区管理中设立模式建立和反馈调节两个环节,通过问题识别、目标制定、方案设计建立模式,然后通过实施、动态监测、绩效评估等过程反馈调整,提升保护区管理对外界环境变化复杂性的快速反应能力[3]。

    6.7?继续加強捕捞业生产管理,实时动态禁渔政策

    积极开展栖息地恢复和重建,依法保护渔业资源。按照《渔业法》《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等法律规章要求,严格执行渔船“双控”和捕捞许可制度,强化渔船检验和报废制度,控制海洋捕捞强度,对一些衰退严重的种质资源要及时从特别保护区和保护期提升到全面禁渔,给水生生物资源修生养息的机会;修订河北省重点保护渔业资源品种名录和重要渔业资源品种最小可捕标准,推行最小网目尺寸制度和幼鱼比例检查制度,坚决取缔禁用渔具、渔法;坚持和完善休渔、禁渔制度。

    6.8?建立资源定期普查制度

    争取对渔业资源调查进行专门立项,及早在全省重点渔业水域开展资源定期普查制度。加快建设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制定渔业重点水域资源评价和修复方案,采用投放人工渔礁鱼巢、营造海底森林、栽培浅水植物等措施,配合增殖放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在大中型商港的港池、航道、锚地和重点渔港的港区、航道以及大型湖泊、水库的湾汊消落区与堤边坝前区等特殊水域,分别划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常年实行封渔禁捕、定期增殖管养的特殊保护措施。

    6.9?正确引导、严格规范各类社会团体组织的放生活动

    借鉴先进省市的经验做法,搞好渔业资源养护的公益性宣传,向社会公布国家、省、市级保护区管理单位的联系方式,鼓励工商企业和公民积极参与保护区的建立和维护,扩大社会投资规模。

    6.10?广泛宣传,吸引各界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形式,宣传《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纲要》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国民资源环保意识;采取各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教育方式,普及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知识,提高社会各界的认知程度;加强与各级团组织、高校、社会团体的合作,吸纳青少年、学者和社会人士直接参与保护区建设和维护活动,增进人们对水生生物的关注、关爱。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渔业统计年鉴[Z].2018.

    [2]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59-61.

    [3] 盛强,茹辉军,李云峰,等.中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布格局现状与分析[J].水产学报, 2019, 49(1):73.

    [4].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渉海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技术规范:DB13/T 2999-2019[S].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

    (收稿日期:2020-10-30;修回日期:2020-11-06)

相关文章!
  • CRISPR/Cas9技术在农作物中应

    武林琳 竹梦婕 王咪 李晓萍 刘跃鹏 裴蕾 杨淑巧 许琦 王华 郭文治摘要 ?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直接对DNA序列进行稳定、精

  • 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及资源转化利

    黄月琴摘要:结合理论实际,在阐述粪污治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粪污转化利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粪污处理和资源转化利用的措施。关键

  • 天津地区阳光玫瑰葡萄露地栽培

    韩俊革 李洪泽 王蕊 任朝晖 胡忠惠阳光玫瑰葡萄是日本2006年培育成的欧美杂交种,其亲本为安芸津21号和白南,属二倍体欧美杂交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