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西方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上的差异
魏天然
摘要:在现代新闻报道中,灾难性报道开始成为新闻媒体的报道重点,在这一点上东西方媒体还是比较一致的。但是由于东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文化环境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使东西方媒体在对灾难性事进行报道时,报道的关注点和方向也产生了差别。本文将以“汶川大地震”为例,从各角度分析和探讨东西方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上的的差异。
关键词:东西方媒体;灾难性报道;差异
一、引言
灾难性报道是对灾难事件进行报道,它本身具有悲剧色彩,因为它会给人类带去伤痛;基于灾难事件报道的社会性、负面性以及震撼性等特点,其新闻价值比较高。所以,新闻工作者在報道灾难性事件时要客观、事实、准确地传达现场信息。而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东西方媒体报道的角度是不同的:比如我国,提倡“平衡、和谐”的价值观,所以在一些自然灾害的报道中会减少对自然灾害伤害力的报道;而在西方,他们往往不会避讳灾难的程度,甚至会进行一定的渲染宣传,这是由于西方观念里“个体”被充分关注的原因。认识东西方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上的差异,进行学习和借鉴,使我国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上更加完善。
二、灾难性报道的内容和特点
(一)内容
灾难性报道是新闻媒体对灾难事件进行报道,分为自然灾害类新闻和社会性灾害类新闻两种。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灾难事件都会具有很大的伤害力,所以在进行灾难性事件报道时,新闻媒体需要具有人文情怀。新闻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具有检测环境和提供信息的功能,如果新闻媒体因为一味追求关注度而忽略人文情怀,那势必会引起公众的不满。比如美国媒体在美国攻打伊拉克事件上歪曲事实,引起了国际人民的强烈抗议。
(二)特点
1.社会性:灾难事件的发生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人民总会受到巨大的伤害,给这个国家和社会都会带去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
2.负面性: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势必会给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这些都是一些负面的消息,而新闻媒体在报道时会一定程度上宣传灾难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3.震撼性:因为新闻媒体必须秉承着真实客观的原则,实时向公众提供灾难现场的消息,这就不可避免的报道出灾难所带来的巨大伤害,这些报道会给那些没有去过现场的公众带来极大的震撼。
三、东西方媒体报道灾难性新闻差异的背景
(一)媒体的定位
中国媒体的定位是“舆论减压阀”,要以社会立场和集体利益为立足点,尽量将事物积极的一面传达给受众,使受众感受到社会主义的美好和政府强大的行动力。所以我国媒体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多以正面的内容来报道。
西方媒体的定位则是“第四权力”,在社会事件的报道中比较倾向于受众关心的信息。以挖掘客观准确信息来吸引受众的关注,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受灾群众的抚慰等方面权衡较少。
(二)文化价值观
东西方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上的差异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集体主义,要以国家大义为先,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挥团结的力量。所以在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我国媒体的报道多以抗灾救灾为主。
与我国相反,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倾向于“自我”,对个体的满足要大于对集体的奉献。在灾难性报道中,西方媒体就会更倾向于关注生命个体和救灾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四、东西方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上的差异
(一)报道内容的差异
在我国,灾难性的新闻报道一般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安抚受灾群众的情感角度出发,从正能量的角度宣传,让人能积极向上,不再恐惧和悲观。以汶川地震为例,当灾难发生后,举国上下都陷入了一片哀痛之中。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接下来的报道中报道内容多为积极正面的宣传,一方面呼吁全国人民要上下一心,尽最大的力量去拯救最多的人;另一方面报道政府的灾后工作迅速展开。这些报道主要以表现英勇斗争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气概为主,极少表现灾难的毁灭感和绝望感。此外,我国媒体在灾难性报道的内容上以“图片+文字”的形式为主,强调在文字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举证”所带来的真实性和震撼性。
而西方媒体更注重对灾难信息的报道,以受众的关注度为主,西方媒体的报道内容偏向于对遇难人数、房屋毁坏程度、和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等灾难信息。例如:美国媒体在汶川地震事件上的报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中有“随着昨天地震死亡人数的上升,中国军队参加行动”和“超过6000名士兵和武警被派往地震灾区”这样的报道[3]。而且,这些报道大多侧重文字信息传递。这就是典型的西方报道方式,这种报方式比较全面的满足了公众对灾难信息的渴求欲望。
(二)报道观念的差异
我国媒体在对灾难性的新闻报道时注重宣传“与灾难进行斗争”的思想,削弱了灾难本身和灾难带来的影响。这种灾难性新闻报道观念深深存在于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中,以人民日报为例,它的报道对象为政府机关、救援队、灾民,所占比例分别为28.6%、19.3%、11.8%。从我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可以看出,我国媒体更倾向于抗震救灾、政府的行动和对灾民的慰问上。
相对于我国媒体聚焦于抗灾救灾,西方媒体则是聚焦灾难本身,以大量的数字、直白的描写将灾难直面展示在受众面前。在对5·12地震的报道中,《华盛顿邮报》这样报道:“在毁灭的房屋面前,一位父亲边哭边扒着这些压在他小女儿身上的石块,他想立马找到她,给她一个亲吻并和她说说话,然而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幻想。”这种报道在西方媒体中是常见的,它可以使受众受到情感上的震撼力,让受众更真实地感受到灾难的真实情况,但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公众的恐慌,让公众陷入悲伤和焦虑的状态。
(三)报道角度的差异
从我国媒体的灾难性报道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政府的行动和灾区情况是报道的主要方面,可以说我国媒体的灾难性报道都是从抗灾救灾这个角度出发的。比如人民日报在五月十六日的头版是《10万救援部队开进所有重灾乡镇》[4],另一篇新华网报道标题则是《面对生命的呼唤——直击子弟兵驰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5],这就是不同的形式表现救援行动的进行,让受众对政府爱民情节的耳濡目染。另一方面,我国新闻媒体从社会稳定、温暖人心以及发动集体团结力量等的角度去报道,这种报道可以从精神上抚慰受灾群众,呼吁全国民众一起抗震救灾,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向世界展现了我国在灾难面前上下一心。
与我国媒体不同的是,西方灾难性报道的角度是多元化的,分别从政治、经济、外交、人文的角度来报道。比如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英国的《金融时报》报道:“从北京到边远的贵州,可以看到整个行政体系都在把“即使公开准确信息”最为稳定民心的關键,电视、网络甚至是手机短信都成为官方信息的发布渠道”[6]。这就是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在报到时,常常站在人文角度出发。
(四)报道的力度差异
我国媒体会长期、大篇幅的跟踪报道,四川地震报道持续了一个多月,且在往后的每年固定时间都会进行报道,以此悼念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们。并且在此后发生相关事件时会进行比较报道,不断提醒广大群众不忘伤痛,吸取相应的教训。此外,灾后的灾区重建报道也会持续跟踪,表现了国家和政府对人民的关爱和灾区人民顽强生活的精神。
西方媒体对于灾难性报道也会进行持续性报道,但持续力度不大。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西方媒体对灾情进行了连续几天的报道,随后这样的报道就不再持续。这主要源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对于已经发生过的灾难性问题,西方媒体不愿重新带大众进入悲痛状态。因此,对灾难事件的后续性报道较少[7]。结语:综上所述,在灾难性报道中,中国媒体的报道是偏重于抗灾救灾的,而不是灾难所带来的伤害和绝望,更具人文精神。而西方媒体则是准确、全面的展现灾难的一切信息,满足受众对现实情况的渴求,而忽略了人文情怀。两种报道方式,是由于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在不同方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只有从双方的报道差异中,取长补短,才能促进中西媒体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方旭. 略谈中西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差异[J]. 新闻传播,2012,9:194.
[2] 刘素军. 从灾难性报道看中西方报纸写作的差异[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5):93.
[3] 新华网. 外媒惊叹中国快速投入救灾[N]. 新华网,2008.
[4] 人民网. 10万救援部队开进所有重灾乡镇[N]. 中金在线,2008.
[5] 新华网. 面对生命的呼唤——直击子弟兵驰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N]. 新华网,2008.
[6] 戴闻名,贾敏,邱丹. 外媒态度“回暖”:政府把人的价值凸现出来[N]. 和讯新闻,2008.
[7] 韩壮. 中西方灾难性新闻报道比较研究[J]. 视听,2012,9: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