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研究
郭本锋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与现代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构建数据信息的共享机制,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因素。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社会治理相关理论,分析了国外先进的实践案例经验教训,对我国利用大数据实现智能化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社会治理 智能化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的工作生活行为习惯,掀起了“第四次生产力革命”,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创造了契机。大数据的推广应用,为社会价值的改革创新提供动力源泉,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促使我国社会观念、综合治理手段以及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变革,为社会治理创造有利条件。
1 大数据技术及社会治理相关理论概述
大数据是指数量庞大、增长率非常高以及信息多样化等特性的数据信息资源。与传统的数据存在很大差异性,大数据类型极为丰富、市场价值非常高、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如何基于云计算平台筛选提炼精准信息,全面系统观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动向,为国家与企业制定高质量策略方针,促进国家、社会以及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治理从本质上讲是社会机构、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体等,利用网络平台等寻求共赢合作关系,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律规范等对社会机构、公共活动等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监督管理,从根本上确保公共权益最佳的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治理更为关注主体的实践能动性,激励社会人员进行情绪排解与协商表达,逐渐形成社会权益共同体,能够更好的对社会公共事业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与指导。这样不仅能从中发现政府社会治理的客观水平及其未来走势,更全面有效地创新社会治理,并且能为大数据应用下社会治理提供庞大支持。
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概念,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探索运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化技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逐步有序推动社会治理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使社会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社会治理更加创新智慧、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美好、公共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在大数据时代要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把握大数据对社会治理带来的冲击及其新的变革需求,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大数据时代将促使社会治理研究产生四大新变革。一是研究思路变革。从大数据中预测社会需求,预判社会问题、社会安全。二是研究对象变革。实现政府服务管理的结构化与数据化发展。三是研究方法变革。寻找地区发展建设规律特点,通过实施差异化社会治理战略。四是治理能力变革。从人才、社会服务管理能力以及社会治理发展趋势预判能力上进行提升。
2 实现智能化社会治理国外实践案例分析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利用大数据构建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体系已经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本文整理了美国、新加坡、韩国的智能化社会治理实践经验,为我国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美国:构建整体政府和互动政府机制。联邦政府以大门户链接和绩效评估为主要手段,重点促进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具体做法是以“大门户”的方式,链接共计1万多个各级网站,形成整体政府。通过绩效评估推进电子政务工作,通过数字分析项目,衡量服务有效性,每周对400个行政部门和超过4000个网站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对全社会开放。在数字服务层面的概念模型可提炼为“数据+平台+应用系统”,从而推动公民参与政府治理。
新加坡:一站式7×24不间断100%覆盖的在线政府。新加坡提出通过机制、架构、云三方面共同保障实现在线服务的一站式和不间断。组织机制采用一部一局四委员会机制,总体框架包含业务、信息、技术以及应用框架。云服务采用G-Cloud分级战略,将云服务分为商业云、低保云、中保云以及高保云四层。
韩国:政府3.0体系。韩国在智能化治理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世纪70年代末,韩国政府开始将资源投入到建设数字政府,2013年,韩国政府宣布政府3.0是数字政府一体化的新范式,这一范式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涉及领域包括就业机会、天气、交通、教育、福利和金融等,能为所有韩国人开启一个充满希望和幸福的新时代。
从上述国外案例可以看出,促进应用大数据环境下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要创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模式,遵循市场规律,合理界定政府、市场与企业的边界,明确好政府和市场的分工,推动政府监管与重点等的转变,强化人才优化理念,结合我国社会基本国情着力推进社會治理系统化、法制化、智能化发展,创建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1]
3 我国实现智能化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大数据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大数据的应用实现了个体行为的密集数字化,社交沟通、娱乐消费等思想行为均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实践数据信息,对这些数据信息的综合性整理分析能实现一个国家对社会与市场运营模式的全方位监控管理。但这种国家治理机制运行中会存在隐私的泄露与侵犯等安全隐患,在商业领域不法分子通过研究分析个体的数字特征来窃取他人的数据信息,给他人的个人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3.2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从社会治理结构建设角度来看,我国对于信息化基础建设并没有针对性的辅助法律规范条例,对社会机构的内部建设也没有较为明确的规范性条文。在实践管理中,虽然我国在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无法真正建立合理有效的理事会、监督管理会、投资管理会等机制,导致社会机构建设管理体系缺乏通畅性与有效性,对党组织的定位欠缺职责功能性,数据管理辐射范围十分有限,不能真正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管性与实践性,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3.3政府大数据欠缺公开共享机制
受传统的封闭式思维与社会管理机制影响,我国社会治理通常都是采用政府数据需求部门根据实践需求独自进行数据信息的搜集、挖掘与整理等工作,秉持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理念,使得各部门之间严重欠缺合理有效的沟通互动,社会治理的大数据综合应用效率非常低。另外,我国并没有创建社会数据公开透明共享体系,导致政府职责主体模糊,对外公开数据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完整、不对称情况,甚至存在部分部门为避免泄露机密信息而采取保密行为等。
3.4大数据专业性技术人才匮乏
现阶段我国除了百度等规模较大的网络信息企业掌握了相关技术,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真正内涵。[2]这就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尚处于大数据应用在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发展初级阶段,对专业性综合技术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并急需提高大数据的应用分析能力。
4 对策建议
4.1提高信息安全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首先,要引导规范数据法律制度,让人们能有效掌握对自身相关数据的绝对管控权,彻底把握包含着个人隐私的数据信息的真实走向。其次,要加强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的行为规范与思想法律意识,建立较为规范有效的数据信息使用、搜集以及储存等行为体系,明确在社会治理环境下数据信息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对个体的隐私进行全方位保护。最后,要引导相关部门对数据资源使用的道德底线建设,培养其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权益意识,并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合理合法配置,避免出现滥用职权泄露隐私等行为。
4.2促进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我国大数据应用下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重要环节。首先,要逐步合理社会组织内部框架,健全各种理事会、财政管理等各项规章机制,加强相关规范制度的关键位置。其次,要构建相关人员负责管理、离任审核以及职责追偿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组织诚信道德建设。最后,创新建设工作方式,开拓组织基础建设辐射范围,始终秉持社会组织党领导建设理念。
4.3构建政府大数据公开共享机制
要深化思想改革行为,摒除社会治理数据共享阻碍,构建服务应用型政府,加强政府间的协调统一性,实现地域改革发展与资源分配的高效合理性,建立资源共享电子政务服务与企业数据信息平台,将资源共享机制的关注点放在公众利益上。另外,要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对数据信息的公开、公正、透明性原則进行标明,制定数据信息的安全隐私、使用规范等标准,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3]
4.4加强大数据专业性技术人才培养
专业性人才是实现大数据与政府、企业等有机联系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明确大数据对应岗位设置机制,防止出现人才流失情况。其次,要加大大数据人才团队建设力度,努力搜寻专业性人才,对相关人才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最后,要加强与专业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技术型企业的协作,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管理合作模式,加大对大数据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推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人才支持发展进程。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管理需求,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国家综合体系建设与治理的步伐。但不可否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使社会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教训,制定更为合理的对策措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 孙涛.“大数据”嵌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J].求索,2018(3):61- 69.
[2] 张海波.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3):64-73.
[3] 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J].智库时代,2017(1):44.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与现代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构建数据信息的共享机制,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因素。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社会治理相关理论,分析了国外先进的实践案例经验教训,对我国利用大数据实现智能化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社会治理 智能化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的工作生活行为习惯,掀起了“第四次生产力革命”,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创造了契机。大数据的推广应用,为社会价值的改革创新提供动力源泉,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促使我国社会观念、综合治理手段以及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变革,为社会治理创造有利条件。
1 大数据技术及社会治理相关理论概述
大数据是指数量庞大、增长率非常高以及信息多样化等特性的数据信息资源。与传统的数据存在很大差异性,大数据类型极为丰富、市场价值非常高、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如何基于云计算平台筛选提炼精准信息,全面系统观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动向,为国家与企业制定高质量策略方针,促进国家、社会以及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治理从本质上讲是社会机构、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体等,利用网络平台等寻求共赢合作关系,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律规范等对社会机构、公共活动等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监督管理,从根本上确保公共权益最佳的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治理更为关注主体的实践能动性,激励社会人员进行情绪排解与协商表达,逐渐形成社会权益共同体,能够更好的对社会公共事业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与指导。这样不仅能从中发现政府社会治理的客观水平及其未来走势,更全面有效地创新社会治理,并且能为大数据应用下社会治理提供庞大支持。
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概念,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探索运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化技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逐步有序推动社会治理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使社会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社会治理更加创新智慧、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美好、公共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在大数据时代要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把握大数据对社会治理带来的冲击及其新的变革需求,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大数据时代将促使社会治理研究产生四大新变革。一是研究思路变革。从大数据中预测社会需求,预判社会问题、社会安全。二是研究对象变革。实现政府服务管理的结构化与数据化发展。三是研究方法变革。寻找地区发展建设规律特点,通过实施差异化社会治理战略。四是治理能力变革。从人才、社会服务管理能力以及社会治理发展趋势预判能力上进行提升。
2 实现智能化社会治理国外实践案例分析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利用大数据构建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体系已经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本文整理了美国、新加坡、韩国的智能化社会治理实践经验,为我国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美国:构建整体政府和互动政府机制。联邦政府以大门户链接和绩效评估为主要手段,重点促进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具体做法是以“大门户”的方式,链接共计1万多个各级网站,形成整体政府。通过绩效评估推进电子政务工作,通过数字分析项目,衡量服务有效性,每周对400个行政部门和超过4000个网站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对全社会开放。在数字服务层面的概念模型可提炼为“数据+平台+应用系统”,从而推动公民参与政府治理。
新加坡:一站式7×24不间断100%覆盖的在线政府。新加坡提出通过机制、架构、云三方面共同保障实现在线服务的一站式和不间断。组织机制采用一部一局四委员会机制,总体框架包含业务、信息、技术以及应用框架。云服务采用G-Cloud分级战略,将云服务分为商业云、低保云、中保云以及高保云四层。
韩国:政府3.0体系。韩国在智能化治理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世纪70年代末,韩国政府开始将资源投入到建设数字政府,2013年,韩国政府宣布政府3.0是数字政府一体化的新范式,这一范式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涉及领域包括就业机会、天气、交通、教育、福利和金融等,能为所有韩国人开启一个充满希望和幸福的新时代。
从上述国外案例可以看出,促进应用大数据环境下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要创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模式,遵循市场规律,合理界定政府、市场与企业的边界,明确好政府和市场的分工,推动政府监管与重点等的转变,强化人才优化理念,结合我国社会基本国情着力推进社會治理系统化、法制化、智能化发展,创建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1]
3 我国实现智能化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大数据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大数据的应用实现了个体行为的密集数字化,社交沟通、娱乐消费等思想行为均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实践数据信息,对这些数据信息的综合性整理分析能实现一个国家对社会与市场运营模式的全方位监控管理。但这种国家治理机制运行中会存在隐私的泄露与侵犯等安全隐患,在商业领域不法分子通过研究分析个体的数字特征来窃取他人的数据信息,给他人的个人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3.2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从社会治理结构建设角度来看,我国对于信息化基础建设并没有针对性的辅助法律规范条例,对社会机构的内部建设也没有较为明确的规范性条文。在实践管理中,虽然我国在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无法真正建立合理有效的理事会、监督管理会、投资管理会等机制,导致社会机构建设管理体系缺乏通畅性与有效性,对党组织的定位欠缺职责功能性,数据管理辐射范围十分有限,不能真正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管性与实践性,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3.3政府大数据欠缺公开共享机制
受传统的封闭式思维与社会管理机制影响,我国社会治理通常都是采用政府数据需求部门根据实践需求独自进行数据信息的搜集、挖掘与整理等工作,秉持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理念,使得各部门之间严重欠缺合理有效的沟通互动,社会治理的大数据综合应用效率非常低。另外,我国并没有创建社会数据公开透明共享体系,导致政府职责主体模糊,对外公开数据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完整、不对称情况,甚至存在部分部门为避免泄露机密信息而采取保密行为等。
3.4大数据专业性技术人才匮乏
现阶段我国除了百度等规模较大的网络信息企业掌握了相关技术,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真正内涵。[2]这就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尚处于大数据应用在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发展初级阶段,对专业性综合技术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并急需提高大数据的应用分析能力。
4 对策建议
4.1提高信息安全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首先,要引导规范数据法律制度,让人们能有效掌握对自身相关数据的绝对管控权,彻底把握包含着个人隐私的数据信息的真实走向。其次,要加强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的行为规范与思想法律意识,建立较为规范有效的数据信息使用、搜集以及储存等行为体系,明确在社会治理环境下数据信息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对个体的隐私进行全方位保护。最后,要引导相关部门对数据资源使用的道德底线建设,培养其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权益意识,并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合理合法配置,避免出现滥用职权泄露隐私等行为。
4.2促进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我国大数据应用下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重要环节。首先,要逐步合理社会组织内部框架,健全各种理事会、财政管理等各项规章机制,加强相关规范制度的关键位置。其次,要构建相关人员负责管理、离任审核以及职责追偿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组织诚信道德建设。最后,创新建设工作方式,开拓组织基础建设辐射范围,始终秉持社会组织党领导建设理念。
4.3构建政府大数据公开共享机制
要深化思想改革行为,摒除社会治理数据共享阻碍,构建服务应用型政府,加强政府间的协调统一性,实现地域改革发展与资源分配的高效合理性,建立资源共享电子政务服务与企业数据信息平台,将资源共享机制的关注点放在公众利益上。另外,要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对数据信息的公开、公正、透明性原則进行标明,制定数据信息的安全隐私、使用规范等标准,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3]
4.4加强大数据专业性技术人才培养
专业性人才是实现大数据与政府、企业等有机联系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明确大数据对应岗位设置机制,防止出现人才流失情况。其次,要加大大数据人才团队建设力度,努力搜寻专业性人才,对相关人才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最后,要加强与专业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技术型企业的协作,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管理合作模式,加大对大数据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推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人才支持发展进程。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管理需求,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国家综合体系建设与治理的步伐。但不可否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使社会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教训,制定更为合理的对策措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 孙涛.“大数据”嵌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J].求索,2018(3):61- 69.
[2] 张海波.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3):64-73.
[3] 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J].智库时代,201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