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习倦怠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王承清+崔立中
〔摘要〕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877条学习倦怠研究的论文题录进行计量学分析,研究发现,自21世纪后,学习倦怠研究在中国发展迅速,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影响因素等理论层面,干预研究开始崭露头角;合作研究尚未成熟,独著是主要形式;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主要集中在高等师范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关键词〕学习倦怠;研究现状;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0-0008-04
一、引言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面上的因素而产生的情绪耗竭、缺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1]学习倦怠不仅会干扰学生的学习活动,[2]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下降,[3]而且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生理状态严重地制约着心理状态。在倦怠发生时个体会感到抑郁、沮丧,出现认知、躯体障碍及注意力涣散,心神不宁等症状。倦怠还有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之类的心理问题。通常认为,具有高倦怠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如对学校生活的冷淡、人际交往较差、个体往往会从集体组织中脱离、对学校活动缺乏兴趣等。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隔离会使个体因缺少社会支持而导致疏离,疏离又使个体陷入更深的社会孤立中,得不到同伴支持的力量。倦怠还会带来问题型态度,如消极、负性情绪、失望、悲观和漠不关心等。本研究试图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学习倦怠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式、研究力量、研究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这对于改进和优化学习倦怠研究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法,统计方法以频次、百分比统计方法为主。
(二)文献取样
以中国期刊网为平台,选取国内影响较大的核心期刊、心理学期刊、大学学报、卫生教育类期刊等5类为本次研究的资料来源。内容样本为1994~2016年发表在上述5类期刊上篇名包含“学习倦怠”的共计877条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的论文题录。
(三)分析类目与单元
在参考有代表性的课题研究论文、专著并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学習倦怠现状调查、学习倦怠相关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对策研究、干预研究、学习倦怠研究综述以及其他无法确定类目等7个方面的分析类目。每一类目又确定篇名、研究年代、发表刊物、合作方式、研究对象、研究力量机构、研究领域和研究力量地区等7项分析单元。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倦怠研究论文发表年代
1994~2016年,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学习倦怠的论文篇数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以后,学习倦怠的研究论文显著增加,每年达百篇之多,说明学习倦怠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见表1,表2)
(二)学习倦怠研究论文发表源
将发表学习倦怠的论文的刊物分为全国核心期刊、心理学期刊,卫生教育类期刊、大学学报(分为师范类院校学报和普通院校学报两类)和其他5种类型,从中分析有关学习倦怠的论文的发表刊物情况。目前,有关学习倦怠的论文发表的层次并不是很高,心理学期刊上只有101篇,占总篇数的2.65%,主要集中在卫生教育类杂志上,有349篇,占44.02%,大学学报中普通院校的篇数占绝大部分,达到25%。(见表3)
(三)学习倦怠研究论文合作方式
从论文合作方式来看,独著论文有412篇,占论文总数的46.97%,合著论文517篇,占总数的53.03%,其中2人合作的有222篇,占总数的25.31%,3人合作的只占15.16%,4人以上占12.99%。可见,独著仍然是学习倦怠研究的主要形式,2人及2人以上的合作方式数量有限,占据的比例较独著少。(见表4)
(四)学习倦怠研究对象
学习倦怠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中小学生身上,大学生(含高职)的学习倦怠问题显得更为普遍。研究对象有大学生(含高职)、中小学生、研究生以及其他4类。从表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对于大学生(含高职)学习倦怠最为关注,论文有639篇,占总篇数的72.86%,其次就是中小学生,有122篇,占总篇数的13.91%,最后对于研究生的关注很少,仅占1.71%,只有15篇。表明目前研究关注的对象偏向大学生(含高职),关注对象不均衡。(见表5)
(五)学习倦怠研究力量的机构及其地区
以第一作者的单位为准对研究力量的机构及其地区分布进行统计。从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来看(见表6),高等师范院校占25.31%、研究机构及综合大学占12.65%、其他普通高校58.03%,而包括一线基础教育在内的中小学仅占1.93%。反映出高等师范院校,尤其是普通高等学校是学习倦怠研究的主要力量。从第一作者的地区分布来看(见表8),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集中江苏、河南、山东、广东、湖南、重庆、辽宁、河北、吉林、四川、安徽等经济发达地区作者人数分布多,占总人数的57.96%,而青藏,青海、云南所占比重偏少。
(六)学习倦怠研究论文领域
总体而言,学习倦怠各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见表8),具体分析其研究领域发现,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占据大部分,有289篇,占32.95%;干预研究只有35篇,占3.99%。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分别占21.89%、3.99%。表明目前学习倦怠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倦怠的研究也开始走向实践,研究者们倾向于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也反映出学习倦怠问题开始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关注如何缓解学习倦怠带来的各种问题。
四、讨论
(一)学习倦怠研究应当提倡数量与质量并重
提高学习倦怠研究的水平,增加原创性研究,就离不开研究方式的改进、活跃作者群的形成。一方面,当前已经形成了内部合作的研究趋势,虽然还不是主要的研究方式,但是这个趋势是可喜的,希望未来有更多研究机构或者高校之间的外部合作以及跨学科的外部合作研究,这将是提高学习倦怠研究水平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活跃作者群的形成是一门学科研究成熟稳定的标志。没有高产作者队伍,说明学习倦怠研究还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作者队伍和研究选题离散性较大。学习倦怠研究只有在质与量并重的指导思想下,才能打破当前量多质低的现状。
(二)学习倦怠研究应当提倡现状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兼行
当前学习倦怠研究多是对其现状研究,采用学习倦怠问卷、测验的方法,调查问卷更多是研究者自行编制或者直接引用国外量表,研究者根据收回的数据进行分析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现状研究是学习倦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及其因素研究也是学习倦怠研究的基础研究,没有实验研究,就很难揭示现状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只有将现状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深层次地探究学习倦怠问题的形成原因。
(三)学习倦怠研究应当提倡吸收国外研究成果与本土化研究同步
自职业倦怠这一概念被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首次提出以来,综观国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多是借鉴倦怠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应用的成果发展,研究者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如学习倦怠的成因与表现、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相关因素等。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理论机制方面的探讨,其中对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较为深入。国内研究者在广泛深入理解国外关于职业倦怠领域的理论与实证成果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国情的结构体系、量表等测评工具的编制,影响因素则从人口学变量、人格因素、环境因素,相关研究多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专业承诺、社会支持等角度来探讨。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者,都认识到职业倦怠迁移到学习领域缺少较为有力的理论依据,其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还不具备普适性。但是学习倦怠研究毕竟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在很多方面的研究尚需深化与完善。因此,我国要积极开展本土研究,正如林崇德[5]教授指出,本土研究就是要主张各国的学者在研究工作中更能够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同点。本土研究的方向有很多,例如结合我国民族文化编制适合中国人特点的学习倦怠测量工具;如连榕[6]和胡俏、戴春林[7]的研究等。
心理学是使人获得幸福的科学,这一认识在不断地被认可和实践,近期的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已经考虑从现有的基础上,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先进理念,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扩大研究视野,整合研究方法。结合国情实际情况,在描述性分析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较为成熟和规范的干预策略与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应用。国内研究者陈顺森、张日昇[8]、张平、唐匠和杜玉春等[9]以及王黎华[10]探讨了用团体箱庭疗法、团体辅导、时间团体管理训练等对学生存在的学习倦怠现象给予适当的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作为干预研究的先行者,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这应当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和趋势。
我国学习倦怠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数量并不多,论文的质量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研究对象上,侧重大学生(含高职),针对压力更大的中小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主要集中在高等师范院校和普通高校,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主要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单打独斗式研究依旧是主流,合作研究趋势正在形成,学习倦怠研究队伍正在形成中,但是还不稳定。本研究仅仅参考来自中国期刊网各类期刊上的关于学习倦怠的论文,还有众多其他途径的论文没有纳入研究对象;分析类目也没有对研究基金项目支持情况进行统计,这些都是后续研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注:该文是安徽省宣城市地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心理保健操结合团体辅导缓解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宣城教研[2015]20号)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3):752-754.
[2]梁丰.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子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2):127-129.
[3]张利霞,梁青青.初中生学习倦怠及影响因素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4(3):11-13.
[4]吕斯欣,李丽霞,柯斌斌,等.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1):120-124.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7]胡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162-164.
[8]陈顺森,张日昇,陈静.团体箱庭干预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效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2):138-142.
[9]张平,唐芹,杜玉春,等.团体咨询辅导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2):287-290.
[10]王黎华.时间管理团体训练对中职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学校卫生,2016(4):557-560.
(作者單位:1.安徽省宁国市宁阳学校,宣城,242300;2.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芜湖,241000)
编辑/刘 扬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