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王艺
新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种学习方式,就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况,营造出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更多的联想,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和问题的解决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把需要学习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寓于各种形象生动的情境之中,力求体现趣味性,充分展示知识的魅力。教师要注意几个方面: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趣味性,最好用一个情境贯穿整个教学环节;问题情境要有针对性,针对单元或者课时的重点、难点;问题情境最好具有多元性,不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创设情境,而是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考虑。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心中充满疑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但在课堂上往往缺少主动提问的勇气。因此,教师要营造能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课堂氛围,从唤醒孩子心中的问号做起。
首先,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易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力;而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则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发表独立见解。其次,创设宽松、和谐的班级和课堂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身心处于自由状态,思维更为活跃,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形成。最后,评价体系应以鼓励为主,允许多样化的答案。这种评价体系更注重学生创造性的表现,而不仅仅强调和重视结果。这种评价体系易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用在分数面前患得患失。
三、精心设置悬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设计追求问题的解决,衡量教学成功的標准就是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让学生“没问题”地走出教室。其实,新课程注重让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更多的问题,一位优秀的教师往往会巧妙地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如语文特级教师王菘舟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八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讨论辨析解决了其中六个问题,剩余的两个问题则让学生到课外的大课堂中去探寻。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现了课堂的开放,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去开发更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真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思考,从而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教师只有以问题为中心,让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全面发展。
(责 编 莫 荻)
相关文章!
  • 构建数学生活的美好乐园

    陈金金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基础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初中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

    孙振坤作文是初中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学生投入时间不足、阅读量较少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作文成绩难以提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