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洪建兴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重视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朗读中应该准备好字典和笔等,做好朗读的准备工作,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更能感受多种形式朗读的乐趣。
关键词:自由朗读;技巧;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语文听觉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比较忽略的,一般都是让学生自由朗读,通读一遍就可以了。也没有教授相应的朗读技巧,这样是非常不合理的。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以及体会课文情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朗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能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朗读能力好的学生,在交谈中语言有极大的情感,这样学生就会有极大的号召力。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信心,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朗读的必要性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基础,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可以感受到语文中文字的优美和磅礴、激情和澎湃。在读古诗的时候更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那一字点睛是多么的精妙,比如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的“剪”字一读就理解了作者的独具匠心。而读语文课文就更是如看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比如《葡萄沟》《荷叶圆圆》《升国旗》等等。熟读后掌握的如诗般的句子和文章的布局谋篇更能够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朗读了小学推荐读物,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有些读物能升华学生的精神,坚韧学生的意志,比如《老人与海》《钢铁怎样炼成的》,这样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自由朗读
自由朗读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支配时间来朗读课文。而在传统的自由朗读中就是在课堂上可以放松自由的朗读,有的学生读得快,有的学生读得慢,或者齐读课文,这样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由朗读。而真正的自由朗读就是准备好字典和纸笔,在读书中遇到生僻字和读不通的句子就可以摘抄下来,然后运用工具书明白理解不认识的字的读法和含义。而不能理解的句子就要记录下来,等读完整篇课文后一起请教老师,这样才是读书的正确习惯。当然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书,不能只是给一个大声朗读一遍课文的时间,这样也没有意义。在读书方面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可以专心、积极地读课文。也要用心思读课文,在阅读完后,给学生一个讨论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体会。这样有目的性的讨论会逼迫学生认真读书,这样的朗读才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创设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在朗读教学中,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其一,就是角色扮演。这样的朗读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比如穿上不常见的古装,拿着古代的器物,就能更好地融入情境中,体会课文的精髓。而观看的学生也能在情境再现中体悟其中的精神。比如《将相和》两名学生都穿着古装,在脱离课本的情况下,让课本中的情境在现实中再现,对学生思维的冲击是巨大的,能更深体会到廉颇知错能改的勇气以及蔺相如的机智大度。其二就是情境渲染,就是在朗读的时候播放音乐或者视频。比如《桂林山水》一课,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下桂林的风景片,了解桂林的山水是多么的秀丽绝美。在学生的脑海中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而不是只在课文中了解干干巴巴的文字。在朗读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字描写桂林的高明之处。再比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发生在战争年代的故事,就可以在战争配乐下,朗读这篇课文,可以更深入感受到战争岁月人们的高尚情操和人格。
四、注意细节
朗读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朗读过程中要抓住文本的细节,这样才能体会到朗读的技巧。其一就是做好朗读的准备工作,在朗读一篇课文时,要了解课文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课文中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这样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才能读出情感,学到更多细节知识。其二就是内在技巧,比如抒情的段落适合缓和的语速,歌颂的诗歌适合欢快的语气。还有就是文字的读音,比如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就是通假字,读xian,在整首诗中也是点睛之笔。在朗读中着重地掌握课文的语气和节奏,语气是读者对课文理解的深刻表现,比如课文表现得欢快、悲哀,紧张就是在语气中表现出来,而不是平淡无味,一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而节奏的把握就要在语气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
总之,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正确的朗读习惯。学生能够独立、主动地完成朗读任务,并记录下朗读后的思考。这样每一次朗讀就是一次进步,一次成长,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非常明显。朗读对课文的体会和理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玉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方法[J].华夏教师,2017(21).
[2]单秀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