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夏兆营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校办企业创办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以承担教学实习、科研基地和教学科研服务的校办工厂等。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管理体制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针对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 校办企业 管理体制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校办企业受到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束缚,在发展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突出表现在校办企业产权不清,学校也为企业承担经营风险,企业领导缺乏自主经营的发展理念。因此我国校办企业与社会企业相比,发展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差。只要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促使其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全新道路。
1 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现状
1.1产权不清
1.1.1产权归属不清
随着高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校的科技产业也随之兴起,一时间出现了很多社会高度关注的企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起到了带头模范的作用。然而,高校校办企业在管理体制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导致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产权不清就是其中一大问题。
产权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高校的校办企业资产债务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经过法定允许就登记和评估,经营资产也属于非法手续办理。校办企业一般在刚开始运行阶段,院校需要给予一定的资产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取集资或者筹资的运营资本,然而这部分的运营资本在产权属性上比较模糊,而且还很容易出现产权归属不清的现象。企业对于高校的一些专项科技成果等一系列无形资产,通常情况下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化的确定和评价预估,这样就会导致高校的无形资产出现隐形流失的情况。如此情况下,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就会完全不清不楚,高校与企业都没有自身固定的自主经营立场,也没有相互独立自主的主体,与高校的体质也完全不符。一旦获取盈利,利润都是属于高校的,出现亏损也是由高校承担风险,高校还要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因此高校校办企业就属于一种行政上的上下级关系,并不是将资产作为纽带的一种产权关系。
1.1.2产权结构单一
高校校办企业大多都是一些全资企业,通过调查分析,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法人都是高校的相关领导,并且占全国校办企业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这种校办企业一般都属于小型投资企业,产业结构也相对比较单一,产权构成没有固定的主体,在自主经营中就会存在很多风险。高校一旦出现任何的经营风险,企业就会全身而退,不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债务风险。校辦企业受高校文化的影响比较深远,会出现企业领导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和步伐的思想意识,更没有面向市场经济、追求更高价值利润的发展理念。高校对企业采取的管理方式属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的需求,企业只需要对高校及其领导进行负责,却无法承担起市场责任。
1.2产权不明
从高校的发展角度来讲,高校更希望的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不断的扩大经营,赚取更多的利润资金,这样才能为高校的事业发展增加一定的收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在不断提升,高校担心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经常会出现企业将债务责任甩给高校领导,越位事件也经常发生。
1.3校企不分
现阶段,很多企业与高校都是资产不分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资金占用问题、收益分配问题等,导致在财务工作中资产结算不够明确,企业只亏不盈,企业也缺乏自主权力,致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活力。
1.4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高校是企业的所有者,主要采用的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企业的管理者一般情况下都是高校中的领导,除了兼备事业和企业的双重身份外,还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这种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就会导致经营管理队伍中很多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高校领导的效用目标与企业经营之间的联系也不够密切,采取同样的选拔方式,可以选取优秀的高效领导,却无法选拔出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
这种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够完善,还对企业的战略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管理的选择权在高校领导的身上,因此就需要按照高校领导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高效长远发展。
在高校校办企业中采取的一些激励约束机制甚至与时代的发展严重脱节,既没有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还促使管理体制中存在更多的漏洞。管理人员的薪资与经营的业绩关系不大,导致这种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引起更多工作人员的不满,致使管理人员思想意识懒散,工作积极性不高,无法达到预期的经营效果。
管理人员的收入与管理人员所处的岗位会出现不相称的情况,企业的内部结构设计缺乏合理的规划。管理人员的薪资报酬一般都与企业的管理规模、管理工作的难度、经营业绩以及承担的责任相符合,然而实际的工作现状却是相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多不利的因素。
1.5财务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由于高校与企业的不分,就会导致校办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事业法人在财务管理中占据着主要的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就没有任何自主经营权,事业单位就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第二种现象是高校经常会利用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企业仍旧没有自主经营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就失去了任何权力,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的法人产权权力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高校在对校企单位管理中就会存在很多管理问题,甚至会出现利润损失情况。
还有一点就是财务核算不够科学,产权出现隐形流失的情况,这种情况还比较严重。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高校校办企业长期使用高校的资金费用,然后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又将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混淆在一起,在计算投资收益时效率较低,核算工作中没有科学合理的方式。高校的部分领导对于财务管理体制不够重视,逐渐忽视了对财务管理体制的约束机制,也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财务监督机制,促使在开展财务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相互牵引,做到权责明确、分工明确,因此企业在财务管理体制中就存在很多漏洞。
2 高校校办企业的积极作用
高校校办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科技强国战略计划的实施,要促使高校校办企业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才能发展高科技产品,不断实现企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和重视、支持的问题,并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加强高校校办企业,不仅为高校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中心,还能够为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将自身科研成果转为生产力,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快速发展,还能够健康稳步的走向市场。高校产业的发展,更对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实现了转换,有利于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增强高校自我发展的能力。
3 优化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的有效策略
3.1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寻找适合的发展模式
校办企业在现代化的产业定位上,首先要建立一种长期发展的长远目标,还要不断积极参加各种国內外的合作竞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寻找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才能使企业走向国际性和规模化,还要依靠国家的院校的扶持,开始自力更生,将经济效益向多元化转变,做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走上市场竞争的大舞台。
3.2明确产权管理,规范资产管理方式,制定现代化企业制度
校办企业在现代化企业的建立中,还要将各项资产、债券以及债务彻底解决清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委托社会上的中介机构对校办企业的各项资产债务风险进行评估。高校由校办企业的创办者转变为校办企业的出资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然后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一道有效的防火墙,为企业和高校规避各种风险。
高校校办企业要走上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发展模式,将校办企业管理部门的职能由有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来承担,将资产的管理方式进行规范化,提升经济效益。企业领导还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做好整个经营活动的财务核算和监督工作,尽量将企业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这样才能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
3.3加快企业结构优化调整,走上集约化经营之路
高校校办企业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时刻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情况的变化,进行合并重组等结构优化调整,构建高校企业集团。对科研成果要合理利用,对资产人员要优化配置,对发展模式进行不断创新,走上集约化经营之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校办企业产业虽然发展起步比较早,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还存在很多新老问题需要解决。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促使了我国高新技术的迅速崛起,对国民经济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更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蔡韦华.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7(7):70- 71.
[2] 张永杰.分析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前沿,2018(14):83- 84.
[3] 吴朝阳.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2):166- 168.
[4] 刘子斌.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190,339.
[5] 蔡韦华.关于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8(5):20- 21.
相关文章!
  • 新时期电力企业新闻宣传创新路

    周攀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6-133-01摘 要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支柱型产业,其发展建设备受社会公众所关注

  • “数字中国”布局下的档案馆服务

    车婷婷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语言识别技术和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我国档案馆交互式传播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已

  • 干部挂职如何应“变”

    杨文明++孙振++孙小静干部挂职交流,是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特别是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之间交流合作,加强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