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要提早防治“产能过剩”问题

    李含琳

    摘要:本文以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总体供给与全社会的需求之间的分析为基础,认为当前我国的农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的产能过剩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结构上。为此,作者提出,在今后的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上一定要围绕“种世界上最好的、养世界上最好的”来优化农产品的结构和确定科学的农业发展战略导向。

    关键词:农业;产能过剩;决策

    一、问题的提出

    从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始,关于解决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就已经成为宏观决策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成为国家经济政策和战略调整的重点。实际上,过剩经济、或者说“产能过剩”其实质就是政府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的过度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由政府的非科学、非理性、非合理的决策导向所造成的,因此形成了“保增长、增投资、提速度、扩总量、比人均”的攀比发展机制。另外,在国家关于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思路和指导思想方面,对于解决“产能过剩”依然是宏观决策的重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对于“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将“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基本建设投资领域,而明显忽视了对其他产业和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探讨。其实,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整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速极快,在部分农村产业、农产品以及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明显的农业“产能过剩”问题。尽管农业的“产能过剩”不能与工业的“产能过剩”比较,程度可能比较轻,但是,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重视,势必影响未来农业投资的效率和农业结构优化的进程。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农业第一大国,是世界上出口蔬菜、水果最多的国家。2014年中国农业占全球比重的25.2%,其次,欧盟占全球17.5%,印度占全球16.9%,美国占全球4%,巴西占全球2.7%,俄罗斯占全球2.3%。从对西部部分省区的调查和网络资料分析来看,目前,在西部的12个省区市中,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已经占到耕地总面积的40—50%。比如,甘肃省2014年的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2960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5%。另外,农民利用“三荒地”和耕地开发种植水果(也叫做经济林果)的面积也很大。例如,甘肃省2014年全省水果栽培面积达2020多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083万亩,总产量达920万吨。还有养殖业的规模也已经很大,特别是肉牛、肉羊、草鸡、鱼类等的销售在全国各地比较普遍。

    二、农产品过剩的情况初步评估

    (一)粮食供给与需求。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21亿吨,连续十二年实现持续增长,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 连续十二年增长,[1]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2004年至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2015年初中国城乡人口总数为13.68亿人,比上年末净增加710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龄人口有2.1亿,占总人口数的10%。[2]粮食市场结构评估:一是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56公斤,其中口粮消费量为25389万吨,人均186公斤;二是粮食的进口数量目前已经突破8000万吨,大约占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8%;三是根据预测分析,预计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需缺口为10012万吨,粮食进口量将超过10000万吨。总体来看,口粮的供给与需求结构大体平均,主要是结构性进口需要增加。

    (二)油料供给与需求。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2015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为1390万公顷,油料总产量为3500万吨。2015年我国油籽种植面积为2340万公顷,油籽总产量为5518万吨。棉花种植面积为340万公顷,总产量为510万吨;大豆种植面积610万公顷,总产量1100万吨;油菜籽种植面积为730万公顷,总产量为1430万吨;花生种植面积为470万公顷,总产量为1690万吨。油料总体形势是结构性短缺。目前,中国60%大豆依靠进口,主要来自巴西、美国和阿根廷。[3]2015年全年的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8169万吨。

    (三)蔬菜供给与需求。根据科学匡算,我国成年人每天需要食用蔬菜300克—500克。近年来,中国蔬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种植面积由2007年的2.62亿亩增加到2012年的3.08亿亩,产量由2007年的5.47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7.06亿吨,已经超过粮食产量,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210公斤,供给已经明显过剩。在供给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蔬菜出口必须增加,2013年我国蔬菜的贸易顺差得到53.21亿美元。在出口市场上,我国蔬菜已经出口到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但也面临产品质量水平依然有待提升、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快、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有待增强的难题。我国每年要进口超过8000吨的海外蔬菜种子,占国内销售额的25%以上。

    (四)水果供给与需求。根据科学计算,成人每天食用水果200—400克为宜。按照国家有关规划,我国的特色经济林面积到2020年要达到4100万公顷。经济林主要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饮料、调料以及工业原料等为目标的林木。截至2013年底,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3781万公顷,总产量1.48亿吨,经济林种植与采集业年产值达到9240亿元,过剩的可能性在于:一是据统计,2014年我国水果总产量增长至26142.24万吨,人均占有量为200公斤,总量上已经出现过剩。二是结构优化速度太慢。我国水果的优质果率约在35%左右,果品产量中仅有5%能够参与出口和竞争,还有近15%是属不合格产品。而发达国家的优质果率达7%,符合出口标准的高档果品占5%以上。三是大量存在低产低质的品种。四是果品深加工业滞后。

    (五)西瓜、甜瓜供给与需求。根据农业部办公厅的有关调查和统计,目前,我国西瓜、甜瓜播种面积已超过麻类、糖料、烟叶、药材等传统经济作物,约占种植业总播种面积的1.5%,其产值约为种植业总产值的6%,在部分主产区达到20%以上。2012年全国西瓜播种面积达180万公顷,甜瓜播种面积达3141万公顷,总产量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人均占有量为80公斤。不仅如此,我国西瓜、甜瓜生产逐步走向区域化与规模化生产格局,从全国区域布局来看,西瓜生产布局主要以华东、中南两大地区为主,甜瓜生产布局已发展成华东、华中、西北产区三足鼎立的格局。发展缺陷主要表现在优质产品比较少、品牌开发和经营不够、种子市场管理混乱、品种更新滞后、种植方式单一、加工滞后、产销失衡。

    (六)肉类供给与需求。2015年中国肉类总产量达8500万吨,[4]人均年消费肉类达到60公斤以上,平均每人每天消费肉类产品3两左右。进口冷冻肉比重持续上升。例如青岛市,2015年1—5月,牛肉进口5960万美元,同比增长191.2%,羊肉进口总额1.0614亿美元,同比增长79.6%。预计到2016年以后,包括畜牧业和渔业在内的养殖业总产值将超过种植业,成为中国农业中的最大产业和战略主导产业,中国在2030年之前养殖业将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是从区域来看,2015年西部地区的肉羊、肉鸡、肉牛养殖规模已经出现局部过剩,价格降低,总量和结构都需要重新评估。

    (七)奶制品供给与需求。近年来,我国奶业的发展明显迟缓,并且受到国际乳制品市场严峻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奶牛养殖规模超过1600万头,牛奶(生鲜乳)产量3725万吨。另根据统计,2008年至今,我国进口奶牛超过68万头,进口奶牛及其后代群体规模估计达到了140万头。与此同时,我国大中城市人均乳制品购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自2008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鲜奶消费量已从17公斤下降到14公斤左右。2014年,全国液态奶产量2400.12万吨,下降0.91%;全国干乳制品产量251.70万吨,下降4.17%,产量降低到2006年的水平。高档乳制品进口依存度加大。2014年我国进口工业奶粉92.34万吨,同比增加8.07%。

    (八)茶叶供给与需求。由于发展绿色农业的需要,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极快。2015年,全国18个产茶省茶园总面积达到4316万亩,采摘面积3387万亩,其中,湖北、贵州、陕西、四川4省茶园面积年均增加20万亩以上,产量增加。干毛茶产量227.8万吨,比上年增加18.6万吨,增8.9%。干毛茶产值达到1519.2亿元,比上年增加170.1亿元,增12.6%。结构优化加快:一是茶园结构优化,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达56.5%,有机茶园面积比例达6.2%。二是茶类结构优化,在干毛茶产量中绿茶、乌龙茶所占比例下降,红茶、黑茶、白茶、黄茶比例上升。三是茶叶提质增效继续取得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茶叶质量安全保持稳定,名优茶比重提高,亩产量和亩产值提高。但是,部分地区也出现了销售困难。

    三、农产品过剩原因和特点的科学把握

    (一)农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本文以上只是选择了八个主要的农产品作为分析农业产能过剩的基础。其实,农产品的种类很多,结构也很复杂。农业之所以也存在产能过剩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土地流转、“四荒地”开发等,农村经济资源的开发速度明显加快;二是大规模、优质量、打造品牌是西部大多数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许多地方把特色农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因此带来种养业的大发展;三是大多数农民的生产功能比较强,而经营功能比较弱,判断市场供需关系、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普遍比较弱;四是不完善的政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有些情况下就完全有可能演变成“瞎指挥”。

    (二)农业产能过剩的特点。认识和判断农业产能过剩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一是工业产能过剩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政府行为的不当,而农业产能过剩的推动力则主要来自于农村经济的自然增长。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市场带动的,政府的招商、引资、贴息、担保、牵线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号召、引导和政策扶持上。二是农业产能过剩特点主要是结构性的,是完全可能调整的。也就是说,农产品的“产能过剩”主要不是“规模过大”,而是“结构缺陷”,即优质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的比重低、产值小、边际收益率低。三是我国的区域农产品产能过剩与农村区域资源的结构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有些地方的过剩带有资源决定性的特点,资源结构太单一。

    (三)农业产能过剩与工业产能过剩的比较。一是农业产能过剩的程度要比工业弱。农产品的基本生产单位是农户,产量有限,而工业是企业和公司,投资规模大,生产量也大,产品和技术的转型难度也大。二是农业产能过剩多数是季节性的,这个季节过剩,下个季节就可以进行调整,而工业过剩一般是周期性的,需要比较长的调整时间。三是农业过剩的国内市场调节能量比较强。中国有近14亿人口,国内的消费市场很大,自我调节空间比较大,而工业基本上是开放型的,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大,不是一个国家就能够完全调节得了的。四是相对来说调整农业产能过剩的成本要比工业低,因为原始投资比较小。工业的原始投资非常大,要真正调整就必然涉及到许多企业、行业或者产业所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因为农业产能过剩的调整成本相对比较低就认为影响也小,影响同样很大。农业产能过剩的调整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投入的回收,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当年收入的水平。因此,不能小觑。

    (四)农业产能过剩的内部结构性特点。从农业内部结构来看,“产能过剩”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以及消解成本是完全不同的。总体来看,种植业的消解成本比较低,不论是种植粮食、蔬菜、甜瓜,还是种植油菜、药材和西瓜等,这个季节市场过剩,下个季节就调整种植结构,所以成本不是很高,主要是影响收入增加。而养殖业的消解成本比较高,这是因为搞规模养殖一般要建设养殖场、引进大量的母系和父系养殖对象,规模越大,调整成本就越高,这种情况对于陆地养殖和水产养殖都是一样的。同时,不同农产品系列的出口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过剩的水平,出口越好,过剩情况就好些。相反,如果出口不行,过剩程度就比较严重,消解成本也就比较高。

    四、提早防治农产品过剩的决策问题

    (一)高度重视农业产能过剩问题。所谓“产能过剩”实质上是政府行为过度的问题,也就是政府对于市场、产业、品种、产值的干预过度。大多数地方政府在决策农业发展战略的时候,基本上是只考虑本地资源和“小空间”因素,而很少考虑大市场、大空间、大数据因素。所谓“高度重视”就是说,顶层决策和中观决策者在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工业有明显的过剩,而且要认识到在市场条件下我国的所有产业、所有行业、所有产品,都有“产能过剩”的问题,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宏观决策不能只考虑解决工业产能过剩,也必须充分考虑农业的产能过剩。

    (二)科学判断农业“产能过剩”的基本态势。当前,我国农业的产能过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结构性过剩。与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相联系,优质的农产品、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的比重低,传统的、落后的、淘汰的产品比重比较高;二是品质性过剩。同样是优质农产品,但是由于种植方法、环境的滞后,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品质,从而变成劣质产品或者不合格产品。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农产品的产能过剩主要表现在与“国际惯例”的过剩,即优质的、绿色的、无公害的农产品的生产比例低,出口能力弱上;三是总量过剩。由于全国的农产品生产量确实过大,国内市场又有限,而国外市场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导致结构性、阶段性、局部性的销售困难;四是需求过剩。受经济增长和发展战略的“下行”影响,城镇消费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减少了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三)准确选择解决农业“产能过剩”的策略。农业产能过剩的关键是结构性和品质性。所以,解决农业“产能过剩”必须采取如下对策:一是要减少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干预活动,培育、农户、农村市场自我调节的新机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加工、如何销售等,最好由农民和农村经济实体自己决策;二是政府可以利用信息网站向全体农民宣传、介绍国内外农产品、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等方面的科技研发情况,介绍优质的产品和生产技术;三是解决农业的“产能过剩”必须坚持“预先、提前、尽早、预防、预警、防治”的“六位一体”原则,加强对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的中长期预测分析;四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种世界上最好的、养世界上最好的”的农业发展新战略;五是对明显已经过时的农产品生产项目坚决淘汰掉,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彻底的“整形”。

    注释:

    [1]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21亿吨 连续十二年增长,中商情报网2015-12-08。

    [2]国家统计局,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海峡都市报 2015-01-20。

    [3]2015年中国大豆进口创下历史新高,中国食品科技网2016-1-14 15:12:49。

    [4]2015年中国肉类总产量应达到8500万吨,青岛晚报2015-9-28。

    (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最后的知青情怀

    徐敏他们是一群北京知青,曾经的激情并未因离开而冷却。他们是一群热血之躯,并不因身份的变化而清高。他们是一群分散到四海的个体,但却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