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山水中“云”的表现教学思考
【摘 要】本文从中国画山水技法之一——“云”的画法表现中探讨教学思路。阐释了历代的山水画家如何处理“云”在画面中的氛围营造,并引发了山水画教学中对“云气”的成功处理所营造山水画的诗意之美、理想之美的艺术形态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画;云;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75-02
中国画重在“意”,“虚实相映”“以虚代实”,在艺术观念、艺术手法上不着意于再现客观景物表象的真实性,而在于山水画的意境创造,侧重于表“自然之性”、图“内涵之神”。云作为自然景观、自然之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其它自然形象统一于组合形象时空结构中,以构成完美的艺术意象。在中国画山水教学中,“云”在山水画面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云”的表现技法、画面氛围的营造、空间意识和艺术处理等,都要体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云”的“留白”的理解和对“云气”的掌控能力。这种中国画中独特的审美意识、大胆的空白意识是中国文人画对画面清淡、无为、含蓄的深情告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画表现云的一种意会性的手法。
一、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
“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笔者认为这是对“云”和“山”两者在山水画中有所作为的赞美罢了,我们在中国画山水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云”是山水画审美观中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学生在山水画中画云时,要注意画面的空间处理和意境创造,注意“疏中密,密中疏”的“云”之布局。云是游荡、漂移、悠闲之类的形体,忽而如涛远流,忽而聚密如团,瞬息万变,“无常形而有常理”。苏东坡认为:“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他的美学见解是颇有深意的。
本是自然界中的不同图像,但在山水画中,常被广义地归结到云的表现范围去处理,这也和中国画重在“神似”的艺术处理手段和工具性能的特点有关。山水画大都以“云气为象”来概括表现。宋代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说:“夫通山川之气,以云为总。”云烟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通气”。 一幅山水画的着墨部分以山为主,要注意脉络连贯;空白的部分则“以云为总”,这就是要求注意气脉相通。二是通过云烟以“助势”。山石树木是静的,而云烟则是动的,以云势助山势,则山势更加高峻峥嵘,正如郭熙在《林泉髙致》所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画云不单是意境、气韵的需要,也是画面布局的需要。一般来说,一幅山水画的树木山石往往是相对较实的部分,而云水则往往是相对较虚的部分。因此,烟云可以起到“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作用。清代的王概在《芥子园画传》中说:“一丘一壑着意太闲处,乃以云忙之。”又说:“古人谓云乃山川之总,亦以虚无浩渺中藏有无限山水皴法,故山曰云山,水曰云水。”由此可见,云气的成功处理,对于加强山水画的诗意之美、理想之美的艺术创造,对于以有限的画面去展现丰富、无限的意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们在教学创作中,对云烟的形态情致、因气候变化和季节变迁而产生的不同差异,要在画面中有所体现。
以上大都是从精神意象层面上对平凡又有奥秘的云进行概括的,这些经验在教学创作中有利于让学生按照美的法则去拓展山水画的意境、丰富山水画的意蕴和提高作品的情趣。在山水画的构成中,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山之有云犹鱼之得水,自然空灵,因此云气处理在加强诗意美的艺术创造方面,不论是从自然变化中烟云笼罩的朦胧美,还是烟云隐现的虚实美,都能于有限的画面中表现出更丰富的意蕴。
二、写胸中之丘壑,画笔下之云烟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是不断演变的。在距今约两千多年的马王堆汉墓中的彩绘棺椁上有这样一幅画面:五彩描绘的流云漫卷在宇宙太空,在云层变化间穿插着一百多个神怪和奇禽异兽,用云的自然流动的结构空间来组织画面,想象丰富,以质朴、稚拙的手法,将云作为主要意象来表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构思意图。魏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主要是表现人物,但通过其中人物背景所描绘的山水形象,可窥探我国山水画在魏晋时期的萌芽阶段逐步从人物背景中解放出来的历程。图中云水皆以圆弧形匀称的中锋线条勾出,用笔细劲古朴,云水之间有“不问云耶水耶,笔之所主,意以为云则云,意以为水则水”的感觉。到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以青绿为格,岭上山腰云朵穿插,以勾线填粉的图案、古拙造型的手法,在背面或正面施以不太重的白粉填染,这种画云的方法和画面工整纤细的装饰意味很协调,对后世特别是宋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唐、五代时水墨山水画兴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画风。宋代对文人画的提倡,使得水墨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趋于成熟。山水画画派逐渐增多,勾、染、皴、点等多种技法产生,描绘方式由六朝时单纯的线条框廓发展到笔墨融洽、多种墨法的运用,能更好地、有效地表现出山川四时朝暮、风、晴、雨、雪的不同气象。随之在云气表现方面也有了不少新的探索和变革,在这方面,“二米”父子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山水画教学中画云有工笔和写意两类,水墨山水则多用空云及染云,或染勾兼用,染有内染、外染、又有墨渍、粉渍、干擦、湿染之别。“董源、巨然”以来的江南画派,大都着意于云峰出没的岚光山色,十分重视以云霞烟霭来丰富画意,以致于云气的表现形成了一种一脉相承的艺术处理手法。
三、结语
古人云:“山无云不秀,山无水不活”;“山以水为血脉,以烟云为神采”。山水的奇妙姿色,多在晨夕烟雨云水变幻当中表现出来,古今山水画家都在表现云水方面展露出技巧与功力。云的画法要求我们在学习描绘一幅重峦叠嶂的山水画时,巧妙地运用云烟,穿插分割于其中,使画面整体有分有合、有虚有实。中国画不染天而染云,并擅长画云。云岚、云海、烟云、祥云、白云等都是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创作中,我们时常遇见真山真水,有时见云,有时不见云。见到真山真水没有云,但在画面中要加上云,这是画面的需要所造成的,所谓“太实了,以云烟虚之”。因此,我们平常在创作教学中画云不单是意境、气韵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画面布局构成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宇文洲.青绿山水技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2]丘挺.中国历代名家技法[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
[3]王克文.山水画谈[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谷利民,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