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为何走不出诗歌鉴赏的困境
【摘要】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但由于教师的教学不得法及学生的学习不到位等原因,诗歌鉴赏成为限制学生成绩提高的”瓶颈“,本文对学生在鉴赏诗歌过程中的诸多障碍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诗歌鉴赏 困境 策略
诗歌鉴赏是近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也是中学生学得最吃力的知识点,虽然老师平时在指导上都花了不少工夫,但收效甚微,学生们始终对诗歌鉴赏感到烦恼。为什么他们走不出诗歌鉴赏的困境呢?我认为除了老师指导不得法以及学生对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等把握不准外,学生自身也还存在着一些鉴赏障碍:
一、先入为主,机械套用
鉴赏诗歌不仅要动脑思考、勇于质疑,更要打破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常,伟大的诗人大都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创作风格,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白居易的晓畅,李商隐的朦胧,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学生也学过他们的代表作,对这些风格都较为熟悉,但是,学生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懂得每位诗人的诗风又不是千篇一律的,李白也有他的伤感,杜甫也有他的愉悦,苏轼也有他的柔肠,清照亦有她的爽利,不一而足。学生在欣赏诗歌时,常常是受其主要风格的影响,先入为主,机械套用,因而出现了理解的错误。如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开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写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们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边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旖旎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字里行间蕴含的是诗人悠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而有些同学却把“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理解成此地战后萧条,人烟稀少,错误地认为此诗句正是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集中体现。这显然是受杜甫沉郁诗风的影响,先入为主、机械套用而作出的错误理解。
二、死守语法,不顾语境
古诗词讲究平仄、对仗、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词序和语序要发生变化,这给鉴赏带来了麻烦。在鉴赏时,学生常常会按现代汉语正常的语序去理解诗句,死守常规语序,不会灵活变通,因而出现了理解的障碍。比如苏轼《浣溪沙》中的“簌簌衣巾落枣花”,学生对这句诗感到迷惑:衣巾怎会落下枣花呢?其实,“枣花”应是主语,“落”是谓语,“衣巾”是“落”的补语,“簌簌”在句中应是状语,这句诗的顺序应是:“枣花簌簌落衣巾。”这样的倒装例子很多,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其正确的语序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其顺序应为“何日遣冯唐持节(到)云中”;等等,这些倒装的句子往往会成为学生理解、鉴赏的障碍,影响了他们对诗句的领会。
再有,在古诗词中,有的语句需要联系上下句来分析,如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要理解好此联,关键在“坐”字,而要正确理解“坐”字的意思,就不能不看语境。一些同学就是不会联系上下语境,把“坐”字理解成动词,因而上下句的逻辑关系就很难弄清楚了。其实,“坐”字应理解为连词“因为”。诗人就是因为在登山的路上惊喜地发现了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之景,满山枫叶,比江南二月之春花还要火红,所以,他热爱这枫林晚景。也正是因为这种热爱之情,驱使他停车而望,陶醉其中。
三、只重诗句,忽视诗题
诗题对诗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领功效,因而许多诗的内容和情感基调通过诗题即可略知一二。诗题中的一些诸如“喜”、“怨”、“哀”、“恨”、“送”、“别”、“忆”、“赠”、“答”、“吟”、“怀”等字眼就有明显的点睛作用。例如陆游的《书愤》就可以品味出作者抒发的是感慨与忧愤之情。但有些同学在鉴赏诗歌时却常常只注意具体的诗句,而忽视了诗歌的题目,以致理解过于肤浅或错误。例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对这首诗的赏析,部分同学认为这只是一首写闺意的诗。红烛高照,一位初嫁的少妇黎明起来化妆,准备到堂前去拜见公婆,她担心自己画眉画得不漂亮,轻声问丈夫:“你看我画的眉浓淡款式够时髦吗?”这样从字面上理解诗句,虽也有生活气息,但有失肤浅,未能真正理解此诗的本意。只有结合诗题,我们才能理解到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并以此向张籍打听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主考的要求的真正用意,这样理解才能真正品味到作为一名应试举人,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
四、不明历史,脱离时代
对古诗的鉴赏,要做到知人论世。不仅要了解诗人的一些人生遭遇、志向品格、作品风格,而且要对诗中抒写的对象所处的时代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正确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唐代,由“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整个唐王朝海内升平,社会富庶,国势强盛;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断。到了北宋,北方经常受到辽和西夏的威胁。南宋时期,金兵入侵中原,统治者抵抗不力,以致大片领土沦陷。了解这段历史,可以说是赏析唐宋诗词的基础,但有些同学对此知之甚少,因此不能体会到盛唐诗人如李白等那种乐观、豪迈、昂扬的精神风貌,也不能品味出唐末诗人如杜甫等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更难体验到宋朝词人如辛弃疾等的希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例如对杜荀鹤《山中寡妇》的赏析,部分同学把“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两句诗理解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徭役是逃脱不了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作者是唐末的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不了解唐末藩镇割据时节度使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而连年征战、加重徭役的那段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现实。其实,作者在此表达的是对山中寡妇的深切同情和对残酷的剥削、繁重的赋税徭役的憎恨。
五、不懂物候,不识时令
中国的诗歌大多涉及物候,正所谓不见一“春”而春意盎然,不着一“秋”而尽显秋韵。因此,在赏析诗歌时懂点物候、知点时令,才能正确体会诗歌的意境。然而,有些学生平时不注意季节的交替、景物的变化,对物候知之甚少,以致不知燕子衔泥是初春的标志,杜鹃啼叫乃初夏之暗示,更不知红枫满山乃秋之已深,梅花傲雪乃冬之正寒。
鉴赏诗歌如果不懂得这些物候、时令知识,往往会出差错。例如宋之问《题大瘐岭北驿》:
阳日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诗人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交融。那么诗人以何时之景衬怎样之情呢?学生竟然答为:用夏日傍晚之景衬托悲苦的思乡之情。可见学生对秋天雁南飞这一物候以及梅花开放之时令并不了解,并且误把“阳日”当“夏日”了。
当然,造成学生鉴赏错误的原因不仅仅是这几方面,还涉及对表达技巧是否熟悉、对主旨思考是否深入、对形象的把握是否准确等问题。但以上几方面却常常是中学生的鉴赏障碍,使他们难于走出诗歌鉴赏的困境。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跨越障碍,走出困境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鉴赏时,虽然说经验很重要,但不能单凭经验而随意臆断,应避免机械套用。对于每一首诗,我们在欣赏时都要持认真的态度,尽力去寻找此诗与我们所学过的诗歌之间的不同点,结合作者当时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感。
(2)要有全局的观念。要把握好一首诗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忽视这首诗的每个字、词,要有局部深入细致的分析,又要通观全篇,不能忽视诗歌的题目、作者乃至诗中的注释等,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还要注意题干给我们的暗示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诗意。
(3)根据诗歌的特点,有意识地积累经验。诗歌的语言具有跳跃性,并且受到平仄押韵的限制,因而诗句的倒装是常有的,我们在理解诗句时,必须从句意上整体把握,不能拘泥于语法逻辑,要根据上下句意进行合理的词语调整。又因为诗歌语言具有洗练性、浓缩性,所以我们必须理解好诗中的每一个意象,在平时的鉴赏中认真领会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不断积累物候知识,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语文与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贯通诗意。
总之,要走出诗歌鉴赏的困境,既要有老师的得法指导,又要有学生的经验积累,既要掌握传统的技法,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能做好这几方面,我想,鉴赏诗歌将成为一件乐事了。
★作者简介:陈日平,广东省高州市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