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思君君何来吾愿抛贵换真情
邹怡
【摘要】本文以作曲家王祖皆、张卓娅夫妇与词作家王晓岭共同创作的以古代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声乐作品《贵妃醉酒》为分析对象。此曲在创作上大胆借鉴了戏曲演唱方法,全曲贯穿着浓厚的京剧韵味。文中笔者主要是对歌曲的故事背景,曲式结构以及歌曲中的几个“醉”字的演唱特色做进一步的分析,以便为学习者更好的认识和掌握此类新创民族声乐作品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贵妃醉酒;民族韵味;演唱分析
引言
以历史人物故事创作的歌曲,如《文成公主》《昭君出塞》《贵妃醉酒》等,都是中国民族文化通过声乐的表现形式来让大家认识和了解历史中所包含的真善美,是对人生真谛的一种启迪。作品《贵妃醉酒》通过对历史人物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古代宫廷女子真情难获的悲哀和对人间真情的渴求。
一、歌曲《贵妃醉酒》背景介绍
(一)歌曲《贵妃醉酒》的历史背景
“贵妃醉酒”的故事追溯到唐朝天宝年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李杨”爱情生活的一段小插曲。杨贵妃与唐玄宗原本相约百花亭品酒赏花,便在百花庭前设宴苦等,却听闻唐玄宗中途移驾西宫,与他人共度良宵。面对良辰美景,却无良人赴约,杨贵妃心情越发郁闷,万种风情一时竟难排解,于是独自饮酒,欲借酒浇愁,抒发内心对容颜易老,色衰爱弛的感伤,却不料酒入愁肠不胜酒力,最后喝的酩酊大醉。
歌曲通过对杨贵妃内心苦闷、强自作态到不能自制、沉醉失态的心理变化过程的描写,细腻的刻画了杨贵妃失宠时的内心世界。音乐用悲情凄凉气氛的渲染,加上运用低回婉转的唱腔,将哀怨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歌曲中不同的几个“醉”,将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相融合,配合一系列惟妙惟肖的动作,更是形象鲜明的向我们呈现出主人公因不满、怨恨以及嫉妒而醉酒时的精神状态。
(二)歌曲《贵妃醉酒》创作背景
《贵妃醉酒》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王祖皆、张卓娅夫妇与词作家王晓岭共同作曲而成,它将我国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技巧相结合,在2010年第十四届青歌赛上一经推出就广受大众声乐爱好者的喜爱。该歌曲以杨贵妃与唐明皇的历史故事为载体,赋予其独特的旋律曲调和创作技法,使人听来颇感凄凉。
二、歌曲《贵妃醉酒》曲式分析
新创民族声乐作品《贵妃醉酒》是一种不规整的音乐结构,为并列三段式,由引子、间奏和尾声组成。全区速度分为快、慢、快,开头有8小节引子,节拍为四四拍,最后一小节为四二拍,为A段杨贵妃的情绪做铺垫, A段旋律主要展现一种初醉酒的状态,共两段,多采用级进音程和小跳进音程,间奏速度加快,而进入B段,节奏开始加快,乐句长短不一,二拍子与四拍子交替出现,似乎是醉到一种“高潮”的状态,借鉴了京剧中的紧打慢唱的板式节奏,由强渐弱,而在全曲中最有特色的要属在唱中加入戏曲的念白,更加深了歌曲独特鲜明的戏剧风味。C段结尾部分的拖腔形象深刻的表现主人公难以释怀,欲罢不能的惆怅心情,全曲板式的变化,音程的大跳,在表现人物感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爱恨交织,借酒抒情”的演唱处理
新创民族声乐作品《贵妃醉酒》是一首情感内涵十分丰富的作品,要求演唱者在演绎这首作品时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风格韵味有准确的了解和把握。不能空有其音不表其情,只是空洞的唱出乐曲,而没有用心去把握角色,这关系到演唱者能否细腻准确的表达和演绎这首作品,致而感染听众将其带入歌曲的意境之中。歌曲中反复出现的“醉”字贯穿全曲,内容丰富,具有层次感,每一个“醉”字在处理上也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醉”字分别代表杨贵妃当时表现出来的不同情绪,因此笔者着重分析歌曲中出现的几个“醉”字,以便于演唱者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情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演绎这首作品的目的。
(一)“醉”的哀怨
歌曲开始的三个“醉”字,是杨贵妃出场的念白,是一种求醉的表现,宜采用真声色彩较多、带甩腔的唱法。到最后收韵时完全归为“ei”,可尝试京剧中传统的“喊嗓”技术,通过对闭口音的“喊嗓”训练,从而保证共鸣与音色的统一。其中第三个“醉”字宜将其拖长处理,以此表现杨贵妃得知唐太宗移驾西宫后的失望之情。
念白之后是对“金炉,空罗纬,百花亭”等一系列场景的描写。其中的“百花亭”是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玩乐之处 ,充满了美好回忆,唐明皇还曾召李白在此作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露华浓…..”的诗句赞美杨贵妃的美貌。看到眼前的景象,想到当初的甜蜜受宠,,更是让杨贵妃现在的失宠备感凄凉。这几句音域跨度不大,在咬字上要轻柔,似说似吟,特别要注意归韵,从声音和体态上表现主人公面对今非昔比境况的失落之情。
此段结尾处的前三个“醉”字,力度均不能太强,声音也不宜过大。而后面的每个“醉”字都要比前一个唱得更亮,要连贯处理,尾音要叹出去。此时的杨贵妃刚开始饮酒,处于微醉状态,身体不由自主的偏斜,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只能故作矜持,却又想借酒消愁,为自己的失宠而表达自己的不满的复杂的心情。最后一个“醉”由高到低叹出,表现出杨贵妃还未醉酒之前,对自身境况的哀怨之情。
(二)“醉”的惆怅
第二段开始句“华清池水余温在,霓裳羽衣舞难随”,其中华清池是杨贵妃与唐玄宗李隆基的定情之处,而“霓裳羽衣舞”则是杨玉环为唐明皇所作《霓裳羽衣曲》而专门创作的舞蹈,是李杨二人美好爱情的象征。 “余温在”“舞难随”,物是人非,斯人已不再如往昔,杨贵妃不禁心生惆怅,几杯下来,醉意即生,醉态即显。此时的杨贵妃开始放下矜持,语气比之前更强硬一些,出现的“醉”就要比第一段的“醉”处理的更加强烈激动,小腹加强对气息的控制力,使声音音量具有由弱渐强再渐弱的线条感和层次感,并略带有哭腔的演唱,心中无限惆怅,似乎满腔不满情绪濒临爆发。
(三)“醉”的癫狂
第三段“羡只羡鸳鸯戏水成双对……说什么荣华,道什么富贵,怎如那粗茶淡饭举案齐眉”,是杨贵妃对一生相随的平凡爱情的美好向往。本段运用十六分附点音符,节奏和速度发生巨大改变,与之前形成强烈对比,将情绪推入高潮。此时的贵妃越来越无法抑制悲愤的心情,放任自己近乎于“疯狂”,“再饮了这一杯醉、醉、醉”, 杨贵妃已然喝的酩酊大醉,放肆的狂饮,不再束缚自己,醉态尽现。“就与你比翼飞、醉、醉、醉”,这前后六个“醉”字是全曲的高潮,似乎欲将所有不满怨愤的情绪借此毫无保留的爆发出来。演唱者要在形态上将杨贵妃大醉后心情悲愤的情绪通过眼神和动作的配合表现出来,在演唱时要比之前唱的更加的激动,动作不应再矜持,“醉”字喷口而出,不假思索,亢奋有力,与之前出现的“醉”表现出来的收敛状态呈鲜明的对比。
(四)“醉”的无奈
从第四段“待等那青丝白红颜退,才知道”,每个字需唱的坚实有力,拍速愈减,速度从108转为50,拍子为四四拍,表明此时的杨贵妃开始缓和自己的情绪,也是其情绪得以发泄后暂时的自我平复。这一句采用京剧中的四分之一拍跺板的节奏,演唱时可以将咬字加重。而唱到“千姿百媚比不过人间真情贵”时,语速缓和,音量渐小,情绪已逐渐平复,是杨贵妃一系列发泄之后,对自我的反省,对人生的感悟。因此,这段是对全曲中心思想的总结:世上最珍贵的莫过于真情,而非荣华富贵!
而全曲中最后结尾出现的“醉”,是在爆发之后几乎失去力气的杨贵妃对人生真谛,爱情真理的领悟,是对如今自身爱情愿望无法实现的无奈之叹,也是对一切无法重来的悲剧人生的无奈与感慨。所以这最后的“醉”字在演唱上要运用甩腔渐强的甩出去,高音要唱得充满力度,拖腔到高音时,“醉”字要充分运用头腔共鸣完全甩出去,是对全曲尾声的体现。
结语
歌曲的几个“醉”表现了杨贵妃对人生的哀怨,对失宠的惆怅,以至癫狂,甚至无奈,给人以一定的启发与思考:对古代杨贵妃这类历史人物来说,再富贵奢华的生活,再美丽的容颜,都犹如过眼云烟,倒不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所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平凡真情那般可贵。
歌曲《贵妃醉酒》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新创民族声乐作品,乐曲在充分运用民族声乐元素的同时借鉴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要想更好诠释这首作品,就要先了解作品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也才能更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此外,这首作品对演唱者的发声和表演等方面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演唱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歌唱技能,声音具有一定的张力,还要有一定的戏曲表演功底,才能‘声情并茂的诠释此类民族声乐作品。
参考文献
[1]韩勋国,吴晓娜.音乐表演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2]蒙曼.蒙曼说唐.唐玄宗[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1).
[3]董德光.戏曲表演程式研究[M].学苑出版社,2013(11).
[4]张红英,王浩东,张钒.声乐教学与表演艺术实践探索[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3).
[5]伦纳德.迈尔.音乐、艺术与观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6]王光祈.中国音乐史[M].团结出版社,2007(1).
[7]任莉.京剧《贵妃醉酒》与民族歌曲《贵妃醉酒》声韵美之比较[J].戏剧世界,2011.
[8]梁茂春.中国民族音乐[M].中国文艺出版社,2003(4).
[9]郭芳.民族声乐作品《贵妃醉酒>对京剧《贵妃醉酒》的演唱借鉴[J].音乐创作,2013(2).
[10]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