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新技术与传统期待视野的碰撞

    马琳

    一、 对想象的描摹与对现实的还原——“特效”的另一种表达

    如果要说初次观看微电影《鹬》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必定是“真实感”,影片制作效果十分逼真,甚至有许多观众看后认为这是一部结合实景拍摄的动画电影,但恰恰相反,整部电影的制作,包括我们所见到的逼真场景,都是运用电脑技术完成的,没有借助任何实景。《鹬》的技术成就同许多动画电影一样,主要包括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尤其是视觉效果,随着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制作的精细程度也不断提高,甚至使特效成为评判一部电影的重要标准,同样是获得奥斯卡奖的《疯狂动物城》也是一部技术制作十分优秀的电影,除了片中的各类隐喻和思想表达,其高超的技术投入也是主要卖点之一。

    《疯狂动物城》的创意来源于《柳林风声》,缘起于导演拜恩·霍华德想要构建一个由动物组成的“真实世界”,制作方为了最大程度地追求和呈现真实,逼真地展现影片中的动物城,花了近18个月的时间对世界各地各类动物进行调研,拜访了知名动物研究专家,团队还特地成立了一支支远赴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小分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进行动物个性与行为的发掘。并由此设计出影片中苔原镇(Tundratown)、撒哈拉广场(Sahara Square)、朱迪的家乡——兔子洞(Bunnyburrows)等景观。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词,那就是——真实感。

    除了真实感,技术还为我们带来了奇妙的观影效果。《奇幻森林》改编自1967年迪士尼動画片《森林王子》,获得了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该影片的技术团队采用了好莱坞目前较为尖端的动作捕捉技术以及真人CG技术和写实动画工艺,并将三者以影片需要的方式进行了有机整合,制作方对棕熊巴鲁、老虎谢利·可汗等面部表情较为丰富的动物采用了捕捉技术,而蛇和普通配角等则完全由电脑技术打造。影片除了男主人公毛克利采用了真人表演,其他动物和场景全部采用CG技术制作,毛克利作为真人的加入,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但影片对各类动物的刻画与描摹不输《疯狂动物城》。

    无论是《奇幻森林》还是《疯狂动物城》,都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场景,里面有导演借助动物对整个人类社会表达的反思,相比较技术层面的“真实”,想象的描摹更是导演们所注重的。《鹬》则相反,与前两者不同的是,《鹬》的主题很轻巧也很细微,如果说《疯狂动物城》和《奇幻森林》是对想象的描摹,表达的都是诸如政治讽喻、未来想象、人性思考等较为宏大的主题,场面华丽丰富且夺人眼球,那么《鹬》则更偏向于对现实的还原,平淡、日常,试图在真实与虚幻的平衡点上使人获得观影的享受。影片中小矶鹬成长的背后也没有注入许多的隐喻和训诫,电影追求的是另外一种“真实”——一种生活与情感上的真实。

    二、 潜藏在高新技术下的传统叙事逻辑

    短片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步入成长关键期小矶鹬,需要脱离父母的庇护,学习着通过自己的能力寻找食物,它要克服的第一关就是海水,然而在遭到海水冲击的打击后,小矶鹬拒绝再次下水捕食。面对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海水,它内心充满恐惧,幸运的是,它遇到了同样在海滩上捕食的寄居蟹一家,在得到小寄居蟹的鼓励后,小矶鹬最终战胜海浪和内心的恐慌,勇敢下海捕食。影片最后,它在静谧的夜色中满足入眠。不难看出,电影故事情节十分简单,表达思想也是成长、勇敢、亲情、友情等日常与朴素的主题,整部短片没有过多波澜的情节,洋溢着淡淡的温情。

    为什么同样是对真实生动的追求,《鹬》和《奇幻森林》《疯狂动物城》却表述了完全不同的“真实”呢?何谓生活真实、情感真实?影片如何对其进行表达的?

    《鹬》所表达的生活与情感的真实,这也许和皮克斯的一贯的创作理念相关,自2006年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购后,皮克斯的许多动画都融入了迪士尼的风格,但同时带有鲜明的皮克斯动画工厂式风格的印记——运用技术对文化实现最大表达但不喧宾夺主。

    近年来,当大制作动画电影天然背负某种隐喻成为许多观影人的期待视野,《鹬》的出现带来的则是一种返璞归真式的观影体验。《鹬》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技术革新带来的逼真效果,也在于皮克斯对自我风格的坚持,在短片因为CG技术获赞的同时,导演和编剧对电影叙事逻辑的把握尤其不能被我们忽视,这种潜藏在高新技术下的传统叙事逻辑真正代表了影片的灵魂。

    同导演李安一样,艾伦·巴利拉罗试图让观影人参与进来,这时技术的真实会让观众在视觉上参与进来,通过镜头增强观众参与度的尝试在影片中俯拾皆是。例如,开场时小矶鹬望向远处的大海,以小矶鹬为聚焦点,较近处和较远处都变得模糊,视线聚焦在了人眼可及之处;又例如,羽毛的颤抖和小鹬胸腔的上下起伏也模拟人的呼吸节奏,以及多个场景中模拟真人视觉的纵深感,都增强了的生活真实感。

    《鹬》的技术使用是全新的、最先进的,但其故事叙述逻辑却又是很传统的,节奏明快顺畅,没有明显的刺激性起伏,影片情绪细腻温和,故事的叙事逻辑简单直接,有返璞归真之感。虽然使用小格局但不落于庸俗,角色关系也仅仅包括了单纯的亲情与友情,场景划在一小片海域中完成,虽然这与动画时长较短不无关系,但这些也向我们展示了小制作的自觉和小制作带来的亲切感。

    短短6分钟的影片,从开场小鹬跌入砂砾中再钻出,沙子从头上滑落,到从潮汐中落荒而逃,羽毛根根立起来,再到潜入海水中睁眼看海底,这三个场景代表了小鹬的试探—受挫—成功,是影片较少起伏情节中的节点性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段场景都中都凸显了技术的运用,砂砾、羽毛、海浪,都在CG技术的处理下显得非常逼真,同时,这种效果上的逼真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技术的支持融合到了情节的推动甚至情感的起伏中,这是一般强调技术制作的动画很难达到或者说不会去观照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成就了《鹬》的风格。

    三、 对电影真实感期待视野的错位与多元

    观影人对动画片与真实感的期待视野存在一种错位,因为很难定义什么是真实,这是一个哲学问题,电影层面的艺术真实尤甚,但当受众的期待视野聚焦在电影的真实感上,尤其是这种期待视野多元且错综复杂时,制作方要如何通过技术与艺术进行回应便成了电影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期待视野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受众如此庞大的现代社会,迪士尼等电影发行公司在进行动画制作时必然要将受众的期待视野纳入考虑,但又必须保证艺术质量,此时技术的参与也许能够打开新的大门。

    从对电影真实感期待视野的发展史来看,电影拍摄伴随着不间断的技术革新,从最早的黑白默片,到后来的彩色有声,再到3D立体效果电影,电影技术在变得精细的过程中电影文本也在悄然改变,许多新类型电影出现,技术的参与度不可忽视。如今的电影制作有一个方向,就是一直在试图通过技术更加接近真实,比如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全片运用每秒120帧,4K解析度与3D立体效果进行拍摄,并以此为影片宣传的重点之一。影片为此要求演员素颜出镜,电影放大了所有细节,试图最大程度还原拍摄场景,给人以身临现场之感,细节的极度放大使細微的、稍纵即逝的情感表达能够在大荧幕上被感知,因为有了这种技术,电影的拍摄必定会生出新的表达方向,《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因此成为电影技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影片。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不同于生活,这种不同就在于电影与生活间建立的微妙距离,技术可以拉近或疏远这种距离,但无法将其消灭。

    相比较真人参与拍摄的电影,动画片的制作离人们对“真实感”的期待视野更具有疏离性,相比较其他电影(包括普通生活类电影和真人出演的特效电影),观影者对动画电影“真实性”的期待视野也较为复杂,有时期待视野甚至朝着两极发展,有人认为逼真在动画电影中并不重要,因为这是对真人电影的复刻,追求逼真在很多时候意义不大,有人则认为仿真能够带来更多的视觉震撼,包括情感参与,这种真实与虚幻的平衡可以在技术的参与下得到完善,甚至猜想有一天技术会成为动画电影不可或缺的支撑,到那时,技术的参与会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表达,隐藏在人物和情节之下,但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技术是否会成为影片成功的关键呢?电影对真实的追求何时会达到极致呢?现在不得而知,但从目前对电影技术的探索热情看,我们还有很大的前进空间。随着影视特效技术的不断升级,技术将不只是辅助工具,为视听效果添砖加瓦,而是会参与到故事中来,甚至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鹬》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鹬》的特效制作亮点与其说是逼真,不如说是尽可能去贴合人类的视觉体验,人并不一味求复刻,注重的是从人出发的个体感受,如在望向远处时近处的场景会被虚掉,是模拟了大脑和人眼在同一时刻只能处理有限的信息,这种“真实”正是利用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是仿真而不是一味逼真,留给观众很多想象空间,换句话说,是服务与“欺骗”观影者的感官。

    表达的含蓄不仅仅体现在故事上,还体现在技术上,真实与直接需要技术的支持,隐约与含蓄同样需要,而《鹬》就属于后者。

相关文章!
  • 豆瓣阅读的UGC运营模式分析

    【摘 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它的互动性和双向性,用户在新媒体的使用过程中不再只是单纯的接受者,也是自主的传播者

  • 孙逸馨、刘师成作品

    作者简介:刘师成,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江西省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艺术。孙逸馨,景德鎮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获国家职业资格伍级证

  • 校园专属APP的设计艺术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作为科技强国,在科技方面不断进步,互联网创新符合当下大学生团体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校园APP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