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语记游类文言文的群文阅读教学
在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作品中,记游类的文学样式具有独特的品质。“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作者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针对这种文体的教学,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文言文教学。笔者拟以群文阅读为切入点,尝试构建初中记游类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模式。一、勇于突破,尝试群文阅读教学
新媒体不断出现,并且越来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此背景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习惯发生了转变,单篇教学带来的信息容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学情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自然需要随之作出相应的转变。因此,教师需打破教学惯性,探寻群文阅读的理念与方式。首先,教师要唤醒学习主体归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教师惯有思维的影响下,不少学生选择了慑于教师权威的暂时顺遂,顺着单篇教学的路径进行学习。群文阅读是一种突破,因为阅读量的增加,教师不可能一篇一篇地带领学生进行鉴赏,而是需要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适度的任务驱动下,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自然就会慢慢回归。其次,教师要实现多种贯通。一是课文之间的贯通,课文教学不再是平均着力,而是开展基于一篇文章的多篇发散性或者主题引领式教学。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比较《小石潭记》《核舟记》与它的异同。先确定《桃花源记》的特点,它是以叙写桃花源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为主的,记事性色彩明显。然后,研读另外两篇文章,学生可以发现《小石潭记》以描写小石潭的景色为主,写景性特点显著。《核舟记》则主要咏叹制作技艺精巧的核舟,咏物性特质鲜明。二是师生之间的贯通,阅读教学不再是教师的单向传授,而是师生之间的适时互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初步认知情况,或者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学情分析,并据此确定教学的起点以及要达成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因为群文阅读的复杂性,学生的参与自然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障碍。面对这种随机生成的新问题,教师应该相机而动,或加以点拨、引导,或加以阐释、说明。例如,学生对记游类文体群文阅读的切入点把握不准,教师可以现身说法,以《桃花源记》为基点,从表达方式角度进行群文比较。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明确《桃花源记》大多运用描写手法,然后交由学生将其与另外两篇记游类文言文《小石潭记》《核舟记》进行对比。这样的群文阅读,学生会明确选准基点、比较点,这在记游类群文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二、善于实践,探寻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对于习惯于单篇课文教学的师生而言,群文阅读是一个新生事物。为此,基于实践的阅读策略探寻就成为重中之重。笔者认为群文阅读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
首先,确立阅读的主策略——多向度比较。在众多阅读策略中,比较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因为很多现象乃至规律就是在比较中得以发现的。比较可以分为两个向度,即提炼共同点和辨析不同点。在开展群文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选准一篇作为参照,然后将其余篇目与其进行比较。以记游类文言文群文阅读为例,可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参照篇目,让学生通读全篇,畅谈其对这篇文章的认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大致会对文章的内容和体裁有所认识。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小结和明确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认知,然后组织学生以此为参照,再来阅读《核舟记》和《小石潭记》。对于《核舟记》,在完成文言字面意义的理解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整体在写什么,怎样写的。明确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小石潭记》,并在文意梳理的基础上概括出这篇文章的特点——写景。比较阅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概括古代记游类文言文的共性特点:都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者观念主张为最终取向。然后,教师再明确这类文体在写作的侧重点方面存在差异——或叙事,或状物,或写景等。
其次,运用深挖型阅读和延展性阅读开展教学。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单篇或者多篇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文化、文学现象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放缓教学速度,鼓励学生对此进行深度挖掘。例如,学生对《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的建构感兴趣,教师可以趁机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归纳作者所描绘的世外桃源的特点。然后再结合作者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深度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个理想社会,这体现了作者怎样复杂的人生价值观。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跳离教材供給的群文,积极查询和阅读教材之外的经典文本。例如,在记游类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各种资源查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文章,让学生辨识记游类文言文的不同类型,并借此加深对此种文体的认知。这类阅读可以在课外完成,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
针对群文阅读教学,只要认真探寻、梳理总结,还可以有更多的教学策略。三、臻于圆融,形成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学生的成长也是如此。群文阅读教学中教与学的双主体都需要在实践之后加以反思、总结,继而给教学活动的后续延伸提供保障。
群文阅读教学是新生事物,教师和学生都相对陌生。在一次乃至多次的实践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要检索这样的阅读教学还存有怎样的不足,要思考怎样运用新方法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在这方面,教师要占据主动,可以借助调查、访谈等方式,让学生反馈群文阅读的得与失。例如,针对记游类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参照篇目的选择、相关篇目的阅读切入、拓展篇目的筛选、课外阅读的延伸等,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情况之后,教师从教与学两个层面,对这一次的群文阅读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可取之处,罗列不足之处,并思考后续改进措施。最后,教师对记游类文言文这种文体的群文阅读形成相对固定的执教模式,引导学生形成相对成熟的阅读模式。
面对群文教学,教师要勇于突破既有思维限制,勇于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引领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博观约取,继而促进师生从教与学两个层面建构起相对成熟的范式。
参考文献:
[1]唐胜.初中语文教学中古代散文深度阅读的教学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2).
[2]董静怡. 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教学内容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杨霞.新课标视野下古代散文阅读教学的三种方法——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相关篇目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1).
作者简介:姚志良(1978—),男,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