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探讨

    刘东洋

    【摘 要】 互联网金融伴随着近年来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渐渐普及,传统的金融经营方式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利用网络的高效沟通、信息共享开展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交易,并不断深入到行业的方方面面。而普惠金融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人群,改善了投资方与贷方的经济状况,实现了金融产品的良性换代。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融资

    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远远超过了传统金融行业的运营方式,把金融产品的发布、交易等等环节放到互联网平台上开展交易,让每个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的人都有可能参与到金融活动中来。超低的准入门槛更是进一步扩大了金融理财的人群。互联网借贷平台具有提升网络效应以及减少融资获取成本的优势,可以推升融资效率,减少融资成本,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提供者。笔者对于当下的互联网的普惠制金融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并为未来的发展尝试性地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普惠制金融的充分发展。

    一、普惠金融的定义

    在主题层面的普惠制金融指的是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每个金融主体,这包括了收入较低的群体,都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得到平等参与金融活动的机会,购买金融产品、享受金融服务。这一方面理解强调的是普惠制金融的人人平等性与机会开放性。这也就是说,无论是主体的身份是什么,只要能够接触互联网,较低的门槛将使他们很便捷地就能够进入金融市场,进行交易与盈利。无论社会地位与财富的体量,只要能够满足了门槛的准入条件,就能够进入这一市场。

    二、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普惠制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网络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所有的金融交易过程都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完成的,是一种新型金融方式,这种金融方式脱胎于旧有的金融市场,借由互联网的高效互联实现了金融产品的传播速度与参与广度的极大地提升,互联网用户能够充分接触到这些理财产品,从而积极参与。所以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扩大了金融行业的潜在客户。从字面上解释普惠制金融便是收集资金普遍地汇集众人,实际上是对低收入人群的社会性帮扶活动。当下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开展,国家更加重视普惠制金融的运营与普及,将普惠制金融向农村、少数民族、西部地区推广,让普惠制金融真正造福我国低收入人群。

    在传统银行业改造的情况下,普惠制金融恰巧迎合了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弥补自身互联网金融方面产品相对欠缺的缺点,传统银行也对自身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对农村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贷款协助以及对扶贫企业开展资金支持的业务不断涌现,在这一方面来看,普惠制金融在这一金融转型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公平的作用。不过由于互联网金融兴起不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有一些问题存在,这也是普惠制在未来想要充分发展所不能避开的障碍。

    三、互联网给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

    (一)扩大资金的来源方向。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在近年来不断提高,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金融产品的潜在客户,甚至可以说是每一个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人都有可能参与到交易过程中来,在这一前提下,普惠制金融的互惠性就被广泛参与的投资人充分体现,因为享有的是同样的服务,参与的完全公开的产品。由于互联网的信息公开性,每一个市场参与主体在实际上都能够获得及时的信息,所以金融市场的开放信息也是实现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传统的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相比,互联网金融的参与对象明显广泛得多,所以能够收集更加广泛的资金来源,形成更庞大的财力,从而对受惠地区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利好。

    (二)参与门槛更低。以往金融产品的购买是需要进入银行的营业网点,进行反复的资信状况确认才能够缓慢开展的,不过当下的互联网金融实际上以极低的操作成本让金融机构吸纳更多的相对小额资金,并且每个人利用自己的设备能够获得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也可以充分咨询各种服务与产品情况,不仅如此,互联网作为新兴事物,对年轻人的吸引能力与广告效应往往不可忽视,传统银行受限于时间与空间,无法始终提供高质量服务,互联网就不存在这一问题,信息的快速平等传递也使得每一个人获得了平等的参与机会,那么参与门槛对于意图参与者就很低了。

    (三)增加资金的吞吐量。以往的小额度贷款受限于银行有限的办公能力基本是天方夜谭,不过当下低廉的交易成本使得很多日常用品都可以使用小额贷款来进行购买与资信方式进行交易。希望使用者只需要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拥有自己的账号,由金融机构一次性核实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就可以进行贷款。这对贷款额度、贷款频率的要求均降低了很多。小额资金的好处在于还款预期往往更高,因为相对于大额还款而言,小额资金的资金压力较小,所以资金的最终回收率提升,银行承担的损失往往也较小。更高的资金流通速度可以使金融机构为更多需要金融产品的客户提供资金。

    (四)参与者更多。互联网的普惠金融服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是距离他们最近的金融理财产品,更低的参与门槛无形之中就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参与到金融产品的使用中来,依靠原有平台的用户数据对用户的信用进行评级。最终实现用户群体的快速扩大与应用软件的迅速普及,再增加服务对象的同时,应用软件还可以进行不断地优化与拓展,促进自身地不断发展。

    四、實现普惠金融发展的策略

    (一)传统商业银行升级。商业银行在当下运行中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挑战,商业银行不能固步自封,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出现,,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来实现在新时代的再发展。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市场是一个无法阻挡的趋势,必须能够跟上互联网的脚步,对自身原有的业务进行扩展,事先对普惠制潮流的跟进,对于商业银行资金雄厚、信用情况好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加强与互联网技术的联动,构建一个安全的互联网交易平台,让民众能够更加便捷地办理金融业务。

    (二)网络金融业务办理的信用准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灵活有余而稳定不足,较高的违约率和较低的信用水平很容易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成为投机者风险投资的场所,加强对互联网经营的市场信用机制的审核,适当地提高准入市场地资金门槛,完善整体互联网金融市场地信用评估体制,交易前充分填写自身信息完善信用记录,通过信用机构与金融机关地信息共享,充分沟通实现对以往信用记录的认定与核实,并对符合信用要求的公民进行放款,对于以往信用记录优秀的借贷人给予更多的借贷环节上的便利,避免互联网环境下普惠制金融服务可能造成的损失。

    (三)企业自身的风险规避。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萌生互联网金融的同时也使得经营互联网金融的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想要使普惠制金融业务能够稳定盈利,就需要市场的金融发展过程中注重投资市场的风险规避,让各个服务都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行。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例如更加细化地区分不同对象的信用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同时拥有一定特点的用户的信用程度进行画像与还原,为以后的经营提供参考。并将风险的考察尽可能提前,利用自己的资金与信用优势充当置信人的位置。利用先进技术对自身的业务资料进行合理地公示与收集,总结出必要的结论,降低违约风险与违约后果。

    (四)积极促进传统业务向互联网进行拓展。商业银行拥有成熟的传统业务模式,借由互联网可以避免很多传统业务模式的限制,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过多限制的情况下,互联网的金融互动平台实际上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在以往办公室办公的时代这往往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服务者本位制逐渐过渡到被服务者本位制,实现对客户问题的精准识别与解决,比如对于部分收入较低的客户的贷款业务,就需要特殊的信用审查与新的利率适用。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自从上个世纪起就开始了自己的发展过程,对于90年代开始兴起的互联网经济实际上在20年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大变革,无论是传统银行業对新型互联网的运用,还是互联网企业白手起家积累资本发展金融业务,普惠制金融的发展都是二者无法避开的一个环节,由于其广泛的参与性以及社会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好处,使得这一金融体制实际上成为了一个非常契合当下互联网浪潮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金融产品,吸引投资者的同时能够实现其支持和帮助农村、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目的,政府方面的扶持必定也是相对较多的。但是普惠制金融又由于其门槛的相对较低,造成了参与者的信用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那么需要监管部门作为监督,制定完整的信用准入监督规范,同时要求参与普惠的金融机构满足一定的硬性条件,并且在某些时候以政府信誉为金融产品提供担保,保证穷困地区的资金帮扶稳定到位。传统金融机构应当担负起自身责任,充分发展自身传统业务的同时利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对自己的传统业务进行宣传与改进,增加自身业务的竞争能力,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的充分参与,提升资金的流动性,最终实现市场的整体繁荣。本文的写作目的便在于此,为普惠制金融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可能供参考的建议,实现投资人、金融机构、监管机构、贷款人的多方供应,需要一个完整的监管执行体系,一个稳定运行的市场,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以及充足的资金保证。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普惠制金融产品的目的:在实现投资回报的同时扶持地区发展,实现金融对社会的良性促进。

    【参考文献】

    [1] 宋文平.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30):21-24.

    [2] 邵彤.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研究[D].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泾阳县多重举措大力发展茯砖茶

    严妍近年来,泾阳县围绕积极保护传承“泾阳茯砖茶”这一历史文化品牌,扩大生产规模,积极拓展市场,全力推动茯茶产业复兴。截至2015年底,茯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