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屈原”专题

    何 芸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与积累屈原系列文章,进行回顾与梳理,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和品德,积累写作素材。

    2.通过对屈原择生与择死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

    3.加大思维容量,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4.拓展阅读,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把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培养写作能力,特别是灵活运用素材表现特定话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寻求材料获取信息。

    2.自主进行阅读研究。

    3.整合学习资源。

    4.总结发现。

    5.制作幻灯片。

    6.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屈原高贵的个人品质和爱国思想;

    2.培养自主学习及合作精神;

    3.体会正确的生死观。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品读屈原”这一专题以《离骚》为基础,阅读必修2读本《楚辞》两首《山鬼》及《国殇》,补充《涉江》《渔父》及《屈原列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积累梳理与探究,全员参与,团结协作,先搜集资料,再选择与整理资料,并制成课件。具体要求:

    一、感悟与发现

    1.整理屈原作品中的名句。

    2.根据《屈原列传》及自己搜集的材料运用名句编写人物事略(包括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二、探究与批判

    1.屈原对后世的影响(从创作与精神两方面探究)。

    2.有人说屈原大可不必死,他可以学学陶渊明,为后世留下更多的诗歌,你怎么看?

    三、品读与表演

    1.读时文孙侃的《夜读屈原》及张曼菱的《择生与择死——屈原与司马迁》,写出感悟。

    2.课本剧写作及表演:生与死的对话(即汨罗江畔,屈原与司马迁的对话)。

    四、拓展与探究

    探究话题“择生与择死”。

    要求:

    1.搜集忍辱而生的例子并探究原因。

    2.搜集文人毅然赴死的例子并探究原因。

    五、运用与表现。

    1.拟题训练。要求学生把屈原当成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立意,并选择一个立意拟出几个题目。

    2.印发高考优秀作文《谏屈原书》(2002年全国卷,话题“心灵的选择”)及《吊屈原赋》(2003年全国卷,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体会如何以屈原为材料表现特定话题,并学习借鉴一些技巧,如借古寓今等。

    3.写作训练。以“行走在消逝中”为题,要求以屈原为素材进行作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全班朗诵屈原《橘颂》,各研究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人类文明史库中挖掘宝藏,扩大内存,选定屈原这一对象做专题研究,提出几个细微的“点”来,这就像打一口井,只有选定目标,一点一点打下去,才能打出一口甘甜的井来。

    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意;或者如胡适所说,是一个大“箭垛”,让我们人人都可以向他那里射上心中所想;或者,如我曾经比喻的,是一个大大的“滚雪球”,当他向时光的坡道上滚过一代又一代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可以在上面附着上自己的东西:既是对屈原的新发现,也是价值的增值。是的,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庇荫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感悟屈原”专题研究汇报课。首先,请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以最诚挚的深情朗诵屈原的作品《橘颂》,让我们穿越千年的美丽,握住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温暖千年的手。

    二、各研究学习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一)现在,请各研究小组向各位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首先请“感悟·发现”组的代表上台汇报。

    ▲ 第一组汇报

    1.积累梳理名句(幻灯)

    屈原的名句(精彩典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饮露餐英,只爱高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坚定信念,奋斗不懈)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洁身自好,刚正不阿)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与众不同,绝不苟合)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坚持志向,不同流合污)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正道直行,奋斗终身)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坚定信念,端正忠直)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涉江)(对故国的眷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涉江)(面对污浊的、丑恶的社会,要洁身自好;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

    2.根据《屈原列传》及自己搜集的材料运用名句编写人物事略(包括屈原的创作情况及事迹)。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作品还有《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汨罗江里有诗魂

    汨罗江那一湾平静的江面上泛起丝丝涟漪。

    我仿佛看到一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披发伫立,且行且吟,悲愤叹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一渔夫见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尔后,飘然而去。而他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高吟“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他有过积极执着,勇于进取的少年时代。他怀着美好而纯真的心灵,善于发现周围美好的事物,在众多的树木,他特别欣赏橘树非同一般的美,所以他写下了《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道出他愿效力于楚国,把一颗坦荡澄澈的灵魂留在楚山楚水的心声;道出他内心世界永远是以楚国的安危来建立坐标系的。它所沤歌的“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坚定执着,“精色内白”“文章烂兮”的洁白正直。这使得他在后来的生活和斗争中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

    他有过飞黄腾达之时,任楚怀王左徒,身居三位,“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

    按说屈原在这样重要的领导岗位,只要俯首帖耳,毕恭毕敬就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却不是那类趋炎附势之辈,他“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迷汤武”,直谏楚王,联齐拒秦,保家卫国,但由于令尹子兰、郑袖一伙奸细的谗言,致使屈原的忠谏不得采纳,结果是“王怒而疏屈平”,接着便有了“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也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才气横溢、情感跌宕,倾吐了诗人忠诚的爱国信念和报国无门的极度痛苦和忧伤。诗人那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那一行行滚烫的烛泪,都浓缩成了“哀民生之多艰”。但在那“背绳墨以追曲”“竞周容以为度”黑白颠倒曲意逢迎的污浊世俗中,谁能依旧坚守着自己心灵的圣地?——屈原!唯有屈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让我们看到一位疾恶如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让我们看到一位宁愿以生命去捍卫“美政”理想也不愿意背叛自我的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人在世俗污泥中跋涉的时候,他可以神游天地,在《九歌》中,陈设丰盛的祭品,邀神降临。让灵巫衣着华丽,合着竽瑟的节拍扬槌击鼓,引吭高歌,舞剑弄袖,以歌舞娱神,而表现他对天之尊神的虔诚的礼敬。诗人在理想世界中穿行的时候,他可以斥问天地,发人深省的提出了《天问》,他要寻求一个清明的太平世界,一个与现实环境相异的五彩祥和的盛世景象,但他看到的幻想中的境地仍然是清冷的。诗人在“謇朝谇而夕替”的时候,他可以把不易其“美政”理想的决心凝成了他感天动地的诗魂!在《九章》中,“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倾诉了对郢都的怀念和忧国忧民的感情;“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表达了因谗见斥的愁苦心情和死不变节的志向。

    汨罗江里有诗魂。

    双手捧着诗卷,紧紧贴在胸前,再一次感受诗人的心跳,重温一遍骚歌的律动。恍惚间,又看见诗人长衫漫飞,冠冕高耸,步履踉跄,沿江而来。

    小结:

    刚才“积累·发现”组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很好。他们有选择地到屈原诗词的园地里,采几朵诗词名句;或泅泳文化的河床,打捞几片失落的历史细节,鲜活地生动着我们的眼睛。他们让诗的光芒悬浮在文字上空,灿烂成一片文采飞扬的云霞。而且,值得表扬的是,他们还发现并总结了诗词名句运用的方法。

    (二)下面,请“探究·批判”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第二组汇报

    1.屈原的创作与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的创作与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是一位有卓越见识的政治家和品德高尚的笃行君子,也是一位有个性的伟大诗人,他的出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屈原打破了四言体的格局,吸收民歌形式,特别是楚歌形式,创造了句法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的“楚辞”诗体。在他的影响下,从战国至汉末,宋玉、唐勒、景差、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等一大批楚辞作家涌现出来。他们都追慕屈原的为人,继承屈原的思想,或以屈原为题材,或祖述其文,拟其创作,写作了大量的作品。

    在艺术技巧的创新与开拓上,屈原也给后世以丰富的启示。

    首先,屈原善于驰骋幻想,以神奇的笔触、宏阔博大的气势,在诗歌领域开辟了一片浪漫主义的辽阔沃土。像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兵车行》等诗都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到屈赋的影子。

    其次,屈原还首次把神话传说运用到创作之中,极大地丰富了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比如《招魂》一篇中对天堂、地狱以及东南西北各种怪异形象的描写直接启发了后代诗人、小说家的创作。

    第三,屈原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寄情于物”,“托物以讽”,咏“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特别是用香草美人来广泛比拟抒发怀抱的手法对我国古代诗文有着极大影响。我国诗文以美人自况的风气十分兴盛。从宋玉的《神女赋》、曹植的《洛神赋》直到陶渊明《闲情赋》,或表现对理想执著的追求,或表现政治失意后的绝望与人生的悲哀,或隐喻一种隐逸遁世的思想,这种手法是对屈赋的直接继承。

    总之,屈原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道路,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不朽的,后人把他的作品与《诗经》并称“风骚”,其影响只有《诗经》可与之相比。

    屈原在精神方面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对民族精神的影响——他执着深厚的爱国热情,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斗争意志,坚贞不愈的个人品质,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千多年以来,凡在反抗强敌、维护正义、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尊严的斗争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想起屈原,并从他那里吸取巨大的精神动力。

    对民族名人的影响——屈原的精神以及他用整个生命写下的震撼人心的诗篇,激励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在我国历史上有成就的大家,几乎没有不受到屈原影响的。李白、杜甫、司马迁、郭沫若等等。

    史学家司马迁,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完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其精神和屈原一脉相承,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唐代大诗人李白,蔑视权贵,批判现实,他的诗歌中所闪烁的浪漫主义光辉,是对屈原创作的继承和发展。

    杜甫的爱国忧民思想,也和屈原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对民族风俗的影响——有了屈原,就有了端午节。而这些风俗,两千多年来至今未衰,足以说明屈原在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和不朽影响。1953年,屈原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因此,屈原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有人说屈原大可不必死,他可以学学陶渊明,为后世留下更多的诗歌,你怎么看?

    永远的星光

    有人说,屈原何必要死呢?如果他能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原则,不那么固执于自己,离弃自己的国家,一走了之再另图一邦。又或者游山玩水,像陶渊明那样,悠悠然在南山下采菊种豆,做一个逍遥的隐士不好吗?何必那么痛苦、无奈呢?

    但是我想,屈原是无论如何不会也不可能这样做的。

    首先,屈原的元祖是颛顼转高阳氏,而高阳氏第六代孙季连,乃是楚国的创业始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屈原的整个家族足够代表一个楚国。如此显赫的身世,又怎能够在国家危难时刻弃之而另图异邦呢?在那个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年代,做出这样的事可谓大逆不道。

    再者,屈原也无法学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陶渊明只是东晋诗人,之因厌恶官场污浊,憎恶当时统治者的腐朽。并不愿与其同流合污而选择“出世”的文人隐士。安定闲适的田园生活解决了诗人“仕与隐”的矛盾,在回归自然之后的诗人可以摆脱功名、富贵、利禄、得失,也可以摆脱生死俗网的羁绊。他所实践的是真正的诗意人生。可屈原与他不同,屈原是楚国的贵族,曾辅佐过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与陶相比,屈原更像政治家而不像文人。屈原的文章也很绚烂,但他的最高理想是政治而不是文学、他要的是国泰民安而不是绝世佳作。换句话说,文学只是他政治理想中的一种附带品。若政治理想覆灭,文学也就无了根茎。屈原的心还牵挂着楚国安危,还牵挂楚国人民。如此种种,你叫他如何放得开?当一个人在心已和山河一道破碎时,哪有闲情去陪伴野鹤,欣赏浮云混迹江湖。

    还有人说,屈原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但也不至于去死啊!苏轼一生虽也屡遭打击,但始终保持旷达的心胸,在贬为地方官之后,也是政绩不错,还在文学领域中“突围”成功。但是要知道,屈原所面临的不仅是壮志难酬,还有国破家亡的危险。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屈原每天清晨起来,都跑到井边来梳头洗脸,饰以香艳的花卉,然后坐于井边,回想前一天的行为举止,检查自己的心灵是否沾上灰尘。”由此可见,屈原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人。理想破灭了,前途渺茫暗淡,国家灭亡了,他的世界已陷入一版浑浑的黑暗。而面对这一切,他又无能为力(因为当时他还被流放在沅湘流域,秦兵也已攻破楚国都郢)。如此种种,你叫他如何放达、如何“突围”?

    屈原在心存最后一丝希望之光熄灭后,他选择了在滚滚的江流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最后的一片叶子,随着凋落造就出悲壮的美……

    小结:

    “探究·批判”组同学的研究报告层次清晰,有理有据,首先他们为屈原对后世的影响作了高度的评价。其次,他们对屈原做隐士的观点进行批判,并阐述了三方面的理由:高贵的血统;高于文学,高于生命的政治理想;道德洁癖的个性品质。

    我个人也赞同这组的观点。屈原将死亡掌握在自己手里,让死亡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屈原未能在日常生活中为个人提供深刻实用的生存智慧,但他建构了彻底积极的生死观,突破了自然对生死的规定性,实现了精神与意志的永恒,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之魂!

    当然,这组同学比较民主开放,他们欢迎持“屈原要像陶渊明一样,去归隐田园,为后世留下诗歌”观点的同学,课后与他们联系切磋。老师也愿意帮助你们,给你们提供一个辩论的平台。

    (三)下面,请“品读·表演”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 第三组汇报

    1.读时文孙侃的《夜读屈原》及张曼菱的《择生与择死——屈原与司马迁》,写出感悟。

    生死茫茫一心知

    读罢张曼菱的《择生与择死》,内心波涛般起伏不已。

    屈原与司马迁,在中国文学史上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两个闪烁着高傲光辉的灵魂。

    恢弘的历史巨著《史记》闪耀着司马迁卓越的智慧光芒,滔滔汨罗江水有屈原的叹息与忠贞的爱国情怀。两人都为世人所歌颂。尽管一生一死,但他们不都是悲壮而千古流芳的吗?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的灵魂都是崇高的,都是我们所应当铭记的!

    司马迁是悲壮的。

    面对“腐刑”如此的奇耻大辱,司马迁何尝不曾想过寻死?然而司马迁死不了,正是他的信念,他的理想,带着他坚持过一个又一个痛苦的不眠之夜。正如张曼菱所说:“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他本是可以死的,就如屈原,轰轰烈烈的用死去证明他的精魂。然而司马迁却活了下来,因为他还有未完成的事,而这件事,高于他的生命。

    这就是《史记》。

    司马迁的苟活,司马迁的坚守,终于著就了“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然而,他让华夏儿女重新审视生与死的含义,他让我们知道,忍辱而生一样可以将一个男人甚至一个民族的尊严用最悲壮的方式展现。

    与司马迁的“隐忍苟活”不同,屈原选择死亡。但这并不能说明屈原死得没有价值,死,是屈原彰显他信仰的一种方式。

    屈原本是可以活下来的,他具有超群卓越的才能和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知识,他完全可以“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然而对屈原来说,楚国永远是自己的归宿,爱国与忠君是屈原矢志不渝的人生信念。然而在当时“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时代,屈原的忠心,屈原的抱负,屈原的爱国情怀,屈原心中至美至纯的信仰却一文不值。

    忧愤、痛苦交织在屈原心中,眼见楚国到了“存亡之秋”,他却无能为力,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的毕生努力付诸东流。

    因此,屈原只有死。

    与司马迁不同的是,司马迁拥有他的理想,拥有他能够付出所有为之守护的东西。可屈原呢,他也曾经有过,他的“美政“理想,他忠君爱国的政治信念,可是这些全都不在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与司马迁不同的是,屈原已经没有了国家,作为一个基于政治的文学家,当他的政治信仰完全破裂之后,他的文学创作,也失去了动力。

    因此,屈原只有死。

    在追求理想的漫漫人生之路上,屈原和司马迁都是孤独的,他们独自蹒跚在崎岖的路上。然而他们拥有一种东西,始终指引着屈原和司马迁走向前方。苟活,投江,生存,死亡,方式不同,目的归宿却是一样的——坚守心中信仰。滚滚历史长河告诉我们司马迁与屈原是英雄!他们的精神始终照耀着华夏大地。在历史的苍穹里,他们将永垂不朽!

    2.课本剧写作及表演:生与死的对话(即汨罗江畔,屈原与司马迁的对话)

    要求:准确把握两人的思想感情,大胆想象,合理设计对话,展示两人的内心世界。对话应尽量化用作品中原句,以增加真实性。

    生与死的对话(课本剧)

    〔汨罗江边,秋风萧瑟,落叶纷纷,天色暝暗。〕

    屈原:(上。悲哀,长叹)举世混浊而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徘徊)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

    司马迁:(上。借着月光,看清江边屈原)

    屈原:(惊讶地)谁?

    司马迁:在下汉太史公司马迁。敢问先生是三闾大夫吗?

    屈原:正是。唉!如今世道黑暗,群小弄权,我屈原一生所坚守的理想已然倾覆。纵是苟活于世,亦是庸庸碌碌,不如随先王而去,倒是清清白白!(欲跳江)

    (司马迁伸手拦住)

    司马迁:先生耿直,忠心不二,千古流芳。众人皆知,只是先生若贸然跳江,岂不有负众人所望?人生在世,难免有挫折。可挫折才是人生成功的动力啊,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阙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不都是最好的例证吗?

    屈原:小人谗言,社稷将倾!我屈原忠君报国一世,今国家已亡,这岂是“挫折”二字可言明的!值此硝烟纷飞,国家有难之时,我屈原怎可独自与青林翠竹中逍遥快活!今楚国覆灭,乃奇耻大辱,今屈原已生无可恋,不如以死明志!

    司马迁:先生错矣!若说受辱,在下…在下…不瞒屈公,辱莫大于宫刑!我已是一刑余废人了!

    屈原:(惊愕万分)啊!?

    司马迁:我亦知道生死之大义,之所以隐忍苟活,因为在下还有一心愿未了。我和家父倾注毕生精力,愿写成传世之作《史记》。我要写完它,再大的屈辱也要忍受。纵然受人唾骂鄙夷,我亦无悔!

    屈原:(敬重地)先生志向高远,屈某佩服!只是,人各有志,先生虽遭奇辱,但先生却还有必须完成的理想,值得先生纵然苟活于世也定要完成。而屈某……忠臣不事二主,屈某之社稷倾覆,理想已毁,苟活于世,又有何用,公休多言,屈某只盼先生早日实现理想,屈某生是楚国人,死为楚国鬼!

    司马迁:死,也要辅佐怀王吗?屈公如此之忠君爱国,竟以死践志,此乃真丈夫!

    屈原:以志而辱生兮,岂非丈夫乎?

    司马迁:岂敢在先辈面前妄尊丈夫!晚生不过以支离之躯,残喘于是人世,了却吾志,怎可与先生慷慨赴死相比?

    屈原:差矣!死与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先生为史而生,以生践志,令人景仰!屈某只盼先生早日实现理想,屈某生是楚国人,死为楚国雄!

    (屈原甩开司马迁,纵身跳入江中)

    司马迁:屈公!

    (司马迁抬头仰望天空)

    〔众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小结:

    “品读·表演”组的课本剧编写,令人拍手叫绝;他们表演的精彩吗?精彩。他们以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引领我们仰视伟人的姿态。

    (四)下面,请“拓展·探究”组的同学代表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 第四组汇报

    1.搜集文人毅然赴死的例子并探究原因。从整个历史来看,择死者中以文人居多。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美国作家海明威,中国的屈原、王国维、海子、三毛、顾城、老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杀作为与深爱的世界告别的方式。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文人理应对这个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可为什么他们却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呢?

    文人择死探究

    通过大量资料的搜集解读,和经历了个人痛苦挣扎的思考之后,我们组尝试将影响文人个体的各种因素从文化、时代、人生理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他所属的文化的产物。自一个人呱呱坠地时起就被置于一个“文化圈”中,身上随即就被赋予了一种民族、种系的特点。中国文化,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在生与死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也”;另一方面又认为,“士可杀,不可辱”,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儒家文化心理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性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却“位卑不敢忘忧国”。所以,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文人自杀是不多的;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又不惜以死抗争。

    如原始的自由精神和道统意识上的精忠报国思想在屈原身上激起的火花。屈原之后,直至近现代之交的中国出现文化上的大分裂之时,诗人兼学者王国维的自杀才打破了诗园的安宁。他在西学孕育中对个性张扬的追求和传统文化熏陶下对“周孔之道”的宏扬而产生的激剧的拉锯战,1927年6月2日,一代国学大师、诗人、诗论家王国维选择了如屈原一样的方式,在鼎盛之年投湖自杀。他的遗书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16字意味深长。他为“文化殉节”,为一个逝去的文化时代,为一个列强入侵、朝政腐朽、思潮涌动的时代,他悲壮一跃。

    其次,与文化相比,时代对于文人最终选择死亡是更为直接的,在某种情势下甚至是超限度发挥的。

    著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一位人道主义者,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昔日的文化辉煌已不复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维也纳,从此就陷入了野蛮之中。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他虽然生活在人类多灾多难的岁月,但他却从未失掉一个真正艺术家的良心与正义感,他以“自觉自愿,完全清醒”的死,宣告了旧世界的行将灭亡和新时代的即将来临,宣告了人类不屈的意志。

    另外,文人择死,可以说还缘于他们个人理想的设定与现实的矛盾。当文人的价值观遭到现实的否定,面临着崩溃时,他们往往会以身殉“道”。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这里生存恐惧就是绝望,就是一个人对现状或未来彻底失去生存勇气的绝望。

    诗歌的王子——海子,幻想在诗歌中建造一个与世俗世界对立的彼岸世界,并以此来表现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当世纪末的现实破碎为满天飘舞的“一地鸡毛”的时候,当“烦恼人生”使人们内心钝化、麻木的时候,当诗歌成为手中的名片,被拿来到处招摇撞骗的时候,他将自己献祭出去,用“不甘忍受的血”来纪念一个时代的结束。

    综上所述,文人择死,并不是单一的原因所致,它是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却能够从死亡中获得警示: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生命,尽量避免再次堕入深渊。”也就是说,文人择死旨在借个体生命的毁灭迫使人们去重新审视既成的生存秩序和生存意义,重新思索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

    2.搜集忍辱而生的例子并探究原因。如:司马迁、范仲淹、苏轼、柳宗元、钱钟书、沈从文,巴金、……为什么他们却坚强地活着?

    忍 辱 而 生

    上帝总爱捉弄人,他给我们生命,却让生命历经磨难。坚强的人凭着自己的意志、信念、豁达、智慧,活得多姿多彩,将生命进行到底,让生命炫出辉煌。

    少居庙堂之高、多处江湖之远的苏轼历尽艰难险阻。在朝在野、亦民亦官、或文或吟的他早在《密州出猎》中追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畅想自己能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字里行间澎湃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豪情。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境中,苏轼洋溢出了最有底蕴的达观,于是苏轼获得了人生哲学和文学艺术上的双丰收。

    还有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生不逢时,仰天长叹,长歌当哭。纵马驰骋疆场,挥毫恣意文章。挽大厦于既倒,济苍生于水火。

    这些文学巨匠的成功往往来自与风刀霜剑的搏击、与艰险困顿的斗争和向不公平命运的挑战。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人格才更纯净,斗志更顽强,价值才更殷实,成就才更辉煌。

    巴金——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饱经忧患,早年的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被五四时期的左派文人划归为革命的作品,从此,他被冠以红色文人的名号。他始终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喜欢说真话。文革前说了真话,就在上海遭殃了,在复旦挨批,每餐在饭堂排队吃饭前,他都要在潮湿肮脏的水泥地上给毛泽东的画像下跪。他尝尽生死离别之苦,他的妻子在“文革”中因受自己的牵连而遭罪,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连诀别的话也没留下一句就默默离开人世。

    虽然受尽了凌辱,但他却能够在逆境中抬起头坚强地活下去。到了晚年,他创作了思想漫笔《随想录》,是一部五卷本的忏悔录,是对自身以及周遭问题的深刻剖析与大胆揭示。于是,在中国文坛引发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

    文人本是柔弱的,可是迸发出的情感却能够吞吐千年。它不是炮火,却强于炮火的威力,所以民族的精神不能丢,人民的作家更不能放弃他的人民.

    文人,你们有的为了正义和理想而生,有的为了正义和理想而死去。。我尊敬那些为了正义,为了清白而择死的文人,可我更敬佩那些在逆境中奋力的抬起头继续坚持理想的文人!

    小结:

    “拓展·探究”组的同学,从文化、时代、人生理想三方面对文人择死进行探究,并指出了文人择死的意义:借个体生命的毁灭迫使人们去重新审视既成的生存次序和生存意义,让人们重新思索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另外,见解非常深刻而且独到,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体现理性了思维色彩。

    【总结】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内存,增强写作的信心。

    ★作者简介:何芸,福建省南平市顺昌二中高级教师。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

    谈应娟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在教育领域上一直曲突徙薪,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注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就是新课标

  • 命题作文“书香,伴我成长”导写

    吴应海说起读书,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许多故事要讲述,有许多心得要与别人交流。请以“书香,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600字。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