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的创新
杨佳芬
【摘 要】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朗读是以语言为桥梁,把好的文学作品利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能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境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为通行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朗读,似乎自然就能够掌握书中之义,古人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经验,然而朗读之重要,并不是简单机械的“读”,在教学中,“读”本身有效率高低之分,有积极消极两方面的作用,这需要我们找到其中的问题,改善其中的不足,以提升朗读的效率,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意义
首先,朗读是小学生学语文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而朗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这不但说明了朗读对理解、体会文章的作用,而且更强调要“花一番功夫”去朗读。
其次,朗读对体会、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也有重要作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写过一篇《岘山亭记》,他的朋友章子厚读到“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一投汉水”,便建议改为“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欧阳修一听,连称“改得好,真是妙笔!”其实加两个字,意思并没变,但每一句增加了两个音节,又平仄相对,读起来显得分外和蔼。汉语的这种音乐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体会。
第三,我们小学生通过认真的反复的朗读,就可以把文章的内容、思路、语言都化为自己的。达到这种境界,那么文章的内容、情感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朗读也就可以起到培养思想品德,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时也将有助于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正因为朗读对学生有多方面的意义,所以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和运用。我认为,要发挥朗读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朗读指导就必须得法。怎样指导朗读才算得法?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情景可以激发欲望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要指导学生理解一定语言环境中词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样,读出的情感才是真挚自然的。启发,还要让学生充分想象课文所描述的形象,能够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幅画面,只有这样,朗读的感情才是自然的流露。
创设优美的情景。如在教学《瀑布》一课的朗读训练时,就可利用录象来设计导读,借助媒体让学生亲眼目睹从未见过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瑰丽景象。学生就由衷地发出赞叹:“好美啊!”从而使课文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让他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富有诗意的美景下,学生就容易激发朗读的欲望。
教学中也可以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课文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创新朗读的方法,加强朗读的目的性,给予多数学生朗读的机会
3.1.科学评价,让学生敢读、爱读
新教材识字量大,课文篇幅、语句都很长,加上一些孩子认字慢、遗忘快,于是,一些孩子一开始朗读就出现困难,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连最起码的单独起立面对大家大声朗读的勇气都没有。低年级孩子的语感、朗读节奏都有待培养,孩子在朗读中出现的小错误,诸如很长一段漏个字、加个字什么的也是难免的。可有时孩子们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教师需要用发展的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和激励学生,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树立自信。
3.2.个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由于自身素质、家庭条件、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文中,对麻雀说的话怎么读,孩子们各有看法,一位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认为,读时语速应又快又急,他见过麻雀与燕子争论时,不该像吵架,要有礼貌,读得缓一些,和和气气的。可这一位又遭了第三位孩子的反驳,认为有理能说清楚,读得不可太急,但也不能太软,显得没有说服力,语气一定要自信、坚定,理由是,他见过电视中小学生的辩论会就是这样的。学生的每一种朗读处理都是不同的个性气质与生活经验的体现。老师分别用“你真会观察生活”“你很有思想”“老师为你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作出评价。施以个性化的评价,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潛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每位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取得进步。
四、多样朗读,激发朗读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对读、分角色、赛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通常使用以下几种形式的朗读。
分组比赛朗读。这是一种集体朗读、集体朗读要求整齐,要求快慢适中,顾全大局。分组朗读因为要互相衔接,学生听时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分组朗读无形中是一种竞赛,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
齐读。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适用于课文的重点语段,在分析点拔之后来加深印象。
自由朗读。自由朗读时,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分角色朗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人物语气,表达人物感情。这种读法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分角色朗读比较感兴趣。
以思促读。学生在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目的,这时就要首先一句一句地读,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再把几句话连起来综合理解,遇到不懂的及时问。这样边读、边思,以思促读,读思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
五、运用多样形式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提高朗读水平。除了教师的范读外,还可以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领读,伴读等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也要因文而异,才能收到好的朗读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抓好朗读训练,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语文教学一定会变得更加生气勃勃。
参考文献:
[1]孙传文.广见闻 多阅读 勤实践——我的语文教研之路[J].当代教育科学,2012,12:35-39.
[2]蔡丽.让学生在朗读中陶醉[J].语文教学通讯,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