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凝聚共识:推动中欧关系新发展

    张凯

    2016年5月17—18日,第五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欧洲23个国家的33个政党和2个地区性政党、2个欧洲议会党团的逾80位党政领导人和代表及中方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近百人与会。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会见出席论坛的欧方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在开幕式发表题为《加强交流借鉴,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的主旨讲话,欧洲社会党主席、保加利亚前总理斯塔尼舍夫,捷克副议长、捷摩共主席菲利普,意大利前总理、欧洲进步研究基金会主席达莱马,法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夏岱尔等分别致辞。此次论坛围绕“同改革、共发展:中欧合作新未来”这一主题,就“绿色发展:中欧合作新机遇”和“开放发展:一带一路助推中欧合作共赢”两个分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达成多项共识。

    绿色发展将为

    中欧合作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灾难频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中欧双方的角度看,中国明确将绿色发展列入“十三五”规划,并与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共同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五大理念;欧盟也在《2030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中将低碳转型确定为战略目标,彰显了对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正是基于中欧双方的共同关注和兴趣,本次论坛将绿色发展作为中欧政党交流互鉴的一大议题,并希望能为未来中欧合作开辟新的增长点。

    中联部部长宋涛在开幕致辞时指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中国把绿色视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关于如何实现绿色发展,中欧双方有着巨大的交流、借鉴与合作空间。

    对如何才能实现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中欧与会代表进行了坦诚交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在绿色发展方面,欧洲企业可以对华输出先进环保技术和产品,中国企业可赴欧投资、学习环保技术,中欧企业可合资、合作研发环保产品,甚至共同到第三国投资、销售。罗马尼亚社民党前主席、前总理蓬塔表示,在环保领域,中国和欧洲应共享经验,实现协同发展。

    除了政策理念层面的交流外,欧方代表还介绍了本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存在的投资机遇。塞尔维亚前进党副主席、内务部长斯泰法诺维奇表示,未来25年塞尔维亚将在水供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领域投资80亿欧元。中国可赴塞投资,与塞加强环保领域的合作。荷兰自民党前主席奥普斯特尔腾指出,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荷兰计划建设五个大型海上风电厂,将面向全球招标,选择性价比高、有创新精神的可靠企业合作。中国风力发电技术领先,可与荷兰企业合作,共建风电厂。

    显然,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欧双方在绿色发展领域面临广阔的合作前景。但这种前景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变成现实,还取决于中欧双方能有多大的意愿去消除合作中存在的障碍。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坦言,中欧有关绿色发展的技术合作仍然运行不畅,只有消除屏障,在技术层面才能真正实现合作,才能把中欧绿色发展合作坐实。

    “一带一路”为

    中欧开放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自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前身)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双方实现了由合作伙伴关系向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飞跃。新时期,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得到诸多丝路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宋涛在论坛开幕致辞中也强调,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对于“一带一路”,欧方代表普遍给予积极评价,认为该倡议能为中欧合作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力。斯塔尼舍夫认为,欧洲的战略投资计划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互补、平衡和互利双赢的战略对接,具体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对接。英国工党影子内阁外交国务大臣韦斯特则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可以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将带动旅游、文化、知识交流及人员往来。显然,“一带一路”不仅涉及“硬联通”,同时还包括“软联通”的问题。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但5月12日欧洲议会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举动却反映了在难民危机、地缘政治危机、债务危机、认同危机等多重危机冲击下欧洲日趋保守的心态。欧洲的保守心态显然不利于中欧之间的开放合作。面对欧洲议会否定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中方在此次会议上并未回避,而是坦诚而坚定地传递出明确的立场和态度。宋涛表示,欧方履行国际义务,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符合中欧双方的根本利益,将给中欧贸易和欧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希望与会的欧洲政党在敦促欧方如期履行世贸组织有关义务方面,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欧方代表也在不同场合做出积极回应。匈牙利社会党副主席、欧洲议会旅游交通委员会副主席乌伊海伊在论坛闭幕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洲议会的决议是一种情绪化而非客观理性的表达,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损害欧中关系健康发展。德国联盟党联邦议会党团干事长格龙德认为,与刚加入WTO时相比,中国经济已发生很大变化。欧洲应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与本土产业问题脱钩,不应将二者捆绑处理。瑞典社会党议员、议会对华友好协会主席海斯泰特表示,当前欧洲议会在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如何应对中国过剩产能等问题上陷入纠结,但只要双方保持对话沟通,最终一定能“巧妙”找到解决办法。

    政党交往为推动

    中欧合作发挥着独特作用

    经过四十余载的探索和发展,中欧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的多边对话平台,2016年举办的第五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便是其中的一部分。与政府间对话机制不同,政党间的对话机制更加注重价值理念层面的交流,注重探讨战略性、长期性问题,并具有鲜明的灵活色彩。此次论坛的举办,也是希望能够依托党际渠道,为中欧关系积累互信,从而为中欧开展更加务实的合作塑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政党交往在助推中欧关系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既独特又重要。为了使中欧政党交往在未来中欧关系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宋涛指出了四个方面的努力方向:一是注重战略沟通,推动中欧和平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二是助推务实合作,为推进中欧增长伙伴关系贡献力量;三是应交流治理经验,为中欧改革伙伴关系建言献策;四是加强文明对话,为中欧文明伙伴关系树立典范。而这四点建议恰恰契合了当前中欧双方正在积极共筑的和平、增长、改革和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目标和任务。

    达莱马也指出,当前欧中都面临许多共同或相似的挑战,需要双方加强交流、共同应对。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为双方交流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展望未来,中欧政党要继续进行建设性、可持续对话,通过战略沟通、机制化交流,不断凝聚共识。

    当然,由于中欧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双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也在所难免。中欧政党高层论坛这一机制化平台的设立,则为双方围绕共同关切的话题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了渠道,这样有助于降低双方因信息不对称或信息扭曲等因素干扰而产生误解乃至误判的可能性,也为双方化解分歧、扩大共识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事实上,自2010年5月中欧政党高层论坛这一机制创设以来至今已举办五届,每届会议都能围绕相关议题达成系列共识。经过充分讨论,本届论坛也达成了多项共识。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在闭幕致辞中,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中欧关系在新时期应实现新发展,落实好双方领导人会晤达成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打造好“四大伙伴关系”应是中欧关系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二是绿色转型、“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欧带来了新机遇。三是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对发展中欧关系和中欧党际关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会议结束后,中欧代表举办新闻发布会,并就媒体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回答。随后部分欧方代表乘坐高铁赶赴河南郑州,参加19日举办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经贸对话会。近年来,河南省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郑欧班列的开通运行,河南与欧洲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不断扩大。在经贸对话会上,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表示,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情况下,豫欧经贸合作保持良好态势,2015年豫欧进出口贸易额达到75.2亿美元,2016年第一季度突破24亿美元,增长109%。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

    经贸对话活动结束后,与会代表还考察了宇通客车公司、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和郑东新区等企业和城市建设情况,并对郑州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选择在郑州举办经贸对话活动,表明党际交往在注重传统上对价值理念的交流和对话外,也将地方务实合作纳入了其议程和互动框架之中。这一做法既有助于提升地方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形象,也为地方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了便利条件。而对与会的政治家或政党领袖而言,参与和推动这一合作进程则是各自国家或政党所赋予的政治使命。正如蓬塔所言,与会代表应珍惜中欧政党高层论坛这一平台,拿出政治家的决断力,积极推动欧中关系发展。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欧党际交往的政治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魏银萍)

相关文章!
  • “南方谈话”顶层设计的历史意义

    黄广飞[摘要]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份改革开放宣言书,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推动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成功顶层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论劳动者行使病休权的限度

    摘 要 休息属于劳动者的基本人权,而病休权因为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与其它普通休假权相比,更为重要,在法益上处于被优先保护